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韩愈《杂说四·马说》
人们常说“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这句话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不过,虽然说一个人的才华固然重要,机遇也同样重要。如果没有遇到慧眼识珠的伯乐去挖掘他,那么他就有可能像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一样,埋没在茫茫人海之中,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中国著名诗人臧克家来说,闻一多先生就是他的伯乐。
1905年10月8日,臧克家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没落的书香世家,他的祖父和曾祖父在清朝时期都曾考取过功名。只不过到了臧克家父亲这一辈,藏家开始逐渐没落了。臧克家的父亲毕业于法政学堂,有着满腔的热血抱负,可是却英年早逝,34岁时就去世了。所以,小时候的臧克家主要和祖父生活在一起。
臧克家的祖父是一位传统文人,性格古板而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不过,每当祖父高兴时,总喜欢吟诵古诗,并且还会将臧克家抱在怀里教授他一些古诗文。在臧克家的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祖父吟诵《长恨歌》,祖父浑厚低沉的嗓音中总是包含着一种浓郁的感情。虽然年幼的臧克家无法理解诗文的含义,但是却引起了他对古诗文的兴趣。
因为从小就耳濡目染,所以小时候的臧克家就能够背诵许多古诗词,例如《滕王阁序》、《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读孟尝君传》等。臧克家在晚年时回忆起儿时的这段经历时,仍然忍不住感慨说:“相隔近七十年,至今仍能背得出来,当年啃骨头,今日始解其中味,获益不浅。”
臧克家在文学方面充满了天分,在山东省立师范读高中期间,就用“少全”这个笔名在著名新文学杂志《语丝》上发表了作品《别十与天罡》。要知道,《语丝》的主要撰稿人都是当时的文坛大佬,如鲁迅、林语堂、刘半农、俞平伯等人。臧克家的作品能够被《语丝》发表,说明他的文学创作功底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这也是他第一次在文坛崭露头角。
臧克家在山东省立师范读书时,语文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他的作文也经常受到老师们的高度赞扬。不过,和现在的许多高中生一样,臧克家也有偏科的毛病。因为他在语文上投入了太多时间,导致他偏科偏得很严重,特别是数学成绩尤其不理想。
当臧克家从山东省立师范毕业后,因为战乱的原因学业也受到了影响,无法继续上大学进行深造。一直到1930年,臧克家才有机会继续读书。这一年,臧克家参加了国立青岛大学的高考,他的目标是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的外文系。然而在这次高考中,他的高考数学却交了白卷,作文也只写了28字,可是文学院的院长在看到臧克家的语文试卷后,激动的当场拍桌:马上录取他。
臧克家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数学交白卷也是无奈之举,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语文考试之上。在语文试卷上,臧克家写下了这么一首仅仅28个字的诗歌: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做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正是这首短短的诗歌,让臧克家的求学之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他的数学交了白卷,语文却破天荒的拿到了98分的高分成绩。
当时负责批阅臧克家考卷的是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他也是刚刚来到国立青岛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和中文系主任。闻一多批阅试卷及其严格,可是臧克家在试卷上的这首短诗却成功地打动了他。他敏锐地发现了臧克家在文学方面的天分,因此决定破格录取这位数学交了白卷的考生。
不过,因为臧克家当初选择的是外文系,所以在考入国立青岛大学读书后,也只能进入外文系学习。而他的真正爱好却又是文学创作,因此在入读学校不久之后,臧克家就向闻一多先生提出要求,想要转到闻一多兼任系主任的中文系。
闻一多先生向来有爱才之心,不然当初也不会破格录取臧克家。对于臧克家的这个要求,闻一多欣然应允。就这样,臧克家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文学系,成为了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在文学系求学期间,臧克家在文学创作方面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耐心指点,文学创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对于臧克家来说,闻一多先生就是他的伯乐,如果不是闻一多慧眼识珠,臧克家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就有可能被埋没在茫茫人海之中。闻一多先生慧眼识珠破格录取臧克家,不但让臧克家成为了二十世纪的文坛巨匠,还成就了两人之间的一段文坛佳话,实在令人佩服万分。
举报/反馈

树人谈史

70.8万获赞 5.4万粉丝
谈历史,我是认真地。
历史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