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绎人生苦难经历的戏剧。余华《活着》:活着的三个层次,看明白了,才算理解了人生
《活着》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表现了一种面对死亡过程的可能的态度。
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
既然是要活着,就得找对活法,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到的需求层次理论,或许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三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单纯的活着,体面的活着,明白的活着。
单纯的活着——即时解决生理需求
先是解决温饱问题,不要饿死了。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的得慌。只有吃饱了,才能去做其他的事情。
换句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你连养活自己都做不到,何谈发展呢?徐富贵一家兜兜转转了那么久,虽然聚合离散反反复复,但最终还是逃不过一个吃得饱。
富贵因为要吃饭,从富家少爷纨绔子弟走到田间拿起了锄头,而自己的外孙小豆子也是因为吃不上饭,结果好不容易吃了一次豆子,吃多了,撑死了,你看,穷人的世界,总离不开一个吃字。
所以,最低层次的活着只是简单的活着,保命就行。
体面的活着——解决安全需求,社交需求,活得有尊严
基本的生活需求满足了,人们才能谋求个人的发展。比如说攒点小钱,买个车,买个房子,上班路上不惧风雨,回到家中有个地方可以落脚。
然后才可以去结识新伙伴,认识新朋友,找个对象,因为这一切都需要用金钱和时间去维持,如果你还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的阶段,哪有时间去联络朋友呢?金钱也没有,怎么维持!
啥都没有的时候,你有个住的地方就感觉很好了,等你有了一定积蓄,你就会考虑,你住的地方安不安全,你的工作危险性高不高,然后会考虑换一份工作,换一个住的地方,这些都需要你有一定物质基础才行。
明白的活着——自我需求和精神需求
余华说:“我再也没见过像富贵这样令我难忘的人,对自己的经历如此清楚,又能如此精彩地讲述自己是如何衰老的。
人这一生,有人活的稀里糊涂,有人活的太过清醒,有的人,晃晃荡荡小半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人生苦短,其实你的内心非常清楚,你今年多大了,你非常清楚,父母头上的额发发是那样的刺眼。
“生死”本就是一对反义词,人们在谈论“生”时,总是想给它穿上五彩缤纷的大花袄;在谈论“死”时,却不情愿地涂上一抹黑墨、染上一片苦难。
但,就如阿图·葛文德所说,“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是的,我们要好好的活着,明白的活着。既知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要拼尽全力地活着,不要怕孤独、不要惧惨淡,要懂得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
小木读过之后,也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人类按照群体划分可以将活着分为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人中精英。他们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让整个人类有所进步。他们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方式为人类创建福报。
第二种境界是中级阶层。他们为了活的更好,竭尽全力地奋斗着。只为了个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活的越来越好。
第三种境界就是最卑微的底层人。他们活着的目的只为了活着。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限制了他们的思想和眼界。
如果一个人连生存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他有能力去追求更多的生之附丽吗?他们活着只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只为活着。
就像余华《活着》的主人公一样。
中国过去六十年所发生的一切灾难,都一一发生在福贵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击或许令读者无从同情,但余华至真至诚的笔墨,已将福贵塑造成了一个存在的英雄。当这部沉重的小说结束时,活着的意志,是福贵身上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
这样一本写尽人生苦楚的好书,受到中外一致好评:
《华盛顿邮报》:《活着》是不失朴素粗犷的史诗,斗争与生存的故事,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残忍与善良的形象,在余华的笔下,人物在动物本能和人性之间的苦苦挣扎。余华加诸于叙述的那种冷酷的意志,使小说超出了常规。
《西雅图时报》:余华没有煽情。每一个沉重的悲剧都是痛苦的。每个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尔有轻松、优美、善良的时刻……《活着》是一次残忍的阅读。余华不遗余力地展示误导的命运如何摧毁人的生活。
看完徐富贵的一生,要学习他脚踏实地、靠自己双手努力活下去的实在;要学习他不偷不抢、不争不夺,孑然一身的豁达;要学习他直面惨淡、冷静看待生死、好好活在当下的坦然。
既然来了,就要活下去,既然要活下去,就要好好的活下去。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
读过《活着》,一定会让你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感悟,这真的是一本每一次翻看都会有新感悟的好书,值得收藏,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文末链接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