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貌分为丘陵缓岗、低洼圩区、高亢平原3种类型,茶园全部分布于以茅山和方山为北、南两大主峰的丘陵缓坡岗区内,该地域内森林覆盖率达55%以上,土壤质地为下蜀系黄棕壤,土层深厚,pH值4.5—5.5,呈弱酸性,同时,没有任何工业污染源,完全适宜茶树的生长。
金坛茶叶产地主要为薛埠镇、指前镇、朱林镇和直溪镇,有着茶叶生长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特别是连片的低山丘陵区不仅有机质含量丰富,而且沟渠塘坝密布,水资源充足,是天赐一方的种茶“乐土”。
金坛雀舌茶,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金坛雀舌茶历史悠久,因形似雀舌而得名,在1985年全省名茶评选会上曾名列总分第一,其后屡获省“陆羽杯”和全国“中茶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金坛雀舌茶成为江苏省唯一一只通过无公害食品、有机茶双认证的产品,其品牌价值达7.66亿元。金坛雀舌茶外形扁平挺秀、状如雀舌,茶条匀整、色泽绿润;内质香气清高、栗香明显持久、汤色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嫩匀。
2011年,金坛区约2800公顷茶园中有近2700公顷茶园采制金坛雀舌茶,产量达到150吨,产值超亿元,其产量、产值分别占全市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15.1%和52%。
2012年12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金坛雀舌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8年,金坛区茶园实现了无公害整体推进,585公顷茶园通过中绿华厦绿色食品基地认证,321余公顷茶园通过有机茶基地认证。
二、茅山青峰
茅山青峰茶叶外形扁平,挺直如剑,色泽绿润,平整光滑,内质香气高爽,鲜嫩高长,汤色绿明,滋味鲜醇,叶底嫩绿明亮完整。
“茅山青锋”茶由“茅麓茶”发展演变而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工艺技术,赋予“茅山青锋”茶有着其它名品无法比拟的品质。金坛茅山是江苏老茶区之一,早在隋代即为江南茶乡。20世纪80年代初,茅麓茶场集中起省内茶业界20多名资深专家和场内的科技人员,用了3年的时间对传统名品“旗枪“茶的制作工艺进行技术创新,成功研制出“茅山青锋”茶,形成一套靠能工巧匠制作名特茶的工艺流程,并确定了系列化的技术参数。“茅山青锋”茶一问世便以高贵的品质和适中的价位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取名为“茅山青锋”,寓意着出自茅山东麓;其形如青锋宝剑,则隐喻着陈毅元帅创建的茅山抗日根据地似插入敌后的一柄青锋宝剑。
三、金坛红茶
金坛红茶属于工夫红茶,紧直匀齐,色泽乌润,香气浓郁。它的鲜叶采摘标准以一芽二叶或三叶为主。“金坛红”制作红茶一般经过4道工序:第一道是萎凋。主要是把鲜叶散失水分,萎凋时要适当翻拌,频率1次/1小时。春茶萎凋需要5小时左右。第二道是揉捻。把萎凋叶操卷成条,再卷成球。充分破坏叶细胞组织,使叶内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化合物接触,借助空气中氧的作用促进发酵。第三道是发酵。发酵时间从揉捻算起,春茶气温较低,需3小时左右,夏秋季温度较高,发酵时间可缩短。最后一道是干燥。红茶烘干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烘干称毛火,中间适当摊晾,第二次烘干称足火。金坛红茶种植基地现有200多亩,除冬季外,一年可采三季茶,即春茶、夏茶和秋茶,一部分做绿茶外,大部分都制作红茶,今年预计可产茶叶6000多斤,亩效益将达1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