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工务段上,有这样一群女孩——深夜,户外,她们默默守护着过往列车和旅客的安全。她们就是石家庄工务段女子“探伤班”,一个由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女大学生组成的探伤队伍。
石家庄工务段探伤三工区班长 李盼:作业地点是石济客专上行0-2.537 下行0-2.538。作业项目是钢轨探伤。
这是一个由女大学生组成的探伤队伍。当晚,她们要对6公里钢轨、38组道岔进行探测。暑运期间,列车通过频次增加、钢轨损伤加速,钢轨内部的伤损和缺陷、焊缝的气泡等这些肉眼看不到的部分都需要探伤工进行精密检查。
石家庄工务段探伤三工区班长 李盼:既得听又得看,还得分析。仪器有7个探头,它会覆盖钢轨的整个截面。仪器通过发射超声波,如果遇到伤损,探头会反映到屏幕上。确定是哪一个通道,然后通过用尺子量进行定位,对伤损进行判断。
有着四年探伤工作经验的李盼说,钢轨内的伤损很细微,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置,经过列车长期碾轧,伤损就会越来越大。
石家庄工务段探伤三工区班长 李盼:一旦出现伤损,钢轨有可能会折断, 这样对行车安全影响是非常大。我们要保证在有细微裂纹的时候就能检测到,然后通知别的车间采取措施,这样就能保证线路的安全。
由于客专线天窗时间多为零点二十至凌晨四点二十,每个夜班,留给探伤工上线作业的时间只有四个小时,她们必须要及时、高效地完成任务。
石家庄工务段探伤三工区班长 李盼:在无缝线路的地段,大概控制在3公里每小时左右。像这种岔区还有曲线地段,加上轨面鱼鳞纹地段,会控制在2公里每小时左右,不能太快。速度太快伤损就不容易被发现。
超声波探伤仪屏幕显示和仪器构造十分复杂,特别是在一些特殊路段,波形显示杂乱无章,及时发现并找出钢轨的各种问题,这不仅是一门技术活儿,也是一门体力活。在野外作业,工作强度大,每天抬着近百斤的探伤仪在铁路上上上下下,一个班下来走两万多步,这对女孩们的体力和耐力都是巨大的考验。
石家庄工务段探伤三工区探伤工 单冰冰:主要的困难是体力上面。女生比较瘦小,没有太大的力气。仪器装满水之后需要抬上抬下,是比较费劲的。一般情况下,两三个月能磨坏一双鞋。
石家庄工务段女子探伤班现有23名队员,她们主要担负着石济、石太客运专线、石家庄南站等大站场的道岔、钢轨探伤任务,共计管辖线路378.9公里,道岔799组,平均每天探测线路6公里。探伤班成立四年多来,共徒步检测铁路线近8000公里,共发现伤损百余处,重伤十多处。
石家庄工务段探伤三工区探伤工 单冰冰:我们每天的工作都必须是全神贯注。如果钢轨一个星期不检修的话,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探测出钢轨的每一处伤损并及时维修,才能保证万千旅客早日回家。
(编辑 朱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