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比窦娥还冤啊”。窦娥到底有啥冤,相信99.99%的人都说不上来,反正就知道她就是最冤的,天下第一冤,没有人比她的冤情还大。
首先来做个基本概念的普及。
窦娥,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的人物。关汉卿写这个作品的时候,参考了《列女传》和《东海孝妇》这两个古老的故事,故事情节与东海孝妇有很多雷同的地方。
现在在山东郯城还有一个孝妇冢,据说是窦娥的墓和婆婆的墓自动合到一起形成的一个大墓,城南有个白溪汪村,是窦娥曾经住的地方。
窦娥到底有什么冤情
窦娥本是个苦命的小女孩,3岁丧母,与父亲窦天章相依为命。窦天章是一介书生,没有别的本事,只会读书。他想上京考取功名,无奈连路费都没有,于是就找到当地的蔡婆婆借了20两银子。
后来,窦天章因为还不上这20两银子,就把窦娥卖给了蔡婆婆当童养媳,以此来抵债。此时窦娥只有7岁,但是已经是一个知书达理,善良勤劳的小姑娘。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窦娥也是小小年纪就经历了人间磨难。
没想到,蔡婆婆的儿子是个短命鬼,窦娥过去还不到2年,他竟然生病死了,只剩下窦娥和婆婆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蔡婆婆虽然为人苛刻,但是窦娥对蔡婆婆如同亲生母亲一样,两母女相处的还算不错。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何况这家里一老一小两个寡妇。当地有个张驴儿,和窦娥家里正好相反,他是和他爸爸两个单身汉一起生活。于是这一老一小两个单身汉就看中了窦娥家一老一小两个寡妇。
孟婆婆年龄大了,家里也没个男人依靠,架不住张驴儿父子的欺负,就从了老张。窦娥是个烈女,从一而终,坚决不从张驴儿。张驴儿就想设计害死孟婆婆,想着孟婆婆一死,窦娥无依无靠,更好欺负。
有一天,窦娥给婆婆熬汤,张驴儿偷偷的再汤里面下了毒药,窦娥浑然不知,把汤给婆婆送了过去,没想到,张驴儿的老爹正好在,嘴馋喝了一口,结果,张驴儿的老爹被毒死了。
死了人,自然惊动了官府,汤是窦娥熬的,也是她送的,她成了最大的嫌疑人。张驴儿为了把这件事彻底栽赃给窦娥,买通了官府,对窦娥大刑伺候。
窦娥本来是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凶手的,但是架不住官府的酷刑,最终屈打成招,签字画押,当即问斩。
窦娥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弱小女子,纵然她知道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来让别人相信自己的清白。
于是,在行刑的时候,窦娥提出一个要求:
取一领净席,二尺白练,挂在旗枪上,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刀过处头落,一腔热血休半点儿粘在地下,都飞在白练上者。
就是这么刚,就是这么烈!
你想让我死可以,但是,我要用我的鲜血来证明我的清白。这还不够,如果血溅白练,那就证明我是清白的,我还要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这就是窦娥临死前发下的三个毒誓,既是对命运的抗争,也是对这个不公的社会的报复!
结果,行刑后,果然血溅白练,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以后三年全部大旱,窦娥的三个毒誓全部应验。
窦娥发下的这三个毒誓有何寓意
这三个毒誓,我们现在的人都非常熟悉,尤其是六月飞雪,经常被人看做是有冤情的证明,所以很多人都以为,窦娥发下的三个毒誓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被冤枉的。其实这三个毒誓有三层不同的寓意。
第一个毒誓,血溅白练,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窦娥是冤枉的,这个只有窦娥自己心里清楚,任何人都不相信他。她不甘心自己就这样蒙冤而死,于是就决定用自己的鲜血来证明自己的清白。白练,寓意着清白。血不落地,寓意着窦娥不愿意自己的血撒在这一片肮脏、不公的大地上。
窦娥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跟一个典故有关,叫苌弘化碧。相传,东周周敬王时,忠臣苌弘被杀,蜀人藏其血,三年,血化为碧玉。这也是一个忠臣冤死的故事,窦娥希望后人能通过“血溅白练”来记住自己的冤屈。
第二个毒誓,六月飞雪,是为了诅咒黑白颠倒的社会
窦娥身处的是元朝社会。元朝是蒙古人统治时期,他们擅长攻城略地,但是却不擅长治理国家,底层的劳动人民地位卑微,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当一个人绝望,无助到极点的时候,她就只能寄希望于神明的力量。窦娥也是如此,在当时她是百口难辩,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让人们相信她,于是,只能借助上天的力量,让老天爷在六月下雪。
六月飞雪,是一种不正常,是一种颠倒。窦娥也是借用这种不正常的天气,来讽刺这黑白颠倒的社会。
第三个毒誓,大旱三年,是为了惩罚不公的社会
窦娥心中有没有恨,当然有。她恨张驴儿,她恨腐败的官府,她恨这个不公的社会。如果前两个毒誓都应验,那么,他就要用第三个毒誓来惩罚这个社会。
在古代,人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来对抗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面前基本上是束手无策,被动挨打的。尤其是大旱,这个是非常致命。大旱就会导致没有粮食,没有粮食就会引起饥饿、抢夺、社会动荡,甚至会引发农民起义,推翻现有的王朝统治。
这种例子,在古代是屡见不鲜。
窦娥也许是对身边的乡亲们有恨,恨他们不能打抱不平,但他更多是恨官府,所以,才希望用大旱来惩罚官府,甚至是动摇这个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