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位于南京老城区,是当今现代都市里生态保存相对完好的一片经典的城市山林。清凉山因进门不远处的清凉寺而得名。始建于唐朝末年,南唐开国皇帝李昪曾在此纳凉避暑,改寺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此后清凉寺遂成为南唐金陵首刹;特别是南唐后主李煜即位以后,专门在清凉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宫,此后清凉山也就成了南唐皇家避暑胜地。
李煜与清凉山的不解之缘
如今人们所见到的清凉寺其实建于清朝同治年间。2009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恢复了这座遐迩闻名的千年古寺,一时间,清凉寺内善男信女接踵而至,人声鼎沸,香客盈门,佛音缭绕。清凉寺的后面还有一口古井,这口井乃是僧人广惠于南唐中主李璟保大三年时所挖,故取名“保大泉”。但没想到这口井竟然是一口仙井,寺僧们常年饮用这口井里的水,一个个白发返青,非常神奇。因此,该井又被称为“还阳井”,据说民间流传很广的那句俗谚“老不白头因水好,冬犹赤足本领高”,便是由此而来。
清凉寺、还阳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人们关于1000多年前南唐的那段历史记忆,而真正与清凉山有着不解之缘的人物,应该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
南唐立国之后,李煜在首都江宁府(今南京市)大兴土木,广筑宫城,彼时他最喜爱的地方,其实就是宫城西面的清凉山。据专家考证,南唐后主李煜许多篇千古绝唱均诞生于他位于清凉山的避暑行宫。
李煜(937-978),南唐第三任统治者,史称南唐后主。此人好学问,喜诗文,特别精于诗词歌赋,通晓音律,且对于书法绘画等艺术了然于胸,驾轻就熟。此外,又特别虔诚于佛教。他在18岁之时,迎娶三朝元老、大臣周宗长女周娥皇为妻,人称大周后,后又续娶娥皇之妹,人称小周后。李煜中年时,连遭厄运,丧偶失去大周后,接着幼子又忽夭折,突如其来的变故,一度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痛。
修建避暑行宫风雅行乐
李煜即位以后,在清凉山修建了一座避暑行宫。每当溽暑蒸人的夏季来临之时,他便将朝中诸多操心事、烦心事搁置一边,携上心爱的小周后,去之前早已修建好的行宫里一边纳凉,一边填词,一边行乐,度过了许多清凉风雅的时光。除此之外,他还在这里虔诚地礼佛。因大周后娥皇患病时,耐不住寂寞的后主便与妻妹(即后来的小周后)过从甚密,明铺暗盖,之后,被扶正的小周后与李煜都心生愧疚,感觉所作所为对不住大周后,于是上香礼佛忏悔时,小周后竟将自己的额头都磕肿了。而李煜也因对佛祖顿首而额成“赘瘤”,一时间成为坊间公众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
因为李煜个人的偏好和垂青,南唐的佛教始终异常兴盛。上至国主,下至黎民百姓,无一例外地崇佛拜佛。据龙衮所撰《江南野史》中描述:“后主罔恤政务,晓于禁中,卧听内道场童行撞钟。有节数喜而召之,当剃度为僧。国主与后预僧伽帽衣袈裟,诵佛经,拜跑顿三,至为赘瘤。”可见,他非常想推行自己的仁政。遗憾的是最终不仅未能如愿,而且南唐江山渐渐进入了山穷水尽,日薄西山的绝境。
《十国春秋之南唐纪》里称李煜“为人仁惠,有慧性,雅善属文,工书画,知音律”,认定他的性格底色和禀赋,其实是一位既天资聪颖,又忠恕仁慈的文人。确实,纵观李煜一生的诗文创作与心路历程,恰似他的人生经历,可以十分清晰地将其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诗词创作清丽奢靡,结构灵动而谨严,譬如那首为大周后所作的词《一斛珠》。而在南唐覆灭之后,李煜作为亡国之主,以“肉袒出降”的方式,终结了南唐的国运与历史,这从他那首著名的《虞美人》词里,便可以一见端倪:“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这位文人型的国主,以他悲剧性的命运,既为世人谱写了一段悲怆的亡国之曲,同时文学艺术成就极高,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罕见的瑰丽篇章与千古绝唱。
“一代词宗”怀念金陵故国
南唐覆灭之后,李煜被押解至北宋首都汴梁(今开封),此间,他心心念念,无限怀念江南故国,怀念之前在金陵清凉山的生活,写下了许多诗词抒发心中难以排遣的痛楚:“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他的诗词特别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被后人称为“一代词宗”。因为南唐后主李煜此前的垂青和留下的处处遗迹,此后,清凉山遂成为历朝历代无数骚人墨客来此凭吊的胜地。一个王朝的逝去,在清凉山留给后人的当然不只是这些古寺古井,还有曾经在这里上演的历史风云和一个个凄美的传奇故事,以及一首首惆怅婉约的诗篇,它们仿佛都在白云苍狗、斗转星移的朝代更迭中,向人们诉说着今南京清凉山曾经的过往,回忆那些引起人们无边遐想的赏心乐事与良辰美景。
李泳 来源 金陵晚报
编辑 周章龙
编审 王宁
举报/反馈

天眼新闻

1134万获赞 102.6万粉丝
国家一类新闻资质网站。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