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网 导购频道】100多年前,人类为了追求速度而发明了汽车,在这其中四足动物绝对可以说是启蒙老师,虽然在历史上有不少以人名、地名来命名的车型,但从汽车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许多品牌的车型命名至今还是离不开动物的影子。说到这里不禁有人便会想到近些天特别火的那只“大狗”,而它的小伙伴——白猫,也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身边,许多人对这样的命名感到无比困惑。今天编辑要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汽车动物园早在上个世纪便已经开业了,白猫和大狗并不孤单!
在编辑苦思冥想的这一周里,对于以动物名字命名的车型到底用哪种方式呈现给你们是最头疼的一个点了,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以动物园里的展馆分布来表达是最合适的,况且猫狗都是离我们最近的伴侣,所以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儿童乐园里到底都有哪些小家伙。
大狗(原产地:中国)
如果非要说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中哪些车的热度最高,那么哈弗大狗定是其中之一,这个来自网友投票而决定的命名方式非常接地气,也迅速让大狗这款车的名字霸屏各大汽车媒体的头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除了给自己做一次免费的营销外,还让消费者完全参与其中。
实际上,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长城与哈弗在对新车型的命名上面一直都是比较保守的,哈弗品牌全系采用字母+数字的搭配,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哈弗H6、F7、H9以此类推。
而哈弗在此次全新品类SUV的命名上,决定大胆创新,听取用户意见,用"一字万金"的征名方式,集思广益,最终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受欢迎的名字。尽管在这其中不乏热衷恶搞的网友调皮,但"哈弗大狗"依然以超过第二名一倍多的票数遥遥领先,就在大家都以“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方式对待这件很严肃的命名征集时,哈弗却用最真诚的行动证明了其年轻化的决心,这也是为什么它一经推出便受到各大媒体的好评。
"哈弗大狗"命名的推荐理由也尤为中肯,"现在的车名要么是星空宇宙,要么是天神猛兽,我只希望它是我的一条忠犬,能陪我柴米油盐,也能陪我诗和远方,能陪我潮流炫酷,也能陪我偶尔撒野,这才是一款车该有的样子。"的确,一辆车在现在对于我们来说,本就不该只是从A点到B店的一种冰冷的交通工具。更应该是为我们提供庇护、带我们去诗和远方的忠实伙伴。
狗,从远古时期便代表着忠诚和陪伴并延续至今,结合现在大家养宠物的理念,大狗也并不仅仅是一款“干粗活”的产品,而是以舒适和配置堆砌起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即使身处闹市,也能在车内找到真实的自我,从某种方面来讲,这才是它名字的真正意义。
白猫(原产地:中国)
继哈弗大狗之后,欧拉也推出了R系列的全新车型,但却并未以我们所想的方式进行命名,要说白猫这个名字,相比大狗虽然收敛了不少,但却还是让人目瞪口呆,因为它真的太太太太不像一款新车的命名了,也可能是短时间内快节奏的动物命名让我们着实吓了一跳。
但欧拉之所以在新车上采用“白猫”这一命名,事实证明也并非是为所欲为,在此前我曾与长城官方沟通过,在他们看来,将欧拉的新车命名为“白猫”,是为了与中国传统的“猫文化”接轨,体现积极温暖、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而这似乎也与这辆入门级代步车诞生的初衷不谋而合。
事实上,白猫和大狗这类车型的命名虽然创意十足,且在自主品牌中鲜有先例,但如果我们纵观全球车市,会发现采用动物命名的车型的确是数不胜数的,可能详尽地搜罗出来十篇文章都写不完,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自主品牌中,它不是第一个,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地狱猫(原产地:美国)
只要一谈到美国的汽车工业,我们一定绕不开“Pickup”和“Muscle Car”这两个最具特色的车型。皮卡因为出色的承载能力,强大的越野性能,宽敞的乘坐空间而成为了美国人的家常必备。而肌肉车因为暴躁的马力输出,出色的直线加速性能,很适合在美国笔直的州际公路上自由的驰骋。然而,因为油耗、法规等等的限制,如今的肌肉车已经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则是以Mustang、Camaro、Challenger 为代表的Pony car,在满足油耗、排放等标准的同时,保留了美系肌肉车标志性的大马力输出,极致的直线加速性能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意义的特点。
看过速度与激情的朋友对“挑战者”这三个字一定不陌生,男主角范·迪塞尔的其中一款座驾便是来自道奇的挑战者系列。而Hellcat作为道奇旗下的高性能代表,在现阶段的挑战者系列上已经出现,在高性能肌肉车市场大战福特野马,雪佛兰科迈罗。
既然名为“地狱猫”,在外观设计上便要和两位师出同门的高性能版兄弟相提并论——Mustang GT500和Camaro ZL1(其实科迈罗的最强版本并不是SS,只是在国内想买到最强版的科迈罗只有SS版可选),大灯处的掏空处理让地狱猫附体的挑战者拥有能够以车头撞风为强制进气的进气道,从而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带来更强悍的加速性能。
虽然它进入国内的时间并不早,但如今国内市场中的第六代Mustang以及设计更偏向于科幻的Camaro,却无法与早期方正的Pony Car造型同日而语,如果以传统的审美来看待这三款车的话,可能只有挑战者更符合这个本就不再肌肉的“肌肉车”了吧。
雨燕(原产地:日本)
说起铃木雨燕,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其实“雨燕”这个名字并不是车型的真正名称,而是进入国内后的译名,它的官方命名为Swift,并且这款小型车的历史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1983年。
都知道日本“小而精”的造车理念,当时铃木在汽车方面厂方一直以来都是生产较小K-car为主,维特拉、吉姆尼都是真实的写照,可以说铃木的造车技术现在已经相当成熟,制造小车更是铃木的强项。凭借这一优势,在70年代,铃木成功推出了小型SUV吉姆尼、微型车奥拓之后,美国通用汽车收购了铃木5.3%的股份,双方由此展开合作,并于1983年开发出全新小型车Cultus,该车在第25届东京车展上正式与公众见面。铃木Cultus在海外市场被称作铃木Swift、铃木Forsa等,其还拥有众多姊妹车型,如:雪佛兰Sprint、庞蒂亚克Firefly、霍顿Barina等。
蓝鸟(原产地:日本)
要说日产蓝鸟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刚刚被核打击之后,日本在战后研发的车型当中,最出彩的可能是丰田皇冠,但提到这些车型的时候,也绝不能忘记Datsun 110这款车。和丰田初代皇冠一样,Datsun 110亦是发布于1955年1月。不过不同于定位较为高级、准备直面很多此时存在于日本市场的授权生产的欧洲车型的竞争的丰田初代皇冠的情况,Datsun 110定位于普通市民的日常代步车。
Datsun车系帮助了日产,并把一片废墟当中重生的日产自动车拉回轨道,在日本市场奠定了基础与地位,也为后来的日产蓝鸟车系的诞生提供了条件。而日产的Logo设计与Datsun的Logo是脱不了干系的。
1959年8月,Datsun310正式开启了蓝鸟的历史起源。初代蓝鸟发布之初并没有使用“日产蓝鸟”的名称,而是继续使用Datsun品牌,称为Datsun蓝鸟。如果说210,310偷懒没设计感,而在310身上可不存在,310采用全新的车身设计,车内空间大大提升,车身尺寸增大,车重不升反降,Datsun310不仅仅在日本本土销售,同时也被韩国进口。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则被重名为裕隆704。Datsun310也是第一台在欧洲有销量热度的日本车。所以蓝鸟是一台在全球范围内都相当有知名度的汽车。
时隔24年后的1983年,第七代蓝鸟U11正式更名为日产(Nissan)蓝鸟。日产正式放弃了Datsun这个使用了几十年的名称,正式启动“Nissan”,从此所有车型都变成了日产。在中国,蓝鸟U11因为经久耐用,空间和价格适中,成为国内相当畅销的进口汽车。老司机们一定会有印象。但从第九代车型开始,它才真正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对于我们所有的内地车迷来讲,U13都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代蓝鸟。
甲壳虫(原产地:德国)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国家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那时的美国工业水平全面超越了欧洲。而在这一期间,福特自主研发的T型车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并迅速走进了几乎每一个美国人的家庭,使美国开创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汽车繁荣时代。而在大西洋的彼岸——德国,不少人也意识到,无论是在经济、军事还是政治上,开发一款国民车对于国家都是无比重要的。
其实“甲壳虫”这个名字是在1938年7月3日《纽约时报杂志》上第一次出现的,当时的美国人认为这辆车像极了一只可爱的小虫子,而之前该车一直冠以“大众1型”的称号。30年后的1967年,这辆诞生于战争后的国民神车才在德国本土正式被称作“甲壳虫”,并在所有语言中都被翻译为“大众甲壳虫”。
1938年,大众推出了经过进一步改型的“38”系列车型,它装载的空冷直列4缸986毫升排量发动机能输出24马力的功率,车重750公斤。这款坚实且具有与众不同外型的车,就是“甲壳虫”汽车的鼻祖。但实际上,直到1968年,“甲壳虫”的名字才第一次出现在大众公司的官方名册里,完成了汽车历史上第一次由民间到官方的命名,同时也让甲壳虫最终超过了福特T型车的总销量。
因为90年代美国人对肌肉车的热爱和年轻人对自由和激情的追捧,致使甲壳虫当时的销量下滑严重,但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的传奇在2012年得以“虫”获新生,虽然德国本土已不再生产甲壳虫这一车型,但墨西哥工厂却在2012年下线了大众汽车新甲壳虫敞篷车返销德国,这一精神图腾式的经典车型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德国市场的一致好评。
但好景不长,随着全球各个品牌的遍地开花,并且现阶段人们对于SUV的追捧和更加个性化的需求,6年后的2018年09月14日,大众终于于2019年停止生产“甲壳虫”这个贯穿时代的紧凑级双门轿车,这一举动也终结了这辆曾在上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浪潮中风靡一时的车型。
蝰蛇(原产地:美国)
当克莱斯勒公司收购了道奇兄弟公司后,在1989年正式推出了道奇蝰蛇,作为美式超级跑车的代表,可谓是性价比最高的超级跑车,它的诞生可谓是传奇,因为在1988年,老对手通用汽车旗下雪佛兰的Corvette光芒四射,另一位死对头福特汽车旗下的野马也存在感十足,作为当时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旗下道奇品牌的运动部门,决定搞点动作刷刷存在感,同时也杀一杀Corvette的锐气。
但Viper的车型计划并不是顺风顺水的,当时克莱斯勒对道奇这个只卖便宜车的子品牌并不Care,连平时的预算都会卡得死死的,本来就不大的品牌还有个运动部门,居然还说要搞个什么跑车?不不不,我们只想和菲亚特合作多挣点钱好吧?于是从一开始,Viper的提案就没被组织上正眼儿瞧过。
钱少事儿多人不够的道奇运动部(现SRT部门)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每一次提案会上都将Viper作为主推车型,而他们的坚持最终让克莱斯勒明白了这个疯狂计划的背后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但Viper这辆车当时面临的问题很多,整个克莱斯勒都没有造过这么高性能车型的经验,没有现成的车架可以用,因此Viper只能在一辆RAM2500重型皮卡的大梁车架的基础上修修改改,把第一代Viper的车架弄了出来。并且当时为了能给它设计个一鸣惊人的外观,还把福特野马的首席设计师给挖了过来。
虽然风靡一时,但在2016年,无论道奇如何努力,那台超大排量发动机的排放也已经没办法满足新的排放标准了,这时的蝰蛇,已经被美国欧洲等几乎所有经济体,定义为“高排放高污染汽车”,再加上排量税的实施,蝰蛇的售价大幅攀升,同时在更好开更快的新一代超级跑车的冲击下,蝰蛇很快变得不受欢迎。
于是2017年底,随着道奇宣布最后一辆蝰蛇开下生产线并驶往克莱斯勒集团汽车博物馆,在一大堆混动车纯电动,1.0T和三缸机的围观注视下,这台代表着人类汽车工业暴力美学的遗作,带着那颗8.4L V10独有的轰鸣,消失在时代的大潮中。
眼镜蛇(原产地:美国)
同样是蛇,痛失了设计师的福特则让眼镜蛇贯穿了整个产品系列,它并不是一款车的命名,也不是一个技术的命名,而是“特别版”的象征。1962年,Carroll Shelby调教出了一台AC Cobra 289(MkII),这款车拥有271马力,再配上AC公司所提供的轻量化车身 ,AC Cobra 289一时间在各大赛车比赛中所向披靡,全面胜出传统跑车法拉利和美国国宝级跑车科尔维特。
1968年,Carroll Shelby把Cobra的名字放到了Shelby GT350和Shelby GT500上,正式名称也就变成了Shelby Cobra GT350和Shelby Cobra GT500,而Mustang车系也首次挂上了眼镜蛇标志,然而当人们期待着眼镜蛇还能带来怎样的惊喜时,Carroll Shelby与Mustang之间的合作因种种原因却停滞了下来。后来由于一些分歧,Shelby在1969年中止了与福特的伙伴关系。1970款的Mustang Shelby成为了当时的绝响。而且这一空白期居然长达35年,也就是说在第二代到第四代Mustang身边,都不再有眼镜蛇的相伴。
2009年,Shelby推出了2010款Mustang Shelby GT500。它基于2010款Mustang打造,最大功率达到540马力,是动力最强劲的一款Mustang车型;2010年,Mustang Shelby GT350正式回归;2012年,Mustang Shelby 50周年纪念版发布,最“毒”眼镜蛇终于迈过了半个世纪。然而遗憾的是,Carroll Shelby本人由于年事已高,也走完了自己的传奇人生,但属于Shelby的光芒仍在绽放。
野马(原产地:美国)
说起福特,最著名的车型是绝对是Mustang了,这款车将美国人追求自由、勇往直前的个性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从字面意义上来讲,Mustang意为墨西哥以及北美平原的野马。当时福特负责研制新车的首席设计师John Najjar是个不折不扣的军迷,他将自己非常喜爱的P-51野马战斗机命名沿用到正在设计的车型之中,并命名为“野马1型车”。
时间来到了1962年,第一辆福特野马由以福特的Falcon的基础上打造而来,这款车定位为中置发动机两座跑车。经过半个世纪之后,全新福特野马作为一款全球车型将在2015年正式在中国上市。
在Mustang发布时,影响它终生发展的Carroll Shelby出现了,1961年,他把福特的V8发动机装在了一辆英国AC汽车的车壳上,打造了一台AC Cobra谢尔比眼镜蛇。自此,眼镜蛇的传奇便从这里开始,这辆车也在之后的赛事中斩获了赛车界的诸多冠军。与此同时,他也受邀与福特合作打造赛车界的传奇车型——福特GT40,并在1966-1969年在勒芒赛场连续拔得头筹。
要说最“肌肉”的Mustang,还是在2005年福特发布的第五代野马,这代车型的“高阶”版本多到无法想象,比如Shelby GT500、Shelby GT500KR、Shelby GT500 Super Snake、Boss 302等诸多车型。而当第六代野马发布后,这款全球车迷热爱的肌肉车才真正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在此前,福特从未真正意义上引进过野马,而第六代车型的出现,让这股美式肌肉车的浪潮席卷了中华大地,但它与我们所熟知的肌肉车造型却又渐行渐远了。
野牛Urus(原产地:意大利)
是兰博基尼的那款SUV吗?没错,兰博基尼一直以来,无论在车标还是命名方面都与动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Urus英文直译为“野牛”,许多人将它看做兰博基尼造车史上的首款SUV,但其实不然,Urus其实并不是兰博基尼史上的首款SUV,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为了争取到美军的越野车项目订单,处在破产边缘的兰博基尼决定研发一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军用越野车,只不过最终意大利人的车型并没有被美军翻牌。
和之前兰博基尼的每一款超级跑车一样,Urus也这个名字也来自于公牛形象,Urus也称为Aurochs(欧洲野牛),是一种体型庞大、充满野性的牛类祖先,更是西班牙斗牛中的常客。以牛作为元素的兰博基尼Urus,相比旗下的超级跑车而言,与“牛”的基因更加相似,高达的身躯以及3003mm的轴距让它的气势与欧洲野牛有了相提并论的底气。
黑斑羚(原产地:美国)
黑斑羚是雪佛兰在1958年推出的一款全尺寸轿车。之所以采用这个命名,是因为当时美国车迷对于速度的渴望空前高涨,作为一种来自南非的羚羊,黑斑羚以敏捷和迅速著称,作为车型命名的寓意再好不过,而它也成为了自1965年以来雪佛兰在全美售价最昂贵的乘用车,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其售价远高于当时的福特银河500和普列茅斯狂怒者Fury。
黑斑羚作为一款名副其实的“老爷车”,当时在车型上只分为双门轿车和敞篷轿车,产地并没有放在美国本土,而是由通用在加拿大的工厂生产的。使它扬名的原因来源于它极其后倾的前挡风玻璃和A柱造型设计,使之与其他传统的雪佛兰车型在造型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相对较短的驾驶舱车顶和更长的行李箱,使得“黑斑羚”与其他全尺寸车型相比显得更加修长。
得益于当时全尺寸车型在美国大行其道,黑斑羚除了自身的块头大,还用它标志性的对称式六只独立的太空尾灯捕获了不少车主的芳心。历经四代车型的黑斑羚,在如今还是能够见到它的元素贯穿在人们的生活之中,以Steam上的GTA5为例,虽然并未获取到汽车厂家的官方授权,但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的黑斑羚都能在其中找到相对应的车型。
公羊(原产地:美国)
在北美落基山脉有一种强壮剽悍的大角公羊,在与恶劣地理环境的斗争中,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傍山险路,都来去自如、如履平地。而将这种精神传承得淋漓尽致,便是道奇的座右铭,在各种各样的道路上留下矫健的身影。回顾道奇品牌的发展历史,你会发现公羊精神一直指引道奇向前发展,它给每一辆道奇汽车都赋予了灵魂,让它们野性十足,在全世界每个角落奔跑不息。
大洋彼岸的北美地区有这样一种车极受欢迎——它集成了越野车的非铺装道路的通过性、卡车的承载力及拖曳性、轿车的舒适性。没错,它——就是皮卡车型。同时结实的身躯和不知疲倦也是当时美国推崇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车辆的舒适豪华也同样重要,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道奇RAM(公羊)皮卡应运而生,从1981年诞生至今,短短30年间便成为了全球知名的皮卡之一,与当时的福特F系列皮卡并驾齐驱。
公羊标除了代表精神层面的进取,还以其过硬的质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为了军方用车的首选车辆,这更加印证了道奇引以为傲的可靠性。在一战欧洲战场中,美军司令特地选择了道奇汽车作为他的座驾。借助一战的东风,道奇品牌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1940年代,道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生产40万辆载重车和数千辆坦克,大大小小的战场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为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让全世界认识了这头大角公羊。
酷熊(原产地:中国)
熊,代表着坚韧不拔且自信满满,在每一个有熊出没的地方都流传着它们各自的传说。2009年3月10日,长城汽车了基于丰田Scion xB为原型而打造的自主轿车——长城酷熊,6.39-7.79万元的指导价结合它对汽车工业开创初期的怀旧情调,让这样一款小排量轿车一经推出便迅速获得了当时男性消费者的认可。
除了能让潜在消费者感受到诚意外,长城酷熊还搭载了当时并不是很普及的全铝VVT发动机,工信部给出的油耗为6.0L/100km,要知道现在大众1.4T+DSG黄金组合的燃油经济性也就不过如此。并且超大的乘坐空间以及储物能力也让它在那时的市场中游刃有余,只不过因为品牌方向的原因宣告停产了。
熊猫(原产地:中国)
熊猫是我国的国宝,但今天我们要说的熊猫同样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吉利熊猫是吉利汽车于2009年开始生产的家庭掀背汽车,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被命名为Geely LC,在2010年的C-NCAP撞击测试中,这款新车的得分达到了45.3分,也正式成为了自主品牌首个获得五星级评价的产品。
2008年是吉利进取的一年,因为这个品牌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崭新的轨道,吉利汽车也在摸爬滚打中走过了过去靠低价打天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一款高品质的车型便承担起改变人们对吉利看法的重任,吉利熊猫应运而生。而品质的提升必然会伴随着成本投入的加大。这就强迫了熊猫不能以价格决胜市场,而是品质基础上的性价比,比拼的则是综合优势。所以那时吉利熊猫的定价高于同级别或是更高一级的车型,但在安全性、舒适性方面却得到的更多,这是战略转型后吉利对于熊猫的要求,也是吉利对自身发展的长远考虑。
经过市场12年洗礼的吉利汽车,在全资收购沃尔沃后可谓飞速发展,就像国宝大熊猫一样,经历了痛苦的10年后,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新篇章。
只有买卖 才会有“后代”
其实要说动物命名,今天我们只是举了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大家一同分享,但像三菱帕杰罗的“山猫”,斯巴鲁的“翼豹”等,也同样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佼佼者。但就像旅行车带给我们思考一样,叫好不叫座的产品终将在汽车发展的漫漫长路上被淘汰,而留存至今的,却是那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买菜车,在我看来它们就像恐龙和老鼠的关系,并让我想起了动物保护行动中的那句口号——“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但在汽车历史的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只有买卖,才可能有“后代”。(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郑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