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是直通车
危中寻机
中国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202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当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院员、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0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表示,上半年中国外贸逐月好转,呈现出积极态势。疫情下的国际关系导致中国依靠加工贸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以下为发言实录:
我从上半年外贸数据、民营企业在其中的表现,以及对未来外贸发展进行展望的角度提一点政策建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的进出口状况都非常好。拉长时间看,第二季度实际上也正在恢复。虽然说二季度进出口同比还是下降了,但比第一季度有一个明显收窄。
如果再拉长观察时间,看一下上半年整体货物贸易情况,应该说是逐渐好转,从4月份之后逐月在恢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恢复?一方面是中国和东盟的进出口增长成为一个重要亮点,在当前中美摩擦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加强对新兴市场的重点开拓很重要。另一方面,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在外贸中的比重已经超过60%,过去很多年中国依靠加工贸易,疫情冲击给我们延长产业链带来非常好的机会。
再从中国内部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外贸进出口明显下降,但中西部地区却有一个逆势增长,这也是造成我们上半年外贸形势好于预期的原因。再从货物贸易结构来看,防疫物资成了新的出口增长点,包含口罩、医疗器械等。
数据显示,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仍然很高,占整个出口总值的近60%,但是它较去年同期仍有所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是总体下降的。不过,由于这两类关键产品降幅比总体降幅要低,对于外贸稳固提供了一个重要帮手。
在民营企业发展状况方面,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有明显增长,而且比重占外贸总值的45%以上,比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
如果比较一下,近年来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实际上都是在下降的,所以民营企业的外贸主体地位越来越明显。但民营经济在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需要保订单、保市场的艰巨任务。
贸易依存度越高,面临风险越大,怎么办?我们提到了“双循环”,中央提出这一点来是想表明要加强内外平衡。因为当前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疫情下的国际关系导致中国依靠加工贸易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所以这种“内循环”要进一步健全国内产业链,从而为实现关键产品的进口替代提供一个很好的动力。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出口转内销应该适度,因为国内需求也是有限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很多代工型的外贸企业实际上面临严重困难,导致他们以前在手的订单失去了。这些代工型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很过关,唯一的问题就是帮别人来代工,没有自己的品牌,各级政府行业协会需要帮助民营企业进行品牌打造。
另外,数字经济到来不可避免,但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可能自身能力相对较差。想融入数字经济,还需要政府以及行业协会的信息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