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新风街一号院上线了人脸识别垃圾桶。预先完成注册的居民扔垃圾时,垃圾桶将用数秒的时间自动“刷脸”。在识别出居民身份后,垃圾桶盖打开,还能根据垃圾重量为居民返还一定积分。除了“刷脸”,居民也可以使用按钮或刷卡打开垃圾桶盖。
眼下,在垃圾分类的大潮之下,各种垃圾分类“神器”层出不穷,“人脸识别垃圾桶”无疑是其中的典型。这种“看人开盖”的垃圾投放方式,据称代表着垃圾分类“智能化”方向,受到不少地方的追捧,除了北京这家小区,在浙江等地,都引进了类似高科技垃圾桶。
得承认,“人脸识别垃圾桶”确有一些便利之处,比如无需人手接触,相对更加卫生;通过积分兑换奖励的方式,引导居民的正确投放垃圾,避免乱扔乱丢。但尽管如此,“人脸识别垃圾桶”存在的合理性,仍然受到种种质疑。
最大的担忧,还是隐私安全。人脸识别技术涉及最为敏感的人体生物数据采集,现实中,它被应用于公共安全领域,是公民隐私为了公共利益作出的不得已让渡。但即便如此,也引发了各种隐忧。如今,垃圾分类也引入人脸识别,是否真的有必要?收集上去的面部数据,如何保存,会不会被滥用?垃圾桶长期放置于室外,倘若管理不善,会不会导致数据被窃取的风险?
“人脸识别垃圾桶”的初衷是识别投放者,并进行积分奖励。但是,这个目并不是非得通过“人脸识别”才能实现。事实上,这些年来,不少地方都有类似的垃圾分类的积分奖励,也并不是都必须通过“人脸识别”来实现,比如大多地方都是志愿者协助。退一步说,真要智能化,通过刷卡,刷二维码,都可以进行积分的计算和兑换,实现和“人脸识别”同样的功能。
而且,“人脸识别垃圾桶”由于智能化较高,不仅价格更加昂贵,后期维护成本也不菲,谁来买单是个大问题。如果是小区居民买单,那就要使用物业费,但物业费理当用在更急需,能让居民普遍受惠的地方。而“人脸识别垃圾桶”,不过是一种锦上添花,也是不人人必需的服务,为此花这么多钱,不免浪费。而若用财政资金支付,合理性同样存疑。
为激发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动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垃圾分类的高效、精准管理,当然是值得鼓励的方向。但是,这一切也要建立在尊重和保护公众隐私等权利的基础之上,也要考虑技术和手段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就此而言,“人脸识别”技术用在垃圾桶上,恐怕是越界了。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举报/反馈

澎湃新闻

1亿获赞 710.3万粉丝
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
澎湃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