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一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是如此。孩子的个性差异不同,针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也会有天翻地覆的差别。就拿目前最为火热的育儿专家李玫瑾教授来说,别看专业是犯罪心理学,但她的育儿观念却因为切实有效而受到了宝爸宝妈的追捧。
当然有人追捧自然也会有人反对,一些人会质疑这些育儿专家的话到底有没有像他们说的那么神奇。这个疑问,或许我们看看这些育儿专家自己孩子的经历就能一目了然。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现在过得咋样?和“不哭不抱”创始人的后代差距巨大
Ⅰ李玫瑾女儿:快乐是生活的主元素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现在是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对于现在的生活,她是这样说的:“我现在上班每天都会很开心。”而这种开心,其实正是李玫瑾老师的教育理念中最核心的内容。
李玫瑾老师曾经说:“我宁可让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学,也一定要她快快乐乐的。”这种育儿观念通过三个问题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
●数学考了15分,该怎么办?
李玫瑾老师的女儿是出了名的数学成绩差,就连及格都是一个大问题。
有一次,女儿带着考试成绩单回家向妈妈“报喜”。按着成绩单的顺序从高向低依次报,等到快到数学的时候,女儿告诉妈妈:“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哦,我要报数学了,数学只有15分,满分是150分。”
李玫瑾教授知道,自己女儿存在数学天赋上的缺陷,并不是不够努力。于是对女儿说:“可以了,已经1/10了,数学不好赖你爸遗传的原因。”
●身体VS成绩,到底该选哪一个?
中学阶段可以说是李玫瑾老师女儿最难熬的一个阶段,每天光是作业就要做到很晚。但李玫瑾教授却和女儿达成了这么一项“君子协定”:每天的作业只做到10点,一到十点李玫瑾都会主动地将作业收起来。
为了不让女儿难办,李教授还会在作业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
老师您好,我是学生家长。我昨天很耐心地陪着孩子做作业,我知道孩子在认真完成。但是我要求孩子必须十点睡觉,否则睡眠不好影响第二天上课。请谅解。
李玫瑾教授认为,孩子的成绩和孩子的身体比起来应该达成一种平衡,为了成绩损害健康,反而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高考,只有学习一条路可选?
李玫瑾老师和女儿的相处方式并不是冷冰冰的命令式的,她们会讨论,会聊天,充分尊重彼此。即使是高考这件大事,母女两人也会商量着来。
心理学出生的李玫瑾在和女儿交流中发现了女儿的音乐天赋,并鼓励女儿坚持下去。最终女儿通过音乐上的优势考上了重点大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Ⅱ“不哭才抱”的创始人孩子变成了悲剧
“不哭才抱”实际上是哭声免疫法中的内容。这个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的育儿理论,他主张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不要主动去抱他,当孩子不哭的时候再去抱他。这样能培养出孩子坚强独立的好性格。
但这个违反常识的理论真的管用吗?或许他的儿女们的悲惨经历能够揭晓答案。
在华生的严厉教育下,不能从儿时阴影走出来的大儿子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一直试图自杀,最终在30岁那年自杀。女儿也尝试过自杀,最终在酗酒中结束了一生。
这样就结束了吗?当然没有,这场厄运甚至还延续到了后代身上。华生年纪轻轻的外孙女也染上了酗酒的坏习惯,终日沉溺在酒精的麻醉中。
樊登:父母想让孩子成长,必须首先要做到自己成长
之前看到过一位中学生无助的提问:“现在的父母都是合格的吗?他们根本不了解为什么要急着否定?”
这句话其实抛出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父母作为一个不需要执证上岗的职业,现在的家长真的会教育吗?
相信并不是每一个家长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这其实并不能怪家长,现在的社会发展太快了,孩子的心理也是一天一个样。没有人能够“一招鲜,吃遍天”,游刃有余地应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李玫瑾和华生的育儿经历其实正是为我们提了一个醒:教育孩子并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作出应对。这是正是常说的父母要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迫切需要一些指导。在这里为父母推荐一套书《教育孩子的畅销书》,这是由著名的主持人樊登推荐的一套丛书。强调的就是怎么教育孩子和管教孩子。
这套书全册共八册,排版精致,内容详实,厚厚的八本书都是关于育儿的切实内容。书中第一本就是关于父母如何陪孩子一起成长的。掌握书中知识的父母,可以说是成功通过了父母资格考试。
现在这套书正在优惠中,厚实的八本只需要168元,心动不如行动,快为养出一个好孩子买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