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桓温其人
桓温是东晋名臣桓彝的儿子。桓彝为镇压苏峻叛乱而死,死时桓温只有15岁。
桓温未满周岁时,就长得比一般的小孩高而且骨骼大很多,大名士温峤认为他有“奇骨”,又听到他哭声雷动,就认为将来是个英才。桓彝见自己的儿子被温峤这样的高士欣赏,就将儿子取名为温。
虽然桓温15岁时就死了父亲,可是他并不孤单,因为他的父亲给他留下两个重量级的人脉。
一个是后来和王导分庭抗礼的权臣庾亮。庾亮和桓彝是发小,而且桓彝的死,是为了抵抗反庾亮的苏峻,这让庾亮欠桓家一个大人情。
另一个就是温峤。温峤是对晋元帝司马睿劝进的主要人物,还是平王敦之乱的核心,更是让陶侃出兵平苏峻之乱穿针引线似的人物,还是晋明帝指定的六顾命大臣之一(其余五位是王导、鉴、庚亮、陆晔、卞),也是当时在朝唯一可以和宰相王导争锋的人。桓彝以温峤的姓给儿子取名,自然也有以儿子相托的含义。
可惜温峤死得早,桓温虽然没有从温峤这里获得多少实质性的照顾,却是一直被庾亮关照着的。
有庾叔叔这样重量级的人物罩着,桓温胆子就大,他时刻想报杀父之仇,并且一直在做准备。
也不知道桓温从哪里打听到,和他父亲的死有关系的泾县县令江播死了。江播并非杀桓彝的直接凶手,可是桓温也不放过他,既然他本人死了,桓温就准备杀他的儿子们。江氏兄弟三人为父居丧,他们也听说桓温要为父报仇,但他们不敢找桓温了结此事,只是随身带着藏刀的手杖防御。结果桓温假冒是来吊丧的客人,在守墓的庐屋里杀了江氏兄弟三人。
杀江氏兄弟的这一年,桓温18岁,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年龄,他这一行动放在现在是被反对的。可是当时的桓温不仅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且还被世人称赞,这样的结果,不仅更长了桓温的胆量,还长了他不受约束的行为。
有如此的前因,桓温的成长期就少了约束,也就显得“豪爽有风概”,而且长得“姿貌甚伟”,被称为可以和孙权、司马懿媲美。后来桓温又娶了晋成帝的姐姐南康长公主司马兴男,当了驸马,成了外戚。
此时,东晋是庾亮和王导两人辅政,而又以庾亮为主,庾亮是皇帝的舅舅,桓温是皇帝的姐夫。
可以想见,桓温是多么的少年得志,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又有多少庾亮的心血,也许正因为有庾亮的关照,使得天资不错的桓温成了“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
桓温还和庾亮的弟弟庾翼是铁哥们,两人经常在一起谈论安邦定国的大事。庾翼掌管着江、荆、司、雍、梁、益六州的军事,他经常在晋明帝也就是晋成帝的父亲面前说桓温的好话,因此庾翼死后,桓温顺理成章的掌管了江、荆、梁、益四州的军事。
当时的荆州,有着东晋最大的军事集团,谁掌握了荆州,谁就控制了东晋的朝政。桓温有荆州在手,就已然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桓温是个开放性和有进取心的人,他并不似其他南下士族一样,安于现状,而是时刻想着收复故土,不仅如此,他痛恨当时士族们“永结根于南垂,废神州于龙漠”的现状,而且有很大的北伐雄心。隆和初年,桓温对晋哀帝司马丕表明了他的决心:
臣虽庸劣,才不周务,然摄官承乏,属当重任,愿竭筋骨,宣力先锋,翦除荆棘,豺狼。
因此,桓温在坐镇荆州后,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北伐。
二、桓温的北伐
普遍认为桓温的北伐有三次,即永和十年,永和十二年和太和四年。其实,桓温的北伐行动远远不止三次,这三次只是他比较大的北伐行动而已。
1、第一次北伐
永和十年即公元354年2月,桓温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北伐。
桓温统帅4万步骑从江陵出发,他基本按照当年战略家诸葛亮所定的北伐战略:一支军从荆州出发进攻长安以东,一支军从汉中出子午谷进攻长安以西,还有一支偏师进攻(今商县)。
桓温的三路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进入前秦境内,与前秦王苻健率领的5万主力在上洛西北的柳相遇并进行会战,将前秦军击败后追击至白鹿原,并乘胜至灞上。
后来由于孤军深入,粮草不济,桓温不得不从长安城下败退。
2、第二次北伐
永和十二年即公元356年3月,桓温再次从江陵率领水军主力出发北伐,这次他的目标是中原的羌人。
桓温主力与羌人姚襄主力在伊水即今天的伊河相遇。桓温亲披铠甲带领大军冲击,大败姚襄军。姚襄不得已逃往平阳,即今天临汾。桓温收复洛阳。
洛阳是晋朝的旧都,西晋灭于元嘉之乱,就是失了洛阳。而今旧都恢复,桓温多次要求朝廷迁回洛阳,可是遭到反对。由于东晋的战略中心并没有往洛阳倾斜,因此后来洛阳成为了孤城,不久就落入鲜卑之手。
3、第三次北伐
太和四年即公元369年4月,桓温率领5万步骑从安徽当涂出发北伐前燕,在这支北伐队伍中,就有大名鼎鼎北府兵的前身——京口兵。
桓温大军先攻克湖陆,俘获前燕大将慕容忠,之后突然往西进入陈留,大败前燕下邳王慕容厉的2万步骑,再败燕将傅颜,很快进至距离前燕都城邺城仅200里的枋头。
这个距离是骑兵一天的路程。
结果前燕启用英雄慕容垂,以倾国之兵和桓温大战,桓温虽有斩获,可是又遇到孤军深入而造成的粮草不济,不得不后撤,终于失败。
三、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
桓温三次北伐的失败有个共性,即都是孤军深入造成的粮草不济。
所谓孤军深入,就是既没有后继援兵,也没有其他的军队配合;粮草不济则是因为没有后勤,只能以战养战。
造成孤军深入和粮草不济的根本原因,因为桓温的北伐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
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以来,东晋朝廷内部就分为两派,一派是主张北伐,这是少数,另一派以不主张北伐的占绝大多数,尤以“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导为主。
王导辅政时期,给东晋制定的政策是“愦之政”,王导的本意,是让因战乱而南下的人民修生养息,而且为了解决南北人之间的矛盾,实行“清静为政,绥抚南北”的战略。
王导战略在建国初期确实起了非常好的作用,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矫枉过正,形成了淡漠法制的“网漏吞舟”。
一方面是豪强大户凌驾于法制之上,这些大户享受着特权带来的豪华生活,为了保住现有的生活方式,早就失去了北伐的动力;另一方面是豪强大户大肆将北方南下的流民收为奴仆,藏匿人口,霸占良田,享受免赋税,使得国家财政每况愈下,也就无法支持桓温的北伐。
而且,桓温的行为,还被士族大户普遍认为是为了专权而北伐,因此非但没有对桓温的行为给予支持,反而处处牵制。
对桓温北伐失败的原因,前燕有两个人的对话可谓一针见血:
前燕的太子太傅封孚问司徒申胤:“桓温军队非常强大,一路势如破竹,完全可以打败我们,可是为什么会突然停止进攻,徘徊不进,最终失败呢?”
申胤说:“我早知道桓温不会成功。”之后申胤说出了真正的缘由:
晋室衰弱,晋之朝臣未必皆与之同心,故之得志,众所不愿也,必将乖阻以败其事。
连外人都看出桓温北伐失败的根源,是不仅没有得到朝臣们的支持,反而受到阻碍。
于是,桓温的北伐行为,就成了他的个人行为,而以得不到国家支持的个人与前秦,前燕等国家交战,就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即桓温不仅仅只以自己的一支军队对数支军队的作战,更没有后方,后继乏力,结果必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