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者
隶书从篆书中衍化而来。从文字学而言,隶书破坏了古文字的象形、指事等构字原理,变成了纯符号的今字体范畴。
近人吴伯陶先生说∶“小篆和隶书实际上是两个系统,标志着汉字发展的两大阶段。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隶书是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隶书是由古文字到新文字的分野,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从字体演变来看,隶体由篆体简约而成,变迂回盘曲为缜密方折,继而转化为楷书,笔法更加丰富多变。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了解隶书这种承上启下的作用,便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汉碑的用笔和点画特点。
隶书七种汉碑名品
我们这里讨论的汉代隶书七种汉碑名品分别是《乙瑛碑》、《礼器碑》、《华山碑》、《史晨碑》、《韩仁铭》、《曹全碑》、《朝侯小子残碑》。
《乙瑛碑》拓本局部
1. 《乙瑛碑》
《乙瑛碑》,用笔方圆兼备,蚕头雁尾,波磔分明,结体方正呈扁,中宫疏朗,笔画粗细对比鲜明,字形长短错落。碑中“司”、“大”、“书”、“史”等相同字的细微变化,如不细察难见妙处。
清翁方纲评此碑:“骨肉匀适,情文流畅。”
清孙承泽评:“文既尔雅简质,书复高古超逸,汉石中之最不易得者。”清何绍基跋此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该碑书体方而笔圆,用笔以圆为主,转折、撇捺以方为辅,方圆并用,圆则内含骨力,方则显其神采。
临写《乙瑛碑》时,用笔要注意藏头护尾,力在其中。藏头就是逆锋落笔,运用调锋,使笔锋向笔画方向运动;护尾就是收笔时笔锋经过调锋的动作向原来笔画方向回归。圆笔调锋方法是笔锋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旋转式的平面移动,方笔调锋方法是笔锋提起或按下做垂直方向的翻笔动作。特别注意此碑的妙处在于相同字的细微变化。
《礼器碑》拓本局部
2. 《礼器碑》
《礼器碑》,用笔变化多端,方中见圆,结体平正中见险绝线条粗细轻重分明,笔力强健,瘦硬如铁。
清王澍评此碑:“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是为奇绝。”
清方朔评:“盖此碑之妙不在整齐而在变化,不在气势充足而在笔力健举。”
唐褚遂良楷法出于此碑《礼器碑》系汉隶中精品,其用笔方圆兼备,运笔时提按顿挫分明,线条粗细轻重变化多姿,结字方中近扁长,随字而安。
杜甫评书曰:“书贵瘦硬方通神。”
瘦、硬是此碑的特点。竖画细而挺拔,是此碑用笔较难把握的地方。因为笔画细,容易造成软而无力;因为追求瘦、硬的效果,容易形成僵直的弊病。碑中有些字的捺笔,由于字形重心的需要,特别粗重,如“之”、“定”、“下”、“不”、“心”、“孔”“道”“陵”、“瑟”等字,捺画收笔处,相当于其他笔画三四倍的粗细。碑阴、碑侧部分字形近扁,书写随意,重复字较多,姿态略有细微变化,令人回味无穷。
3. 《华山碑》
《华山碑》,书法落笔藏锋,波磔收笔露锋,笔势流动具有开张之态,结体平稳,疏密均衡,静中寓动,神完气足,是汉碑中精品。
清朱彝尊评此碑:“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当为汉隶第一品。”
清方朔题此碑:“字字起棱,笔笔如铸,意包千古,势压三峰,竹垞老人谓为汉隶第一,不自禁其惊心动魄也,良无欺哉。”
该碑书写者和刻工均为高手,用笔方、圆兼用,结体方正此碑特点。撇、捺的收笔都向外挑出,完整地保留了书写者的笔势,与竹木简上的隶书笔势相近,可见刻工的精良。学习此碑可较全面地了解汉碑蚕头雁尾、雁不双飞、横平竖直、力在其中的基本特点,需注意之处是由于过分着重于规范而造成的程式化。
《史晨碑》拓本局部
4. 《史晨碑》
《史晨前后碑》,用笔严谨,结体方正。字体圆润,中宫紧密。提按轻重,笔力遒劲。波磔分明,温文尔雅。
清万经评此碑:“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
杨守敬评:“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
后世习隶者,均以此碑为楷则。
5. 《韩仁铭》
《韩仁铭》,用笔遒劲,结体布置随字而安,字体疏朗行间茂密,和而能变。凡习汉隶者,学庙堂巨制,易得用笔之妙,而难于笔势开张;学摩崖石刻者,易得结体之奇崛,而难得用笔严谨,而此碑兼而有之,深受学者重视。
清杨守敬评此碑:“清劲透逸,无一笔尘俗气,品格当在《百石卒史》之上。”
康有为评此碑:“以疏秀胜,殆蔡有邻之所祖。
6. 《曹全碑》
《曹全碑》,用笔平稳,体势开张而秀丽多姿,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精气内含,柔中有刚,蚕头雁尾尤其突出,其波磔之法与《石门颂》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万经评此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曹全碑》在诸汉碑中几乎接近于完美,方、圆兼用的笔法,秀美多姿的书体,处处体现书体高雅、遒美的质感,使人爱不释手。自明代万历出土以来,学习者众多,真正能领悟此碑精义的却很少。该碑既有《乙瑛》、《华山》、《史晨》诸碑严谨的笔法、规范的结体,又有《石门颂》、《杨淮表记》等开张的笔势、舒展的体形,还有《西狭颂》、《郁阁颂》、《衡方碑》等浑厚的气息、入木三分的笔力,在领会以上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朝侯小子残碑》拓本局部
7. 《朝侯小子残碑》
《朝侯小子残碑》,用笔以圆笔为主,线条粗细变化不大,似用篆法,结体方中近扁,笔势开张。碑中“以”、“凶”等字全是篆法,其中“辞”、“真”、“在”、“彦”、“老”、“尽”、“越”等多由横画组成之字,有两至三笔雁尾出现,这与大量东汉碑刻中“雁不双飞”法则不同,而与西汉后期及东汉初期简牍隶书有相近之处。汉碑风格各有特色,从中可汲取各自的精华。
此碑的特点是着重于横势,以横捺作为主笔的突出,既起到字形重心平衡的作用,又达到书体开张的舒展之美。
隶书的用笔及点画特征
汉隶的笔画由横、竖、撇、捺、转折、点等部分组成,用笔要点:
隶书同一个字变化
一、横画
逆锋入笔使之藏锋,入笔时笔锋宜浅宜轻,太深太重易成一团墨疙瘩,且不便调锋。
横画是圆笔时则用转法使之调锋,横画是方笔时则用提按之法使之调锋,调锋后应竖锋入笔,行笔时感觉有反力相阻,像逆水行舟,忌一滑而过。收笔回锋上提,速度稍快。要求达到横画平稳。初习者一般易受楷书用笔左低右高或收笔时向下按、顿的影响,或者过分凸显中段成为扁担状,显得软弱无力。
二、竖画
竖画用笔法与横画相类,把横画从左至右方向改变成从上到下方向就成为竖画。竖画的用笔方法是落笔逆锋向上,提笔调锋使笔锋向下,竖锋运笔,收笔时提笔向上收锋。
三、撇画
撇画是隶书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是向左方向运笔,比之于向下、向右方向运笔更难掌握。撇画的落笔与竖画相似,落笔速度稍快些,行笔时,运用腕的转动使笔锋保持在线条的中间运动。撇画的妙处在于收笔的变化。汉碑风格多样,而各碑的撇法都有自己的特色,轻重、长短、角度收放的不同而变化多姿。
隶书捺画
四、捺画
捺画在隶书中往往起到主笔的作用,有时与撇画相互呼应共同构成隶书的风格特色,有时独自成立,起到稳定一个字重心的作用。捺画的方法是落笔取逆势,调锋后提笔右行,用力均匀,捺脚处稍顿后提锋,运用腕力向外迅速送出,笔锋在空中作收势,用笔一波三折。汉碑经过石工用双刀法凿刻,且历经风蚀,捺画收笔处似有回锋之形,如果与大量竹木简牍墨迹相比较,可发现其收笔无不作出锋。捺画的落笔没有与其他笔画相接时,常作蚕头状,与捺脚一起称做蚕头雁尾,特点是“蚕不双设”、“雁不双飞”。作捺画易犯的毛病是,捺脚处停顿时间较长或捺脚稍顿后没能把笔锋提起,或是捺画的收笔仅用楷法送出,致使笔画不舒展,不厚重。
五、转折
转折之法,转用圆笔,折用方笔。转折由笔画横竖相接而成的,转折时须留意圆或方的特点,相接处须自然不使圭脚外露。
六、点
点是各种笔画的浓缩,作点时既要掌握各种点的用笔方法,更要注意与其他笔画的笔势连贯。一点虽小,常常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隶书的结体特征
一、 独立成形
隶书从篆书蜕变而成,篆书以方、长为主,取纵势;隶书以方、扁为主,取横势。无论纵势横势,重心平衡则是处理结构的基本原则。隶书的结体由独体字和合体字组成,独体字通过点画的巧妙搭配使字势取得平衡,合体字则注重左右或上下部首的配合,每个部位都能独立成形、重心平衡,各部位的平衡构成合体字整体的重心平衡。还有左右合体的、上中下合体的。初学者在临摹合体字时,易犯局部松散致使重心不稳的毛病,没有掌握部首独立成形的特征。
二、笔势连贯
结体是由线条组成的,线条与线条之间靠笔势来相互连贯、呼应、映带。构成隶书结体的线条特征是每一线条笔端再重新起笔,即笔断意连。笔势往来的相互连贯不易察觉,与楷书相类似,而不像行草书的点画呼应、游丝外露那么有迹可寻。
隶书变化
三、突出主笔
隶书结体大致可分为外密内舒型和内密外舒型两种。在内密外舒型的结体中,往往把撇、捺作为主笔予以突出,起到调节重心平衡、美化书体的作用。撤、捺是隶书的主要特征之,也是与篆书、楷书的主要区别之一,又是隶书不同风貌的表现手法之一。
四、形态变化
隶书中相同的字点画形态也各有变化,与字字类同的唐碑隶书截然不同,须细心观察、反复比较才能领会。如《乙瑛碑》中五个“孔”字,由于“子”部的收笔处作不同的处理,“乚”的竖与捺笔作长与短、粗与细、直与孤的不同取势方法,致使相同的字产生细微的区别。
汉隶的章法是纵有序,横有列,字距宽行距密。这种章法能充分展现隶书形式美的特征,整体和谐、端正。书写时,把纸折成长方形格,单字安排在格内中间偏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