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职业时的退路如何,对每一名从业者都十分重要。对于大家都很关注的退役保障等方面,排座认为,职业化改革后,军人的后路必然会更宽更广更好。
1
职业与职业大不相同,有的职业可以随便换公司跳槽,有的职业还能轻松换行再入职,但有的职业因其特殊性只能一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对于军人来说,从事的专业具有特殊性,作战打仗的能力只有武装力量需要,而大部分军人在岗位上培养的能力并不被社会其他行业所需要
军地专业大多不通用,那么对于离开军队的人来说,再次就业的难度偏大,普遍三十往上的年龄也很大程度限制了学习能力和重塑能力。
因此,退役军人的后路成为难点问题。
国家对此也有充分考虑,积极对待,向来给退役军人都有很好的政策扶持。退休、转业、自主择业等,无论哪一种方式,基本都能保障退役军人衣食无忧直到死亡。
要么安排一份铁饭碗的工作,要么不再干活拿着相当不错的退役金。这良好的待遇既是国家对奉献极大的军人群体的关爱,也是退役离开队伍同志生存的现实需求。
2
原有的政策虽好,但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首先,转业军人与简政放权的公务员体系数量之间的不平衡矛盾愈发明显。公务员的体系在逐步缩减,愈发难以满足转业军人的数额需求。
名额之外,职级之间的转换也被双方所不满。一方觉得自己被降级安置,一方凭空而降不少领导,内部被占去了不少晋升的可能,两边都是有苦说不出。
其次,是人才的被迫流失与浪费。不少正值壮年的军队骨干人才,因为年龄限制和编制体制影响,不得不离开。
不升即走,不少自主人在当打之年离开,既无法在部队奉献,去到地方也难以升任其他工作。对于社会和军队以及个人,都有着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
而对于想早早离开的人,复原被严格的限制,多熬几年才能走,对个人是时间的损失,对队伍也无太多贡献。
3
面对不断产生的军人后路的问题,无论是公布的退保法草案,还是吹风的倾向,不难看出都在针对这些问题去努力解决。
首先是拉长职业生涯,少校即可逐月,中校可至退休。这既是对人才黄金期得更好使用,也是一定程度解决地方难以安置的问题,减少转业数额,鼓励干到逐月和退休。
而对于离开的军人,也提出了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的配套政策。掌握适应社会的能力,是退役军人重要的一课。这样逐月的年龄较大的人,既有托底的退役金,也有了再次学习融入社会的机会,后路必然更加宽广。
对于年轻的想离开的干部,加大复原的名额比例,在依规服满规定年限后允许离开,既给人以盼头,也体现了享受军校培养后的权责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