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体验过这样一种孤独:你既不会因为没人陪伴而感到焦虑,也不会对自己感到厌恶?
通常人们理解的孤独,是没有好朋友一起生活的状态。但是有这样一种孤独,他们既不是因为缺乏社交技巧而导致的没有朋友,又不是因为不被理解而产生的孤独。这种孤独在心理学中被称之为“人格疏离”,是一种并不常见的心境状态。无论是哪一种性格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与他人建立联系,我们把这一群人看作是常态人格。相对于常态人格,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认知中并不想与他人建立联系,这种疏离了常态人格的变态现象,就做人格疏离。
什么是疏离?
所谓疏离,就是从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的过程。十个人有九个往东走,有一个往西走,那么这个往西走的人就是疏离者。如果一个人,总是做着和大家相反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就是疏离人格。疏离人格在认知上不认同被大家定为“共识”的东西,他们毫无理由的违背这种共识,以确保自己的独立性。疏离人格不会因为跟大家不一样而感到担忧,所以他们也不会改变这种现状。
疏离是有方向的,那就是它总是沿着跟大部分人相反的方向。在社交圈中,你很难发现有疏离人格,因为疏离人格总是避免进入社交圈。在他们看来,想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必须远离所有的圈子。他们努力克服自己被同化的风险,在他们的认知中,把这种疏离当成了超越。因为超越跟疏离有相同的处境,那就是孤独。可是超越的本质是人性的进化,而疏离则是人性的退化。
疏离型人格的表现
1、不会因为缺乏归属感而忧虑
如果企图看到一个人的改变,那么必然要看到这个人因为什么事情而感到忧虑。可是疏离型人格不会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感到忧虑,所以他们也不会察觉到自己没有朋友,而去努力结交新的朋友。在他们的认知中,远离人群反而能够获得更愉快的体验。自我超越者往往也是远离人群的,所以只要疏离者远离人群,同样也可以体验到远离人群带来的好处。这就使得他们不知道自己是疏离者还是超越者,这两者的界限是如此的模糊。
2、回避任何试图改变自己的事物
在疏离型人格的思维逻辑中,如果加入了某个社交圈,这可能意味着将要面临失去自我的危险。他们认为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试图改变自己。为了避免自己被他人改变,他们选择回避任何试图改变自己的事物。他们很容易将自己推向“众叛亲离”的境遇,因为他们潜意识里保持一种紧张感,导致他们会切断任何试图与自己建立联系的人。
疏离者与超越者的区别
尽管疏离者常常误以为自己是超越者,但是两者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超越者可以忍受孤独,但是也很容易合群,这是疏离者做不到的。疏离者可以忍受孤独,但是他们无法愉快地融入到群体中去。超越者远离人群的原因,其实是超越者并没有对他人有这么大的需求。而疏离者远离人群的原因,是害怕自己被同化。所以疏离者又被称为异化者,因为他们害怕接受同化。
超越者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而疏离者内心通常总是感到紧张。超越者的内心充实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世界有着清醒的认识。疏离者总是感到紧张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清醒的认知世界,以至于他们觉得世界辜负了他们。疏离者总是看到与自己理解完全相反的世界,所以他们总是觉得很紧张。
疏离型人格如何走出自我?
1、走向理性
疏离型人格应该尽可能通过理性、客观、现实、逻辑的思维模式来重新认知这个世界。疏离型人格常常会陷入自我中心的逻辑中,应该打破这种错误的逻辑,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来理解周围的环境。当你开始理性地思考时,你才会明白无论合群与否,与他人关系都不大。你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不排除别人有与你同样的思考。你们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自然就会形成一个社交圈。
2、肯定他人的意义
学会肯定他人的意义,就像是肯定你自己的意义那样。疏离型人格对自己的存在意义毫不否认,所以他们哪怕一个人也同样可以生活得很好。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他人的意义,以至于疏离型人格总是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只有当你能够肯定他人的意义时,你才会真正地走出自我。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那么你也要肯定别人同样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归根结底,疏离型人格所面临的孤独,在他们看来只是处境的孤独,而不是心境的孤独。如果他们能够打破自己的心境,就能够重新找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