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乐观的人最根本的特点,是能看到事情的转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影响,而不是完全被现实或命运等不可抗力吞噬。面对困境,乐观者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让情况至少比现状更好。
相比之下,悲观者往往会急于下结论——这件事就这样了,这个人(多数情况下是自己,但也可能是他人)也就如此了。过早为人为事定性,其实是在剥夺出现转机的机会。
人生态度积极、乐观的人不会被一次失败或错误击倒——他们会留出改变的空间,并为了收获更好的结果付出努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高自我效能(high self-efficacy)的体现:我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创造改变(Bandura, 1982)。
如何提高自我效能,变得更乐观?
谈到“自我效能”,很多人会觉得只有那些本身就能力很强的人、很有潜力的人才可能拥有较高的自我效能。但是这种想法有些片面。虽然自我效能和绝对意义上的能力(skill)有关联,但对自己的观察其实是自我效能建立的最大信息来源:遇到曾解决过的问题时,过去的成功经历会提高我们的自我效能,让我们相信自己的确有能力带来积极转变;同理,过去的失败经历会让我们误以为无论自己付出多少努力,都无法让处境发生改变——即便努力实际上还没有发生。
所以,暂且不论我们的能力上限在哪里,调整自己的认知有助于让我们将自己的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来。
1.善于利用你脑内的小剧场
低自我效能的人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往往会在脑中预演千万种失败的可能性。而低自我效能常常是伴随着低心理韧性的:一个假象中失败的可能性,都足以让他们踌躇不前,越想越害怕,越琢磨越无法真正下手——永远有解决不完的问题,我做出尝试又如何?这早就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不过是徒劳罢了。一旦实操后真的失败,他们会立刻合理化自己的失误:我本来就做不好嘛,失败了才正常。
为了培养、提高自我效能,我们要反其道而行之:在脑海中预演多种成功的可能性,客观分析成功的必要因素,在解决问题的途中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针对每个问题又有哪些解决方案……我们要接受的,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准备,以及每个解决方案都不可能简单地一步到位。我们要习惯提前演练,认识自己的能力,并接受自己的考虑可能不是100%周到。
对习惯了做充分准备与演练的人来说,解决问题时没能一次成功,意味着准备做的不够周全,还有进步空间,而不意味着自己有缺陷,对现状无能为力。这种对失败的归因方式被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Dweck, 1999)。对积极乐观、自我效能高的人来说,凡人凡事都有进步的空间,而失败恰恰帮他们指出了这片区域。
2.分清优缺点,不要刁难自己
虽然我们渴望在更多领域都能优秀,但没必要因这种渴望而故意与自己过不去。因为自我效能并不是一个跨问题、跨分类的概念:在某一类问题上有高自我效能,不意味着我觉得自己在面对一切问题时都有同等的作用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觉得自己有擅长与不擅长的事情。比如,一个人可能相信再难的数学题,给ta足够的时间,ta都能理清解题思路;但如果让ta去当众演讲,ta会觉得自己无论都无法克服恐惧心理。也就是说,ta的自我效能不会跨领域转移。
面对这种情况,积极乐观者和消极悲观者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在乐观者看来,自己是一个数学不错,但还需练习演讲能力的人——意识到不足,实际上是把需要提高的方面具象化。但对悲观者来说,自己是一个人多就怂、组织不好语言的人——忽视自己的优势,将自己的不足严重化。同时,悲观者还会不停地在脑中把自己和其他善于演讲的人作对比,加重毫无证据支持的消极心理暗示——果然我这个人能力有限。
所以,为了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自己的自我效能分领域,其他人的自我效能亦是如此。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自己拆分成很多个小部分,再拿每一个部分和其他人最强的部分比较。将所有人划分为”自己“和”他人“做比较其实是对自己不公平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在把自己和一个由其他所有人优点拼凑而成的、不存在的完美个体做对比。
3. 利用人际关系变得更乐观
除了自我意识与认知上的转变,与他人的交往也可以培养并帮助我们保持乐观心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乐观的人往往身边聚集着更多乐观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乐观者被称为”快乐磁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多和乐观的人打交道,让他们自然地感染我们,观察并从他们身上学习乐观心态。
此外,主动表现出对他人的兴趣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建立共鸣,来达到互助的效果。”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等消极态度都会将他人拒之门外。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不否定他人的感受,并用于分享自己的看法,都能巩固良好关系,加强社会支持。有了足够多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和韧性也会随着心理上的从容一并提高,最终进入一个积极、乐观的良性循环。
最后,分享一句话给大家:“保持积极并不意味着你要一直快乐,而是说即使在最艰难的日子,你也相信会有变好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