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龙门山脉老君山麓,物产不丰,交通闭塞,却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遗世独存。明清时期,这里弥漫着看不见的硝烟,暗藏着不可告人的军机。这里,既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火药原料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策源地。这个小镇,便是曾因海灯法师而知名的江油重华古镇。
深不可测的硝洞
从十八世纪初叶起,便有广东、福建、陕西、江西等多省会馆,在重华古镇的火炮街上建成。庭院深深的会馆里,忙碌着众多身份特殊的商人的身影。他们来此的目的无一例外,为了火药!老君山悬崖峭壁上众多的神奇硝洞,,蕴藏着数量巨大的战争利器。
远眺重华老君山 本文图均为 马恒健 摄古代配制火药的三大原料为一硝二磺三木炭,其中硫磺与木炭随处可见,唯有硝最难找。我从藏王寨老君山风景区攀上老君山腰,一探那深不可测的硝洞的秘密。在向导指引下,我踏进了当地人称天雨洞的硝洞。天雨洞其实是古人采硝开凿的隧道,洞内漆黑一片,最窄处仅容单人爬行而过,宽敞处则如数十平方米的房间。隧道两旁,不时可看到一些或自然、或人工开凿的坑洞。洞内依石就势凿就的石梯,就像被人精心打磨过一样,这是采硝者千百年来用脚一步步磨出来的。隧道内沿途的崖石上,布满了白色的冰渣状物,用舌头轻舔,其味凉。陪同的当地人介绍道:“这就是天然硝矿,其含硝量非常高。”
重华老君山专门运硝石的古道继续往前走,排列着像炒菜铁锅一般的泥坑,蜿蜒着像屋檐下排水沟般宽窄的小水渠,这是古人熬硝的硝池、灶台和水槽。再细看四周,依稀可见散落的瓷片、大量熬硝后的废弃泥土及照明燃烧后的灰渣。天雨洞在老君山众多硝洞中不算大。海拔1800多米高的朝阳洞,是老君山上产硝量最大、历史最久远的一个山洞,面积45万平方米,海拔高达1900米。它位于老君山主峰下的一悬崖峭壁处,人要到达洞口,须垂绳梯下行至一缓坡边缘方可到达,其险要程度令人触目惊心。其洞口宽约七八十米,呈一个硕大的半圆形,仅洞口空间便可容纳上百人。洞内宽阔处达100米,高50米。在这个巨大的硝洞里,当年的生产规模以及从事采硝制硝的人数都超乎人们的想象。在现有的空间范围内,洞里共有9个面积从数百至数千平方米的工作台面,57组硝池,到处散布着瓷器碎片,以及木勺、木铲、泥掌子等工作与生活用具。生活区的庞大的灶台,经粗略估计,可供100多人同时就餐;堆积如山的废渣和隧道沿途厚达10多厘米的火把灰烬,不知经过要多少年的积累。
重华老君山硝洞内古熬硝灶台在朝阳洞遗留的文物中,大量瓷片上的纹饰显示,它们自明代一直延续到清代。考古工作者甚至还发现元代的一盏油灯。据文物专家测算,如果深1公里的烟子洞能容纳上千名制硝工的话,那么,在深达7.5公里、有10多处硝池的朝阳洞,每天至少有上万人参与硝的提炼、运输等工作。远在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便有“消石出陇道”的说法(“消石”即“硝石”),而重华镇就在古代的川陇道旁。
清乾隆年间朱帘编纂的《梓潼县志》有更确切的记载:“老君山朝阳洞,县西二百四十里……洞高八丈宽六丈深十五里,产硝。乾隆二十年开采,归江邑就近汇办。梓邑于重华场隘口安设兵役巡查。”
公元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震惊全国的四川大小金川第二次叛乱发生。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倾全国之力再次发动平叛之役。当战役进入最惨烈的阶段之际,为攻克土司修筑的一座座高大坚实防御石碉,清军虽有广泛配备的九节炮、冲天炮和威远炮,火药却消耗殆尽。
这年夏,乾隆皇帝严令从各地大量征调火药供应金川前线。“本省旧有产硝之江油、太平二厂。”这是四川布政使李本接旨后迅速对朝廷的回复,其意既稟报四川火药生产情况,也奏明四川火药生产有历史有规模,保证供应。
重华老君山硝洞内景由此可知,在清代几乎倾全国之力进行的大小金川战役期间,这里更是重兵严防,地方一把手负总责。因为惨烈而旷日持久的金川之役清军所需的火药,基本上都由此供给。巍巍老君山,真正是当时政府的最大“军工厂”。火炮世家的兴衰
重华古镇曾是江油、梓潼、剑阁三县交汇之地,早年被老百姓称为“一脚踏三县”,素有“旱码头”之称。至今,古镇仍保存有始建于清朝的廊桥、龙王井、会馆、重华寺、禹王宫,以及当年大土豪的公馆黄公祠等古迹。
重华古镇至今仍存的火炮街,是镇上保存得为数不多的老街之一。当地人所说的“火炮”,是指烟花爆竹。其街名始于何时,没有人说得清楚。因为火药自道家在炼丹过程中发现以来,清代以前,并没有大量应用到军事上,更多是应用于民间的烟花爆竹。近水楼台的重华先民,跟火药打交道历史相当久远,因此,这条专门从事火药买卖及火炮生产的街道,其历史一定是悠久的。而火炮街的得名,则毫无疑问地源于此。
重华老民宅内景从前,这条街上住着16户专门制作火炮的人家,根据他们的姓氏,人们分别称为火炮申、火炮韩、火炮罗、火炮王、火炮李……后来发展成30多个世代相传的火炮世家。这些火炮制作世家的最大特点,是他们从采炼硝石、制造火药到做成“火炮”,从头到尾都由自己完成。按照镇上人的说法,自明清以来,这条街上专门从事生产和销售火药、火炮的商家多达三四百家。而来自广东、福建、陕西、江西等地的军火商为收购、贩运火药而建立起来的会馆群,则使火炮街的繁荣兴旺达到极至。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街上还有人家靠自制火药、做火炮为生。
令人有点遗憾的是,徜徉在火炮街上,已感受不到当年的火药味了。惟有一家专营烟花爆竹的店铺,艰难地传承着火炮街的香火。街边一家家内置竹椅方桌的老茶铺,还在延续着当年风云际会的余韵。由于年代久远,大多外省会馆已经颓废,唯有南华宫、万寿宫、禹王宫影影绰绰的轮廓,令人可以遐想它们昔日的风采。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jdl_2020@163.com)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3.4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