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国内大循环,一定要把它的基本概念梳理清楚,避免形成一些思想上的误解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国内大循环。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大循环?为何现在提出?大家一定要把它的基本概念梳理清楚,避免形成一些思想上的误解。
因为任何一种经济循环,特别是一个大国的经济循环,都是由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组成的,到底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还是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必须要以国家的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目标来决定,而不能机械化、简单化。
我们必须要清楚,大国的内循环实际上是一直存在的。对中国来讲也一样。其实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内循环、国际大循环。但是,以市场经济和市场配置资源为主体的这种国内大循环实际上是在4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逐步形成的。
目前一些人讲,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是新形势下的闭关锁国,这种理解是严重错误的。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再三强调,国内大循环,在本质上也是开放的,它与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
有一些人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是要简单地解决我们目前遇到的外需不足的问题,要通过出口转内销等方式来实现,因此双循环就是我们在国际产业链上要脱钩。这个说法也是十分错误的。
虽然在我们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完善过程中,需要应对目前国际大循环动力不足、外需下降、外部环境风险急剧上扬的情况,安全问题成为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但是,国内经济大循环不是简单只解决这个问题,它还要解决我们内生动力的问题、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所呈现出来的新问题。
有一些人把什么东西都归结到国内大循环中,甚至很多区域经济也在讲大循环。双循环新格局是一个战略,是一个国家整体性的战略,不是哪一个区域哪一个点上的战略,也不是划界到某一个问题、不是解决某一个问题的战略举措。我认为,首先要澄清一些错误的理念,防止一些人利用双循环这个新理论,在没有很好理解它的内涵的基础上,来传播他们的一些偏激的、落后的思想。其次就是学术界应该要把这个双循环发展战略的核心命题、基本体系梳理清楚。
内循环实际上就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国内分工体系为载体,以国内生产消费分配流通等环节的畅通、新动能的不断提升为内生运行动力,以国际大循环为补充和支持的一个经济循环体系。
这个体系本质上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对于中国处于全面小康即将实现、迈上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把它作为我们的战略基本盘,作为我们统筹开放与安全、规模与安全之间的基本体系。我们要明确双循环新发展战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大局下的战略意义,要从战略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来把握该理论的时代背景。
实现国内大循环需要解决几大问题
实现国内大循环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我认为,需要解决以下几大问题。
第一,要在思想上形成新共识。一个将要主导整个十四五规划、主导未来一段时期发展的基础战略,必须上升到指导实践和开创政治经济学新格局的层面上。我们要明确双循环的新格局、战略实施的逻辑路径。要知道哪些是必须先做的,哪些后做,哪些是短期举措,哪些是中长期安排,不能够什么事情都往这里面装。因为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噪音、理论上的杂音,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地方在行动上的抢跑运动。比如说有些人就开始谋划中国必须实行全产业链,什么东西都要做、什么东西都要布局。这种狭隘的认识很可能真的导致内卷化。实现国内大循环,要与前期的高质量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接,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保留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我们实现双循环的战略性举措。
第二,要根据目前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发展阶段的变化所凸显出来的风险问题、节点问题,进行一些系统性梳理,提出针对性举措。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目前要把“六保”政策在短期内落实,因为只有我们在保就业、保主体、保民生等方面很好落实,才能使我们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基本盘和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盘得到稳定,而不至于出现一些断点、堵点,甚至崩溃的情况。
第三,目前的中美大国博弈特别是核心技术攻坚要处理好,这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一个关键。我们看到由于中美技术战、人才战、贸易战带来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以及供应链产业链的冲击,我们必须在中短期内通过制度的显著优势,把核心技术攻坚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很好地解决。科技创新推动新动能,这是我们很重要的关键。
第四,双循环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但国内的大循环存在着很多基础性的问题。比如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全国上下一盘棋的大统一市场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还有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等。这些问题必须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来作为它的基本解决方案。对于国内经济循环里所面临的断点堵点,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方案,让它真正焕发出第二轮改革红利。
第五,就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们要以内循环为主体,主要是通过内部创新力的提升、配置力的提升,使中国经济参与国际合作有新的竞争优势,这是检验它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通过内循环的稳固提升,静态和动态的全面提升,使中国在目前全球化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竞争力、竞争优势。这需要我们适应目前国际化的新格局,开放的路径模式、体系要有一个新的变革。我们不是闭关锁国,是要更高水平的开放。但是更高水平的开放,必须要关注我们的安全问题。
来源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作者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
本期编辑:樊宣
流程编辑 吴越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724万获赞 543.8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