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有相关数据统计,在当下中国,关于抑郁症的媒体报道相较十几年前多出至少20%
曾经看北大徐凯文的一个演讲,他提到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00个人中最多只有1个人有心理障碍,但这个数据到了2005年时已经到了17.5%。
究竟什么是抑郁症呢?核心症状无外乎就三点:心境低落、兴趣减退、欲望减退
患上抑郁症大多都是善良的人
最近心理圈子流行一句话:得抑郁症的都是好人!
这是真的吗?还不好说,好人这个定义真的太大了,但抑郁症是经常自我攻击,极其敏感自责的人。
这个可以这样解释:因为一个人不懂得攻击别人,没有发泄负面情绪的渠道,因而“好人”会比其他人更容易将攻击转向自己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为了应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情况,会发展出很多心理防御。
健康的人大部分人都是用防御来让自己感觉良好,但抑郁症患者运用的防御是——自我攻击和自毁。
比如抑郁症患者会经常自责,他们会把所有周围出现的问题都归结于自己,甚至当所有人都开始不理解自己和伤害自己时,采取的极端自杀方式也是一种终极的自我攻击。
钟南山曾说过,抑郁症患者50%以上有自杀想法,其中有15%最终以自杀结束生命
他们不敢和人正面产生冲突,多数还都是讨好型人格,在他们内心世界中,认为得罪别人会天塌下来,这些人可能因为童年母婴关系,或者严厉的家教,父母相处模式的影响。
因为内心深处畏惧关系的破碎,害怕别人觉得自己不好,所以必须压抑自己去维持关系。
他们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总是先找自己的原因,即使对方侵犯了自己的边界,他们还是会为对方找理由,而无法为自己内心深处被侵犯被伤害的愤怒找到出口。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他人表达明确的愤怒是极其恶劣的、绝不能被超我允许的行为。
所以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拒绝别人,但他们永远不知道,一个人就算再完美也不会让所有人喜欢,这就是他们痛苦的地方。
抑郁症都是聪明的人
郝万山教授发现有抑郁症的人,治好了,一般都是人才。而普通人基本上很少有抑郁的症状。所以他一看到有抑郁症的人,他会发自内心的想去帮助他们。他们治好了,那就是国家将来可用的栋梁。
从现实中,我们发现很多明星与一些艺术家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
比如经典力学的奠基人,牛顿牛爵爷,性格孤僻,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严格,晚年更是因为抑郁与偏执而导致精神失常。
在娱乐圈中,因抑郁症而逝去的明星还不少。
远的有张国荣、翁美玲,近的有乔任梁、崔雪莉、陈琳等。
国外一项研究对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俱乐部的会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这些高智商的人患有焦虑、抑郁、自闭等精神症状的比例相比普通人更高。该研究的主要负责人Dr. Nicole Tetreault 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周边的生存环境具有更高的认知,因而表现得更加敏感、导致异常的精神症状。
正确认识抑郁症,积极治疗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和自己太遥远了,这里有个数字你该警惕。
据调查,我国抑郁症患者达9500万人。中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大部分诊断为抑郁症,而抑郁症的就医率不足10%。
人们对抑郁症的误解、病耻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抑郁症患者的如此低的就诊率。
很多人没办法理解抑郁症,可能在他们看来,抑郁症就是一点挫折,难过,但是生而为人,谁都不容易,振作起来,不要再难过了。
但抑郁症真的不是这样的。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会经历心情悲伤、绝望的阶段,也确实能够随着时间缓解。
可真正成为抑郁症就需要系统治疗了,这不仅是心理性格方面产生问题,甚至可能也伴随一些生理成因。
解决抑郁症首先中度以上抑郁症需要服用药物,比如一些抗抑郁药物,药物治疗同时需要辅助心理治疗以及一些物理治疗。
心理治疗更多是为了改变你的认知以及完善你的人格,比如我们熟悉的认知行为疗法,其中有本书非常不错可以推荐给大家,就是《伯恩斯新情绪疗法》。
研究结果显示,《伯恩斯新情绪疗法》确实具有抗抑郁剂的功效。过去的10年里,多篇研究报告证明,4周内读完本书的患者中,有70%的人不再符合重性抑郁症发作的标准。
而且,在长达3年的跟踪调查中,证明72%的患者摆脱了重度抑郁症,70%的患者在这3年里没有寻求或接受任何进一步的心理治疗,也没有服用任何药物。
其次,关于性格中习惯性自我谴责与自责的问题中,你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攻击性。
能够在生活中适度的表达自己攻击性的人,才能够活得舒畅。
心理学的奠基人弗洛伊德曾经说过,人的行为受两种东西的驱使,一个是性驱力,另一个是攻击性
尽管后来性驱力的这种说法被很多人所质疑,也曾经被颠覆,但是人活着是需要有攻击性的。这个观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攻击性是我们的本能,而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的会在一些层面也有着对他人的攻击。
可以这样说,攻击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也并不是一个违背道德感的,特别糟糕的事情。它其实非常普遍而又正常地存在于关系之中,因为这是人的本能的一部分。
曾奇峰老师曾经打过一个这样的比方,他说假如在一个60人的班里边,有个人考了第一名,那么他就攻击了全班的59个人,因为那59个都没有考过他,这是一种攻击性的象征化的表达。
而在生活中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成功可能就攻击了其他不够成功的人。
如果我们不能真的正确表达愤怒与攻击性,那么最后肯定是抑郁情绪背锅,所以面对你不喜欢的攻击性感觉,你可以表达,我不喜欢。这就是设立你的界限。也是在创造适宜你的关系。
敢于说不,面对冲突敢于面对这都是走出抑郁的勇敢一步。#百里挑一#
举报/反馈

阿尔法心理学

47.3万获赞 9.7万粉丝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健康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