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2日讯(记者 王雅茜)今天,2019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对为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其中,致力于花生科研38载的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万书波研究员,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三十八年如一日,这位科学家在花生田里辛勤耕耘,他用“一粒种子”创造了花生实收亩产782.6公斤世界纪录,突破我国花生高产的技术瓶颈!
撕掉低产标签,“一粒种子”攻克30多年技术难关
在齐鲁大地,万书波目光所及的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绿地毯”——他心爱的花生试验田。看到茁壮成长的花生苗儿,万书波兴奋得像个孩子,他一块地一块地跑,一棵苗一棵苗看,跑得满身大汗,忘了劳累,忘了归家的时间……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花生平均亩产不足100公斤,播种面积不足3500万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低产作物”和“小作物”。
由于传统的种植习惯,农民怕种子不出苗,为防止缺苗断垄现象,便在一个穴中加两粒甚至多粒种子,这样种下去的种子相互竞争,难免出现大小苗现象。一墩花生苗中顶多有一棵大的,其他都是小的,小的上面结不了几个花生,这就造成种子的浪费。
自1982年起,万书波就开始扎根在花生地里。当时刚大学毕业的万书波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非得一穴种多粒?”他提出自己的疑问。多位花生栽培专家告诉他,多粒播种就是为了保证出苗率。万书波提出一个大胆的尝试:能否通过每穴单粒播种减少用种量,并适当缩小穴距增加穴数来提高花生产量?
经过日复一日的探索试验,万书波发现单粒精播能显著提高幼苗质量、优化基部节间分布,提高光合能力,延缓衰老,更能充分发挥单株生产力。经过调研,他得出结论,一穴单粒不仅节约了种量和成本,而且解决了高密度条件下群体和个体的矛盾,使个体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产量得以提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技术好不好,农民的丰收成果说的算——
2014年,在4亩普通高产田上,种了30多年花生的孟祥伟首次以万书波团队的花生单粒精播技术,每穴只播一粒种子,穴距由双粒时的16cm改为单粒10cm,收成出人意料——由山东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组进行严格实打验收,春花生单粒精播技术高产攻关田实收亩产达到752.6公斤,创造了我国花生实收单产新纪录!
“一粒咋还能比两粒结果多?”历来“每穴两粒”的传统种植经验让不少农民对单粒精播一开始抱有怀疑态度,青岛平度市古岘镇的农民郭广战是其中一个,在2013年万书波团队进行指导时郭广战对单粒精播充满了质疑,并未按照万书波的技术理念进行种植,2015年,在万书波的亲自指导和耐心讲解下,郭广战打算试一下,结果这一试,亩产达782.6公斤,再破我国花生实收单产纪录!看着满地白花花的花生,郭广战笑得合不拢嘴“万院长的技术可真牛啊!”
近几年,万书波团队在单粒精播技术模式、增产机理、配套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探索,并在青岛平度、临沂莒南、烟台莱州、泰安宁阳、聊城冠县,以及新疆、湖南、吉林等多地进行试验示范。据万书波团队介绍,与一穴两粒相比,缩小垄距和株距,每穴由两粒变为1粒,播种量减少20%。单粒精播可提前封垄7~10天,延迟收获10~15天,相比双粒播种每亩减少用种4000粒左右,增产8%以上!
“一粒种子”攻克了30多年来双粒穴播未突破750公斤的技术难关,创造实收亩产782.6公斤的世界纪录。单粒精播成为花生再高产的突破性技术,连续5年列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这些重大成果凝聚着万书波的汗水,刻画在农民的笑容里,生长在芬芳的泥土中。
为了大地的丰收,创新破解粮油争地矛盾
在万书波心中,有一种力量,上可“顶天”,下可“立地”。这种力量背后是一个信条,那便是“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深入田间地头,万书波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
经过不断的摸索调研,万书波还创新了粮油均衡增产种植制度。连续八年来他带领团队,在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生态区开展小麦—玉米/花生种植模式大面积试验示范,创建了“玉米/花生间作模式”。
“高肥力地块适宜选玉米与花生为3比6的种植模式,中肥力地块适宜选3比4模式;每亩密度玉米为4000株、花生为7000穴至9000穴……”万书波说起这些如数家珍。
万书波的团队成员,山东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佳蕾介绍,花生的种植面积全国才7000万亩,山东只有1000多万亩,花生要扩大面积,又不能挤占粮食作物,给花生找出路,“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应运而生。
经过8年试验,万书波及其团队创建的“玉米/花生间作模式”已近成熟,在保证玉米稳产的同时可实现每亩增产花生130公斤以上!此外相关的农机农艺也已准备就绪,具备了大面积推广条件。
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增收花生,这是什么原理?万书波给出了答案:“花生是低矮作物,且是地下结果,与玉米间作能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让玉米发挥边际效应,花生发挥固氮效应,有效解决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问题。”
“传统农学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才能有大的发展”,沉甸甸的花生盈满丰收的自信,万书波的名字被珍藏在农民心里!
甘做农田守望者,“最高奖只是一个开始”
研究了38年花生,是什么支撑他始终如一的科研热情?“我们的科研关乎亿万人手中的饭碗,要把所学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干什么就实实在在干,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岗位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岗位就干什么活,一不小心就在农业上干了38年。”万书波的话朴实而简单。
说到拿到本次科技进步最高奖的体会,万书波说:“首先是感谢,这是对我的认可,是莫大的荣誉,但是这只是一个起步和开始,只是对我前段工作的认可,是我今后进步的动力”。谈到老一辈的科学家精神,万书波说:“必须要实事求是,敢于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事,要把所学所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搞科研不深入生产一线不可能有好的成果。”
在团队成员眼中,万书波是忙碌的,“近年来他基本没有节假日,经常是‘5+2’的工作模式。周末他会抽空拿出科研书籍、材料找我们讨论,进行头脑风暴,因为周末时间比较长不能浪费掉!”
作为一名花生科研和农业科研院所的带头人,近年来,他致力于团队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带领更多农科人才一路向前。如今,不仅他自己是山东乃至全国的花生科研领军人才,他带领的团队和山东省农科院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山东队”,把农业科研创新的最强实力“拧成一股绳”。
“十五”以来,万书波团队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7人次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农业部杰出人才、泰山学者等称号,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25名,主持国家及部委科研项目11项,承建了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
“深入生产一线,根植齐鲁大地”,这股绳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源自植根大地的泥土气息——用执着坚毅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维护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股绳之所以成大器,是因为源自不忘初心的共同梦想——让脚下的泥土更有生产力,让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