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中日两国都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两国由此强弱易位,历史反转之下,战争进入快车道。
这一关键节点上,两国皇帝对战事都憋足了一股劲儿,要分分钟把对方拿下,从两帝王同一天发布的宣战书中,或许他们可以洞见当时的两国心态。
一、光绪帝的诏书摘要
《大清国光绪皇帝对日宣战谕旨》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
背景:
“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
“近十数年,该国时多内乱,朝廷自小为怀,叠次派兵前往戡定,并派员驻扎该国都城,随时保护。
事发:
“本年四月间,朝鲜又有土匪变乱……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嗣又增兵万余。迫令朝鲜更改国政,种种要挟,难以理喻。
“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协。乃竟悍然不顾,反更陆续添兵。”
我添兵前往保护,中途“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
原因:
该国“不尊条约……专行诡计,衅开自彼”,我对前已经“仁至义尽”,“势难再予姑容”。遂“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以拯韩民”。
“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
二、明治天皇的诏书摘要
《日本国明治天皇对清宣战布告》明治二十七年八月一日
下令:
大日本帝国皇帝示汝忠实勇武之有众。
朕兹对清国宣战,百僚有司,宜体朕意,海陆对清交战,努力以达国家之目的。
背景:
惟朕即位以来,於兹二十有余年,求文明之化於平和之治……清国之于朝鲜事件……有失信义之举。
朝鲜乃帝国首先启发,使就与列国为伍之独立国,而清国每称朝鲜为属邦,干涉其内政……藉口於拯救属邦而出兵於朝鲜。
原因:
朕依明治十五年条约,出兵备变……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
先告清国,以协同从事,清国反设辞拒绝……始终暗中百计妨碍,种种托辞,缓其时机……欲以武力达其欲望……击我舰于韩海,狂妄已极……
宣战
事既至此,朕虽始终与平和相终结,以宣扬帝国之光荣於中外,亦不得不公然宣战,赖汝有众之忠实勇武,而期速克平和於永远,以全帝国之光荣。
三、二帝诏书背后的微观比较
1894年的农历初一,即是阳历的8月1日,日本明治维新后实施的是西历,所以两国宣战书,是在同一天发出的。
1 两国宣战书中的“注水假信息”
大数据的东西不一定准确,但其对文本的频度梳理分析,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飞春读传用网上词云自动分析软件,对两国宣战书的原文字,进行了粗略统计,发现日本提到的最多的4个词分别是:
“帝国”7次,“清国”7次,“朝鲜”6次,“平和”6次。
光绪帝提到的最多的4个词分别是:
“兵”10次,“倭”4次,“朝鲜”4次,“该国”3次。
这个数据很有意思,谈和平最多的,目的恰恰不在和平,而在战争;谈兵力最频繁者,其兵力反而不是优势,十分虚弱。
或许,这就是对外宣示通告天下的文章套路,越是重点着墨的,反而越是不真实的。
2 宣战书中隐藏的干货
光绪帝的战书中,道出了事件背后忍无可忍的原因:日本“变诈”,打了第一枪,令人忍无可忍,“难以理喻”。
一个诈字,道出了日本挑起战争的一贯套路:“专行诡计”,从历史来看,他们侵略之前往往是先挑起事端,暗地派特务兴风作浪,尽使诈术,最后突然袭击。
明治天皇的战书中,也说对方“狂妄至极”,自己为了维护和平,“不得不”公然宣战。
这一潜台词是,日本现在强大了,不想忍受昔日高大的大清帝国的压迫了,所以要对你宣战。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到1894年此战开启时,已经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国力强盛,军事充实,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叫嚣,日甚一日,眼看晚清没落,日本趁机寻衅挑起战事,图谋两国势力范围重新洗牌,这才是诏书背后的真实逻辑。
3 字里行间看两国战时心态
除去各自解释各自开战原因、背景,光绪对开战后大清军队的声威渲染得多了一些:两次提到李鸿章,令他进剿,迎头痛击,悉数歼除(袭我敌军)。
这样的表述看起来声势很大,实际上把重点聚焦到了具体的战场战术战果之上,其结果,不一定保证能达到口号中所喊的目标。所以有点虚张声势之嫌。
相比之下,日本的宣战书要沉稳、从容得多。
日本的战书开头直接下令开仗,以天皇尊威号召举国陆海军立即行动,为实现国家目的与清国交战。果断、明确而有力。
叙述了一番自圆其说的理由后,结尾再次回归宣战命令,末尾一句话中两次提及国家的“光荣”,足见日本是在进行一场全国动员、陆海军全部出动对外作战的国家之战。
这样的诏书套路严谨,有条不紊,胸有成竹,在两国军队摩擦之后能立即作出这样的全国总动员,足见非一时冲动,而是早有预谋的。
——飞春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