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现实中很多恋爱都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要不就是女方的控制性很强,随时都想在恋爱中处于主导地位。
而还有些恋爱,女孩子完全把自己的心思都投注给男孩子,很想男孩子以自己为中心,想知道男朋友的一切行动。
生怕他们有欺骗自己的行为,即使知道对方是个渣男,也会像飞蛾扑火般去靠近那个男生。为什么会有“恋爱脑”存在呢?
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Stage theory of sexual psychology development),孩童在3-7岁时进入一个性器期发展,这个阶段的孩子身体各器官都还未成熟,但是已经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
他们会对男女有区别有个初步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外部。如男孩子应该是短头发,穿衣服裤子;而女孩子则可以有小辫子,穿裙子。
这个阶段的女孩子是极其喜欢父亲的,她们很想得到父亲的关注与喜爱。如果在这个阶段,父亲过度的给女孩子投入过多的关爱,那么女孩子便会产生特别强的依赖感,在以后的爱情中也偏向与希望男方能给出像父亲一样对等的关爱;
倘如在这一时期,父亲以冷漠对待,那么女孩的安全感则得不到满足,关于父亲这一地方是空缺的,这样的女孩往往不知道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只能选择冷漠对待,或者处于一个高度控制的地位才能弥补她们所缺失的安全感。
她们认为,不去爱,就不会受伤,就不会激发童年时父亲带给她们的不美好回忆。
分离焦虑
还有一种可能是一种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所引起的。婴幼儿都会在大约3岁时面临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分离问题。
这种分离会使他们感到极度的不安,是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由于看不到亲人会给他们带来恐慌感,所以大多数小孩选择哭泣来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而这个阶段,父母的应对方式就很重要。如果孩子一在分离时就哭闹,家长们就产生心疼感,然后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过度依恋父母,她认为自己的哭闹可以来达成自己的需要,所以一当她再次遇到事情时便用哭闹来解决。还有种父母认为得快刀斩乱麻,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随她哭。
虽然这样也可以使孩子与父母成功分离,可是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落差感,会认为自己对父母来讲其实不重要,没有人在意她,所以她的哭闹是无意义的。
所以,孩子的心灵一直处于一个随时都会被抛弃的状态中,那种安全感也一直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心灵受损会一直伴随着长大甚至是终身的。
这样的孩子,可能不敢相信他人,一旦选择相信了一个人则会将自己全部投入进去,同时会迷失自我。
缺乏安全感,还有救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意识到自身确实是特别缺乏安全感,找出自己是为何这么缺乏,然后再对症下药。
我们都得明白的一个事实,所有的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别人给的安全感是不稳定,也不牢靠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先自爱。
对自己好一点,凡事顺从自己的内心而为之,不能做他人的棋子,要做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女人。
不做糟践自己的事,不随便为他人要死要活,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人生也只有这一次。要明白自己的自我价值,你就是你,不是谁的附属品。
把自己独立人格立好了之后,我们更要明白,他人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也该拥有他自己的私人空间。谁都不喜欢被控制的人生,我们生而向往自由。
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不看不该看的东西,不说伤人的话,把一切行为合理化。给你身边的人也给你自己相应的空间。
相信他人也是相信自己,久而久之,时间会告诉你答案,人与人的交往也没有那么复杂,你以前的那些想法和所认为的事物其实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最后,告诫所有的女人,要活得漂亮,不能以他人为中心,你永远是你生活的主角,多扩展自己的圈子,培养自己的好习惯,不断地去充实自己,多多增加爱好,认识到自己真正所缺的东西,学会接受自己的不美好,没必要沉溺在过去的悲痛中无法走出来。
- The End -作者 | 神奇小小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参考资料:《Love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