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观察员马付才
舆情背景
吉林省公安厅副厅长贺电出版了一本《平安经》,全书内容都是“XX平安”,从世界各地的地名到各种行业,再到人的身体各个部位,可谓包罗万象,就是世上的一切都平安。对此,吉林省有关机构还组织了《平安经》的“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大为吹捧。
《平安经》写得怎么样?几岁孩子都会写。为什么那么多人吹捧?他们不知道这个《平安经》就是笑话?《平安经》流传到网络后,引发外界诸多质疑,官员出书演变成官场吹捧的“雅腐败”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舆情事件
2019年12月,群众出版社出版了贺电的《平安经》,336页,定价299元。因该书在电商平台上一度断货,2020年5月再版。
“中国吉林网”“吉林应急管理”等多家吉林当地官方微信公众号为这本《平安经》背书,发表了所谓的“拜读《平安经》感言”的文章,并且在文末向读者隆重推荐《平安经》,宣称:“官员阅读此书,领悟初心使命。学者阅读此书,顿悟平安哲理。商贾阅读此书,企业平安无虞。民众阅读此书,安享世间太平。”
2020年6月,吉林省委政法委、省委宣传部、省文联、团省委、长春日报社等部门邀请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诗人共同参加了“助力平安中国、平安吉林建设暨《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为其奉承,并吹捧该书是小百科全书。
贺电时为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博士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一级警监。此外,他可谓著作等身,出版著作30部,在《国外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公安研究》《学术界》等省级以上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3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两部专著分获公安部金盾图书奖和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篇论文获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0年7月27日晚,有微博网友晒出7张图片,内容为一本名为《平安经》的封面照片以及书里内容照片。“西安火车站北站平安,郑州火车站东站平安,上海虹桥火车站平安……”整本书以“XXX平安”造句。
7月28日,吉林省公安厅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平安经》的创作系贺电业余时间的个人行为,因工作繁忙等原因,贺电暂不方便接受采访,建议记者过两天再联系。
7月29日,据吉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吉林省委决定,成立由省委政法委牵头,省纪委监委、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贺电所作《平安经》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成立联合调查组后,吉林省公安厅党委立即召开民主生活会。会上,贺电作了深刻检查。
7月30日,群众出版社发文称:我社出版《平安经》一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暴露了我社政治意识不强、管理责任缺失、审核把关不严、出版流程不规范等严重问题。我社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工作,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认真总结剖析、深刻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图书出版管理,坚持正确出版导向,努力为广大读者推出更多优秀图书。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对我社工作的监督。
7月31日,吉林省委决定,免去贺电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职务。
舆情观察
1、《平安经》引爆网络舆情几乎“一边倒”
早在4月9日,《平安经》的舆情信息已经在网络上出现,吉林省应急管理厅在微信公众号上转发该书,并称赞“值得一读”。6月7日,《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在长春召开,《长春日报》进行报道,长春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同步展播。《吉林日报》也发表了关于“《平安经》公益朗诵活动研讨会”的新闻通稿,并且被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转载。
《平安经》一直以“正能量”的典型,被当地官方隆重推荐给读者。舆情反转出现在7月27日晚,有微博网友晒出《平安经》的7张图片,该事件开始在网络上发酵,仅仅一天半事件,截至7月29日14时,新浪微博话题标签主页“吉林公安厅回应副厅长写平安经”引发7709.1万阅读和1.1万讨论,“吉林写平安经副厅长曾出版23部专著”引发1.9万阅读。截至7月31日贺电免职,该事件在全网的信息量已经超过2580万条。其间,针对吉林省公安厅、群众出版社的回复,该舆情出现多个峰值,并引发全网热议。
整部书以大量名词加上“平安”二字后缀为主,里面的内容水准之幼稚和低劣,说实话连小学生都看不下去。这部被称为奇书的《平安经》在网络上被热议后,舆论几乎出现“一边倒”的声音。
对此,中纪委网站两度发表评论指出,相关方面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公布调查核实结果,回应群众关切。因为,这不仅仅是某一领导干部的个案,也关系到党员干部队伍的形象。
此外,评论指出,最令人无语的是,这样一部“水货”,吉林当地多家媒体居然刊登了读后感言,甚至还有官方媒体组织了研讨会,一些领导干部、学者大肆吹捧。当地某系统、部门微信公号还曾刊发书评,溢美之词令人瞠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快速推进,舆情事件不断增多。与此同时,舆情事件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而官员因为公共管理的身份,最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网络也成为官员舆情曝光和传播的主力渠道,官员因言行、作风、财富、决策等等,都容易成为网络热点舆情。而且,涉官员的舆情负面舆情被曝光后,多被调查和问责,从而激励网民和媒体监督的积极性,这对官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官员的公权力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一部智商极低的奇葩书籍,竟然能出版,竟然能得到极力推崇。为何舆论中大家对这本书的内容感到恶心反胃,甚至认为是“神经”,而当地官员和专家、学者却对其极力歌颂呢?
应该说吉林当地的官员和专家、学者并非也都“神经”,而是权力在作祟,他们吹捧的不是《平安经》本身的思想和内容,吹捧的是贺电手中的权力。
对此,有关评论一本见血地称,一本《平安经》,一群马屁精:领导干部有些个人爱好是人之常情,但爱好是爱好,要有起码的自知之明,不能为“附庸风雅”就滥竽充数,甚至刻意将爱好带进工作圈。事实一再证明,用权力为自己“带货”,很容易在“赞扬声”中迷失自我、贻笑大方。
正是因为贺电的特殊身份,北京大学教授曹和平指出,作者“已经出版了著作30部,那一年出一部的话,也要30年。《平安经》出版价格最初是45元,后来售价接近300元,到底是谁买了?销量怎么样?如果是下属或者相关机构买了,这就可能有‘雅贿’的嫌疑。”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丹红也表示,这本书的水平与作者的学历不太符合:“如果这本书是这种情况,那其他的著作呢?”
官员作为治理一方的国家工作人员,不管是国家还是百姓,对其品行和道德都赋予了极高的期望。因此,一些官员一旦出现雷人雷语等奇葩作为,不但会成为“马屁精”利用的软肋,而且极易挑起公众的底线,并引爆舆论。
例如,沈阳市前副市长马向东的爱好是赌博,他先后17次私自到澳门赌博,其中有5次是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国家药监局原司长郝和平的爱好打高尔夫球,为此,他像打出租车一样乘飞机到全国各地去打高尔夫;广东韶关公安局原局长叶树养的爱好是杀猪,他检查工作时就有人专门备好肥猪供其“小试身手”,其在8年之内杀了3600头猪;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爱“写作”,将自己与100多个情妇的“性爱笔记”详录于册等等。
上述这些官员的奇葩行为,都成为自己落马的致命因素。
权力姓公不姓私,因此,如何守好公与私的分界线,权力行使才不会偏离人民立场、才不会逾越党纪国法。《平安经》究竟够不够出版价值,是怎样出版的?贺电究竟有多少精力能出版30部著作,他一天到晚究竟在干什么?那么多当地官员和名人在肉麻地“拍马屁”究竟想干什么?这本愚弄公众的书究竟是谁买走了,是否有利益交换?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舆论追问的焦点。
3、官员出书,官场吹捧现象并非个例
在该舆情事件中,奇葩又愚弄公众智商的《平安经》,卖到299元的天价竟然能卖断货,并不是该书的内容能吸引人,而是该书的作者是省公安厅副厅长。
著书立说古已有之,并且成为文学大家的不是少数。例如从初唐四杰到李白、杜甫,再到唐宋八大家,几乎所有的诗人作家都是官员,尤其像屈原、王安石、欧阳修等,他们官位实在不低。
官员出书并未划定红线,但不能只看作品不看人,是否有请人捉刀代笔、言之无物、追名逐利等现象,因而导致官场腐败和学术腐败,则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近年来,一些官员通过出书包装自己,靠出书敛财而落马的现象并非个例。例如,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任职之余,“笔耕不辍”,目前能查到的其署名或并列署名的著作就有《老年急症救治手册》《百年FDA:美国药品监管法律框架》《维护公众健康: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探索与创新》《中国食品药品监管理论与法律实践》《寿世补元》等。通过著书立说张敬礼非法获利高达1700多万元,其中最贵的一本书卖到了566元的天价;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也是贪官中著名的“文化人”,在位时出过两本书,一本是《大伦书法作品集》,定价418元,几年下来挣了3000多万元;四川省成都市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勇,以“支持出书”或者“买书”的名义,向近百家单位和个人索要赞助费数百万元,先后共计有23家单位“赞助”;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益虽然不识五线谱,却是当年红遍全国的大型交响乐《神州颂》的作者,甚至曾被业界誉为“天才音乐家”等等。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法规来规范官员出书。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建议:一是发挥对官员出书的社会监督;二是在职领导干部出书至少要经过纪检监察部门备案;三是对有些在职干部由于单位和部门工作需要,由单位组织力量集体撰写、以领导个人名义公开发表的文章,妥善处理版权归属和稿费归属;四是由纪检监察部门研究出台政策法规,增强对领导干部出书的监管力度。
舆情短评
一个官至副厅长的地方高官,写了一部“旷世奇作”,在网络舆情上仅仅发酵了三天,就被免去了职务。念着《平安经》的贺电,在来势汹涌的舆论下,最终未能给自己发来“平安”的贺电。
《墨子·兼爱》中讲了一个故事:楚灵王喜欢男子有纤细的腰身,所以朝中的一班大臣,唯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宠信,因而不敢多吃,并且每天起床整装时先屏住呼吸,然后把腰带束紧,扶着墙壁站起来。等到第二年,满朝文武官员脸色都是黑黄黑黄的了。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公安厅副厅长喜欢写作无可厚非,但是,其嗜好一旦被笼罩上权力的影子,便是不受约束的权力和各种投其所好的“旁门左道”。官员出书,官场吹捧是一种隐形的“雅腐败”,值得关注和警惕。
举报/反馈

民主与法制网

2.7万获赞 6193粉丝
主流 权威 影响力 立足民主 报道法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