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盛夏时节,暖阳当空,微风阵阵。
走进掩映于青山绿水间的福建省省级传统古村落龙潭村,低矮的老宅错落有致,干净的青石板路从村头蜿蜒至村尾。再往深处去,店铺林立,古朴有致;活泼的孩子欢快地戏水;拱桥上,歇脚的游客谈笑风生……满眼的岁月静好,满怀的惬意快然。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几年之前,龙潭村尚是人迹罕至的“空心村”。因经济发展滞后,大量村民外出务工,原本1400多人的村子只剩下100多个留守老人和儿童。“村里的老房子很多是明清时期的,因为久没人住,都已经塌了,还有的里面长满了杂草,那草比人还高。”一直生活在龙潭村的陈小兰如此形容彼时的萧条。她很怀念儿时龙潭的热闹,“后来人走光了,晚上六点,街上就已经看不见人影了。”
转变发生在2017年。那年5月,龙潭村启动文创推进乡村振兴项目,一方面,鼓励村民参与乡村提升工程,修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艺术空间及其他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另一方面,推行“认租15年”机制,由村委会牵头,先从村民手中租下闲置的老宅,再把这些老宅出租给外来“新村民”。“新村民”需付15年内每年每平方米3块钱的租金,并出资对古宅进行改造,从而在此长期定居、生活创业。
人来,村活,业兴。“新村民”落脚龙潭后,在村里开起咖啡馆、书屋、音乐吧、美术室、民宿……他们热爱乡村文创,利用互联网聚集流量,引得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我们希望‘新村民’是真正对乡村有情怀,能为乡村发展做贡献的人,”驻龙潭村第一书记夏兴勇说道,“如今,龙潭村的‘新村民’已有32户左右。”
来自江西的曾伟就是其中一个,他也是最早一批入住龙潭村的人。2017年12月,曾伟在距离村头不远处租下一座面积260平方米的老宅,并花费20万元改造成“随喜书屋”,希望在乡村推广阅读。村民因而多了一个免费读书的好去处,把“随喜书屋”当成了村里的公共图书室,有事没事就去翻一翻、看一看。
除了读书,曾伟还喜欢画画、古器物和品茶,为此他特地在书屋内设计了茶道区、字画区、生活区及后花园,努力把“随喜书屋”打造成一个多元的艺术交流平台和生活方式空间。开业后的“随喜书屋”好像一个开放的会客室,每年,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和游客接踵而至,截止到目前,曾伟已累计接待5万人左右。
流量并非凭空而来,曾伟透露自己一直在运营着新媒体。通过抖音、微信等平台,他拍短视频、录直播、写文章——利用互联网营销龙潭村的生活与生态,让更多的人在了解他的同时也认识到还有龙潭这么一个美好的地方——逐渐积累起人气。
如今,除曾伟之外,“新村民”在龙潭所从事的文创产业已覆盖影视、传媒、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文创产业的愈发兴旺带来的是乡村旅游的人气倍增。在这一过程中,龙潭变得更加有活力,对老村民的回馈也因此越来越多,由此形成了良性循环。
“从头到尾,老村民都有所收益。”夏兴勇说道,“在建设初期,村里的公共设施、‘新村民’认租的古宅都是由村委会雇佣老村民来修建、修缮的,这是他们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赚到的第一桶金。”后来游客越来越多,老村民又陆陆续续地跟“新村民”学习经营起餐馆、民宿、小卖部之类,干得风生水起。如今,村里有80%的餐馆是老村民开的,有一半的民宿是老村民办的。“看到家乡发展得这么好,很多老村民都回乡创业了,现在村里的原村民数量已回升到400多人。”夏兴勇心里高兴。
与此同时,传统农副产品也“走俏”变商品,龙潭村的柿子饼、笋干、红粬黄酒等竟成为原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以前,村里长了很多柿子树,村民会做些柿子饼吃,但做的不多,一季大概只做一千斤;后来游客多了,村民意外发现柿子饼颇受游客的欢迎,于是就开始试着多做多卖。如今整个村一季的柿子饼产量已经能达到3万多斤了。”夏兴勇说,“简直供不应求!”
龙潭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会酿造红粬黄酒。然而,2017年前,由于龙潭村与外界之间交通不便,再好的酒也只能卖到5-6块钱一斤,那时平均每户每年酿酒仅一坛左右。2017年后,有了销路,有了人气,龙潭的酒卖得越来越红火,村民酿酒的热情自然也水涨船高。截至去年冬至,村里的红粬黄酒已能卖到20块钱一斤,平均每户每年酿酒50坛以上,有些大户甚至能酿到几百坛。
四季轮转,新老村民共生共存、共享共建,携手让龙潭村的生活大变样。如今,村民的钱袋子鼓了,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生动,他们闲暇时能一块喝茶聊天,兴起时可一起唱歌跳舞。他们充满希望地相信,龙潭的未来,有盼头!(经济日报记者童云斐 薛志伟)
举报/反馈

新浪财经

4262万获赞 318.9万粉丝
新浪财经提供7×24小时的全球财经内容服务
新浪财经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