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第三战区,是指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了因应战争形势,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于中国境内军事部署划分,为与日军作战的战区之一。最初第三战区所辖范围为江苏及浙江,后来视战争实际情况,第三战区分别于1938年、1939年与1944年做过几次相当大规模的调整。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是冯玉祥,淞沪会战爆发后由蒋中正兼任。下辖第8集团军、第9集团军、第19集团军、第23集团军和新四军。今天,笔者就来聊聊第三战区的四大集团军。
第8集团军司令张发奎
张发奎,出生于广东韶关始兴县,汉族客家人。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率部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粤北战役、桂柳会战等战役。
1937年8月中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张发奎,副总司令黄琪翔,下辖第六十九军的第五十五师、第五十七师、第六十一师、第六十二师等部,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该集团军曾参加淞沪会战,担任右翼作战任务。
第9集团军司令张治中
张治中安徽巢县人,黄埔系骨干将领,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爱国主义人士。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任第五军军长,在上海抵抗侵华日军;1937年11月,任湖南省主席,因失误导致“11.13长沙大火”事件而被革职。
1937年8月中旬在上海地区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张治中先生,下辖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均系原国民政府警卫军,由德国顾问训练的精锐之师,是最早投入淞沪战场的部队,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1937年8月13日,在淞沪战场最早阵亡殉国的黄梅兴将军就是第八十八师第二六四旅旅长。
第19集团军司令薛岳
薛岳,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乐昌客家人。抗日名将,曾获得美国总统杜鲁门颁授的总统自由勋章和国民政府授予的青天白日勋章。在长沙会战中自创天炉战法,该战法歼灭日军十万之众,有效阻止了日军的战略目的,此战役是中国抗日战场一次十分重大的胜利。
第19集团军于1937年9月上旬奉令组建,首任集团军总司令为薛岳,下辖阮肇昌的国民革命军第69军、叶肇的国民革命军第66军、周碞的国民革命军第75军和吴奇伟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属抗日战争第三战区指挥管辖,曾参加淞沪会战。
第23集团军司令刘建绪
刘建绪,湖南醴陵人,辛亥革命后就读于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习,1916年毕业后回湖南,加入湘军。1926年随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北伐军进驻武汉后,第二师扩编为三十五军,任副军长兼师长。马日事变后,投靠蒋介石。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参加淞沪会战。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1937年11月由川军唐式遵部奉令编组而成。该集团军总司令初期为刘湘,刘湘死后为唐式遵,初归刘湘第七战区指挥,刘湘死后第七战区撤销,改属第三战区指挥管辖。初期,该集团军只辖唐式遵兼任军长的第二十一军和郭勋祺的第五十军。该集团军组建后即出川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