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自生植物园立起一座“安倍下跪谢罪”雕像引发争议。据日媒报道,这座雕像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为原型,描绘了安倍在慰安妇像前下跪的姿态。报道称,植物园原计划于8月11日为该雕像举行揭幕仪式。但由于韩国保守党不断对此提出批评,该仪式目前已中止。
据日本TBS电视台28日报道,韩国自生植物园本月25日宣布,该园在江原道五台山脚下建造的一座“安倍谢罪像”将于8月10日向公众开放。雕像显示,一名身高一米八左右的男性正低着头,双手触地,虔诚下跪。一名象征着慰安妇问题的“少女像”则坐在他的前方。
左为“安倍下跪谢罪”雕像,右为“少女像” 图源:TBS
报道表示,这座下跪的男性雕像以安倍晋三为原型,被命名为“永远的赎罪”,别名是“安倍谢罪像”。
“这种事在国际礼仪上是不能被允许的。假如报道属实,将对日韩关系产生决定性影响。”当地时间28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召开新闻发布会,就韩国自生植物园近日设立“安倍下跪谢罪像”一事做出如上回应。
据日本时事通讯社28日报道,菅义伟在当天会议上表现出极大不满,他还强调称:“我们将继续强烈要求韩方切实实施日韩协议,该协议确认了慰安妇问题的最终且不可逆转的解决方案。”
时事通讯社:官房长官菅义伟对“首相谢罪像”感到不满,称其“将对日韩关系产生决定性影响”
此外,日本公明党代表山口那津男也在记者会上也批评称,“日韩政府双方已经同意在达成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应对,但(韩方)此举却与原本的协议背道而驰,我对此感到遗憾。”
TBS:“安倍首相谢罪像”在韩国也受到批评
据报道,植物园原定在8月11日为该雕像举行揭幕仪式,但由于此事在被韩国媒体报道后,不断受到国内保守党的批评,所以植物园决定暂时中止仪式。
自生植物园园长在接受TBS采访时表示:“(立雕像)不存在政治意图。我们只是想给一个可以进行反思的机会。”
另据日媒“nifty”报道,该雕像的制作者王庆贤(音)则回应称:“作品表达了这些曾身为慰安妇的奶奶们理所应当地接受道歉的样子,我想通过这一点来提振民族精神。我希望日本可以衷心的道歉,重生为崭新的日本,我是基于这一点创作的。”
韩国自生植物园 图源:TBS
此外,王庆贤还解释说:“我看到国内外的慰安妇雕像时常会被外界批评或者遭到损坏,我认为有必要切实将需要赎罪的对象实体化,而不是单纯地表达立场。”
此事被报道后也引发日韩两国网友的讨论。很多日本网友对此表示愤怒。
有日本网友称这是“对一国领导人的侮辱行为”、应立即对韩国“发起制裁”。↓
“应该在8月之前发动一项制裁。这是对一国首相的侮辱行为,我们为什么必须反省呢?应该反省的是你们的总统,这是显而易见的。这不是身为国民应该做的事情。这是超越仇恨的挑衅。”
有网友说这是“外交上的大问题”,日方应该对设立这座雕像的人采取处罚。↓
“这……真称得上是外交上的大问题了,应该立刻召见大使,迅速撤除雕像并处罚设置雕像的人。如果韩国不能给出撤除雕像的期限,应该立即对韩国实施制裁。”
“能不能因为名誉损失等原因进行起诉?”
还有留言称日本人已经受到太多来自韩国的侮辱。↓
“植物园的回应也是愚蠢的借口!那么多人都可以做雕像的原型,为什么偏偏……。日本国民承受的侮辱是不是已经太多了? 我觉得这已经不是撤除雕像就可以原谅的事了。”
另据“nifty”报道,一些韩国网友则对此褒贬不一。部分网友称赞了这座雕像,称其为“杰作的诞生”、“很好的创意”。甚至有韩网友认为该雕像“应该设置日本驻韩大使馆前,而不是植物园内”。
但另一些网友则表示反对。有网友认为此举“会给日韩关系带来负面影响”,还有网友批评称,设雕像的行为 “很幼稚”、“好像在嘲讽真正的受害者”↓
“‘在少女像前下跪的安倍雕像’,不知道什么团体干的,真的很幼稚,水准太低。”
“弄个安倍谢罪的雕像有啥用…好像在嘲讽真正的受害者”
“弄个安倍下跪雕像干嘛呢?那样会对(慰安妇)老奶奶们有什么帮助吗?
“说实话,这有什么用呢?难道不是应该接受日本政府的道歉,而非雕像的道歉?这么做除了自我安慰还有什么用。再说了,安倍也是一国首相,应该给予相应的尊重。”
延伸阅读:
建交55年,日韩旧案新“仇”不断,解铃还须系铃人?
1965年6月22日,日韩两国签署《日韩基本条约》,实现了韩国1910年沦为日本殖民地以来,两国邦交的正常化。不过,目前因贸易争端,关系陷入“冰点”的日韩双方,似乎并没有心情来纪念这一历史时刻。
半世纪以来,强征劳工问题、慰安妇问题、岛屿争议等一系列历史问题留下的“心结”,更是让这两个国家的关系,跌宕起伏。
贸易争端,让两国关系陷入“冰点”
在2019年7月的一项民调中,77%的韩国民众表示“对日本没有好感”,创下1991年来最高纪录。而同年12月,日本内阁府针对日韩关系进行的一项民调中,有71.5%的受访者表示,“对韩国没有好感”,创下1978年有该调查以来的新高。
不仅是民间,双方在政府层面的交流也陷入停滞。是什么,让曾经关系好到在2002年合办世界杯的两国,走到如今的地步?
这一切,还要从2019年7月开始的两国贸易争端说起。
当时,日本率先“发难”,对3种出口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原材料强化审查,并随后把韩方排除出可以获得贸易便利的“白色清单”。理由是,“出于安全保障考虑而进行的适当出口管理”。
韩方则把这定义为日本方面的“经济报复”——2018年,韩国最高法院两度判决日本企业赔偿殖民朝鲜半岛期间强征的韩国劳工,并扣押日本相关企业在韩资产。
随后,韩方也将日方“拉黑”,同年8月拒绝续签《日韩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以下称《军情协定》),两国关系迅速恶化。
虽然韩国在2019年11月《军情协定》到期前的最后关头“松口”,表示可以暂时推迟终止期限,但双方的“连环套”,似乎并未解开。
正如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所说,日韩《军情协定》“只是双方合作的政治象征”,“劳工问题才是双方陷入冰点的主要原因”。
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结”
“日韩之间一直长期存在难以解决的几个矛盾,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历史原因。”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杨希雨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强征劳工问题,日韩历史“悬案”
日本在朝鲜半岛进行殖民统治时,曾强掳当地民众赴日当劳工。1965年,两国签署《日韩请求权协定》,按日方的说法,日方在通过对韩经济援助后,“一次性解决”了所有类似的纠纷和受害者索赔问题。
但自上世纪90年代末起,韩国部分劳工及家属开始不断对日企提出诉讼,要求索赔。其中一起被日本最高法院“驳回”的索赔案,历经15年后,在2018年10月由韩国最高法院作出由日企赔偿的判决。
不久后,韩国最高法院又裁决两起案件,支持韩国劳工索赔权。之所以连续判原告胜诉,是因为韩国司法机关认为,《日韩请求权协定》并不妨碍原告的个人请求权。
双方在这一问题上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然而,两国间的历史遗留问题,远不止一个。
——慰安妇问题,另一大“心结”
自二战后,韩国民众一直力求解决慰安妇问题。1992年起,民间便开始自发组织围绕慰安妇问题,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的“周三集会”,至今已举行逾1400次。
2015年12月,日本政府与时任韩国朴槿惠政府达成了《韩日慰安妇问题协议》。根据协议,日政府出资10亿日元,由韩政府设立“和解与治愈基金会”,用以向受害者发放抚慰金。
问题看似解决,然而协议中关于韩国政府不能再提及慰安妇问题的条款,以及日本没有进行正式道歉和赔偿等问题,引发了韩国民众的不满。
“虽然有关于慰安妇赔偿的协议,但韩国民众认为一定要从政府的角度,而不是从民间的角度来赔偿,因为政府来赔偿才是(日本)政府对那段历史的正确认知。”杨希雨表示。
其实,2012年,日本野田佳彦政府曾向韩国提议,由日本政府向韩国慰安妇在世受害者道歉,但后因双方意见不一,谈判破裂。
——日韩岛屿争端,现实利益
在那之后,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登上日韩争议岛屿(韩国称“独岛”,日本称“竹岛”),两国关系逐步恶化。
而日韩岛屿争端,便是杨希雨所提到的“另一个矛盾难以解决的主要原因”——现实利益。
目前,该岛由韩国实际控制,日本虽多次进行抗议,但岛屿问题并不像历史问题那样,直击两国关系“要害”。
周永生认为,“岛屿争端更像是双方手里的一张牌,需要的时候可以打,双方关系缓和的时候则可以搁置。虽然短期内难以解决,但也不会形成太大冲突。”
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可预见的一个时期,日韩关系真正回到稳定和谐相处,恐怕很难”。对于日韩关系的走向,杨希雨和周永生两位专家给出了类似观点。
虽然在韩国“松口”暂不终止《军情协定》后,双方进行了包括首脑会谈在内的多次接触,但似乎并没找到迷局的“出口”。韩国甚至在6月2日决定重启针对日本限制对韩出口一事向WTO提出的申诉,并于6月18日付诸行动。
而对于韩国此举,日方回应称,贸易问题应由双方通过对话解决,对韩方单方面的行为表示“极其遗憾”。
周永生分析称,“韩国还是想打破目前局面,因为进口半导体等产品受制于日本,被卡住脖子,但日本没有任何退让意向。”
杨希雨同样认为,“要想打破僵局,主导权应该在日本方面,日本如果首先在历史问题上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就会使双方之间的矛盾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半世纪以来,两国间各种问题盘根错节,谈到其影响,周永生认为,“两国关系不好,对东北亚局势有负面影响;如果两国关系得到了解决,对东北亚(局势)缓和是有利的”。
解铃还须系铃人。杨希雨分析称,“理论上讲,日韩双方可以自主解决问题,没有第三方干预,只有自主解决才是真正解决,但是目前看是没有机会的。”
(原标题:韩植物园立“安倍下跪谢罪”雕像,日本网友愤怒、官房长官极大不满…)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环球网 人民网
流程编辑:TF021
举报/反馈

北晚在线

4536万获赞 296.8万粉丝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北京晚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