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世不凡
自古以来,秦岭就充满着令人向往的神秘色彩。
古老的地理学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
因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被称为昆仑;
后来,又因为秦岭矗立在秦国都城之南,
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
邹逸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秦岭这个名称,早期从先秦开始的著作里头啊,《山海经》啊、《禹贡》啊,这个里头呢,譬如说还有《诗经》里头不叫秦岭,当时都叫南山,或者叫终南山。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
你看,《禹贡》一般我们认为都是两千多年前,一般的说法最迟就是战国末期的话,那么就已经有这个名称,实际上这些名称形成的时间比这个还早。
直到公元一世纪,
司马迁在他那著名的《史记》中写下:
“秦岭,天下之大阻”这句话之后,
秦岭才有了正式的文字记载。
当这座横亘在中国大地之上,
绵延1600多公里的山脉
告别“万世之宗”的昆仑山之后,
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奔向中原大地的漫漫征程。
途中,一座座高峻的山岭又加入到
秦岭逶迤东进的阵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山系。
它西起甘肃,穿越陕西,东至河南,
最终把中国大陆分为南北两部分。
一座非凡的山脉,必然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世。
秦其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教授):
这个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有人注意到了。而且在1959年的《中国自然区划》这个草案里面,就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说把秦岭作为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一个分界线。
刘胤汉(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教授):
1959年,中国科学院综合自然区划工作委员会,组织全国数百名专家,搞这个中国的自然区划。
最终,科学家们一致认定:
以秦岭为界,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道东西走向的横线,
做为南北大陆地理分界线。
二、 仓廪实而知礼节
就在秦国由于富足而在战国七雄中脱颖而出之际,
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也在这个时候,不失时机地登上了秦国国君宝座。
这位13岁即位,21岁登基的国君,就是秦王嬴政。
在秦岭那庞大身躯的两侧,
关中平原的小麦、玉米,成都平原的稻谷、果蔬,
源源不断充实着秦国仓廪。
秦国拥有了一南一北两个巨大粮仓。
这两个粮仓就如同雄鹰身上两只巨大的翅膀,
挟带着秦人五百多年奋斗与抗争的雄心,
以兵甲利剑为前导,为开拓帝国伟业的梦想展翅高飞。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在咸阳城举行庄严的出师仪式,秦军面对秦岭,举起了征讨六国的大旗。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秦军声势浩大的铠甲利兵奋勇向前,所向披靡。
运送粮草的车船密密麻麻,紧随其后。
一场改写中国历史的征伐就此拉开序幕。
肖云儒(文化学者):
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说,秦统一六国的最深刻的历史原因,不在武力,而在农业。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那么在秦统一列国之后,汉又继承了秦的政策,除了对于天下的治理,采取郡国制之外,然后呢,作为管理国家的“农为本”的这个政策,又被继承下来了。那么到汉武帝时期,可以说呢,变成了一个国家的一个基本政策,“以农为本”,它对于中国整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应该是影响非常大的。
公元前221年,天下一统,四海归一,
秦王嬴政在他登上王位的第26个年头,
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秦始皇。
从秦岭大山中走出的秦人,
先后用550年的时间,
终于完成了从游牧部落文明到农耕文明的艰难融合。
三、星落秋风五丈原
东汉末年,持续不断的军阀混战中,
秦岭,又一次成为延续汉室最后一丝气脉的屏障。
公元218年,刘备攻取汉中后,
文武百官上书汉献帝,推举刘备为汉中王。
距先祖刘邦来到汉中424年后,
后人刘备又来到秦岭山中,
在勉县旧州铺举起了征讨曹操,
拯救汉室江山的大旗。
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这三大政治集团之间,
其实并没有确定的边境分界,
但曹操和刘备分别占据关中和汉中之后,
挺立在这两个军事阵营之间的秦岭,
自然就成为曹魏和蜀汉的军事分界线。
秦岭山高水长,道路崎岖,
这样的一道天然屏障,
使魏蜀双方在没有具备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
谁也不敢轻易发动军事进攻。
韩茂莉(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那么诸葛亮是个聪明人,他的北伐叫作“以攻为守”,就是说我以攻的一种形式,以这种姿态,让曹魏政权忙于应对我的进攻,而避免他们大规模地南征。
建兴五年,也就是公元227年,
屯兵汉中的诸葛亮以《出师表》上书,
拉开了五次北伐的序幕,那一年他47岁。
悲壮的五次北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主动的进攻策略,
同时也是一种无奈的防御选择。
与其说诸葛亮是在与曹魏交战,
不如说是诸葛亮在一座山脉面前的挣扎,
而这座大山正是秦岭。
从公元227年出兵祁山,
到公元234年兵败五丈原,
为了逾越秦岭,诸葛亮煞费苦心。
几次北伐非但没有取得寸土,
反而使得蜀国兵马疲惫不已,
秦岭山中道路崎岖,
在缺乏有效交通工具的情况下,
险峻的秦岭始终是摆在
心存高远的诸葛亮面前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
面对重重险阻的秦岭,这位胸怀大略的军事天才,
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痛苦的面对北伐失败的现实。
公元228年,马谡失守街亭,蜀军全线溃退。
撤退路上,为了逃命,
在距先祖刘邦火烧褒斜道434年后,
蜀军不得不再次把
留坝江口镇到太白县王家愣的栈道烧毁。
天地流转、星斗苍穹。
刘邦走了、汉武帝刘彻走了,
蔡伦、张骞、诸葛亮也走了。
但巍峨的秦岭,依然挺立在中国大地中央。
大汉帝国把它那枯萎的根茎和叶脉留给了大地,
把一个时代曾经的波澜壮阔,永远留给了秦岭。
凤凰大视野
敬请收看
《大秦岭》
编辑:苏珍妮、林梓
举报/反馈

凤凰卫视

1.1亿获赞 215.3万粉丝
凤凰卫视,拉近全球华人的距离
凤凰卫视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