“菊花白”酒是一种以菊花等20余味中药材为原料,与基酒混合蒸馏而成的配制酒。酒体晶莹无色、清澈透明,酒味香醇,集菊香、药香、酒香为一体,滋身健体,原是清代宫廷内秘方酒,后传入民间。 2007年,“菊花白”酒酿制技艺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菊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宫廷御酒 七代传承
菊花酒系重阳佳节的必备饮品,酿制历史悠久。明清两代的御制“菊花白”酒是在民间菊花酒基础上结合宫廷特殊需求创制出的名贵酒种。
它用菊花为主料,辅以人参、枸杞、沉香等二十余味名贵中药材,与基酒混合蒸馏而成,具有养肝明目、疏风清热、益气健脾、滋阴补肾之效。
“菊花白”酒酒体无色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融合菊香、药香与酒香,口感柔和清雅、芳醇谐调,饮后香长。现有37度与45度两款。
清同治元年(1862年),清朝宫廷为节约开支,遣散了一批宮人,其中便包括掌握酿酒秘方的太监。随后,这几个人开办了“仁和”号酒坊,当时主要供应皇家贵族。清灭亡后,酒坊的规模缩小。20世纪80年代,经过努力,”菊花白“酒的酿制技艺得以恢复,现在已有第七代传承人。
1981年,甄富荣(前排右二)及吴武支(后排右四)等人成功恢复“菊花白”酒传统酿制技艺。
用料工艺大有学问
用料讲究是“菊花白”酒的一大特点,主料菊花选用浙江桐乡产“杭白菊”,枸杞用宁夏中宁特级枸杞,人参来自吉林抚松,沉香来自马来西亚。基酒“南路烧”产自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北京良乡,是酒精度为65度左右的清香型白酒,经三次蒸馏将酒精度提升至78度,去除酒中的杂味与杂质,入窖陈储后方可使用。
菊花、枸杞、人参、沉香,是“菊花白”酒的主要材料。菊花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枸杞甘补平和,质润多液。人参大补元气,益气安神。沉香气味芳香,主辛散疏通,是行气药中最上等的药材。
“菊花白”酒的酿制首先要对原料进行预处理。药材经清洗、切分,按秘方称重配制之后进行浸泡。
蒸馏是“菊花白”酒酿造的关键步骤。将浸泡好的药材和基酒按照秘方比例及特定方法装入蒸馏釜,采用分段蒸馏取露的方法,将药材的补益成分蒸馏出来,使酒具有清肝明目、滋阴补肾、祛风化湿、安神助眠等功效,且芬芳清亮、不浑浊。
蒸馏釜是“菊花白”酒的特制工具,为上室下釜的葫芦形。蒸馏取酒之后,按配方比例化入冰糖,入窖陈储。将不同批次的酒进行勾兑、品评之后,清雅绵甜的“菊花白”酒才制作完成。由于对温度有严格控制,“菊花白”酒的生产仅在当年的十月至第二年的五月。
蒸馏釜是“菊花白”酒酿造工艺的关键和秘传部分。其为上室下釜的葫芦形,通过分段蒸馏取露的方法,使酒精成分得到浓缩,并蒸馏出药材中的补益和芳香组分,使酒具有独特的香、味和滋补功效。蒸馏过程中的蒸汽量、流酒速度、蒸馏时间、断尾时机均影响着“菊花白”酒的品质,需要经验丰富的酿酒师进行判断和把握。
配方保密 工序严格
“菊花白”酒在清宫廷御酒的基础上酿制而成,原料成本高,配方保密。酒和药相融合,相得益彰,养生保健。酿制“菊花白”酒主要有以下工序:
①材料处理:将原材料清洗、切割,按配方比例配好。
②装锅:将处理好的原材料装入特制的蒸馏釜。
③蒸馏取酒:蒸馏后得到清澈的原酒,按比例化入冰糖。
④检验:对蒸馏出来的不同段的酒进行检测,并勾兑,使酒的风格统一。
⑤陈贮:经酒窖放置后方才适合日常饮用。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恰逢菊花季
不妨与亲朋好友一起品尝
传承七代的“宫廷御酒”
“菊花白”酒吧
今天的“非遗时光”就到这里
下期再见
-END-
来源:北京非遗中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