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第三次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5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洪程专心只做一件事:问“稻”。
青丝变白发,不改的是问“稻”的痴迷与执着,不改的是自己作为农业科技人员,心系天下粮仓的责任担当。
绘就田间“天女散花”图
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给广袤的田野镀上了一层夺目的金色,远远地,一位老农牵着耕牛走来……“太美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专家赞叹道,“在中国,我又看到了一种原始美。”
时隔40年,张洪程回想起这一幕,依然感到心痛,作为当时的陪同外国专家考察组成员之一,那刺心的痛使他常常陷入不堪的回忆。水田、老牛、铁犁,中国农业就是这样静静地、一成不变地耕耘了几千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的辛劳从唐诗宋词里穿越千年一路走来。农业太重要了,它是经济的命脉;种田却又太苦了,苦得人无处可逃。
出身农家的张洪程对农业劳作的辛苦有着深切体会。他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父母田间辛勤的劳作,供养我完成学业,今天我从事的又是农业科学研究,我对农民、农业、农村有着与生俱来的深厚情感。”
让中国农民直起腰板,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这是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975年,大学毕业留校开始从事农业科研的张洪程,第一个研究课题就对准了农业的轻简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分布在江苏大江南北的22个县市几乎同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田间“天女散花”图:农民沿袭了千百年的弯腰插秧劳作被一项新型抛秧技术所替代。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汗珠摔八瓣的农民,如今可以潇洒地站在田埂上抛撒秧苗,不仅省时省力,而且秧苗成活快、产量高。
这一新型技术的集大成者就是张洪程。他率先阐明抛秧稻生物学特性,揭示了高产形成规律,创立了适应不同种植制度的小、中、大苗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束了农民千百年来弯腰栽秧的历史,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项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全国推广应用逾亿亩,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1986年,张洪程又牵头建立“新型耕作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组,课题组大胆地提出:用以少免耕为基础的一整套新型栽培技术代替传统的精耕细作,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这在当时无疑是石破天惊的想法。
无数怀疑的眼光投向了当年才35岁的张洪程。自上个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少免耕这一现代农业的全新观点以来,该技术一直未能在我国普遍推广。原因在于,少免耕在一些地区造成地力损耗、草害猖獗、作物产量不高不稳,这像三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横在了人们的面前。
张洪程课题组决意向它发起挑战。这一课题研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农业科研大会战,全省22个科研单位、50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了多层次协作攻关队伍,把项目分解为两大课题与几个子课题,著名农学家凌启鸿教授担任技术顾问。作为江苏省“七五”攻关课题最年轻的主持人,张洪程带领课题组成员在全省各个农区做了大量的试验,测定的数据资料放满了20多箱,分类装订成55卷。
多年的开拓、多年的耕耘、多年的苦战,换来了一系列重大突破。该研究率先在江苏不同农区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的轮耕新体制,创建了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至1992年成果报奖时,已在苏、皖、沪、浙、赣推广6600多万亩,亩节工22.5%,亩增产12.7%,增粮355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0多亿元。1993年,该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攻克“卡脖子”难题
近10多年来,“鱼米之乡”的江苏,水稻生产亮点频出:连续多年刷新稻麦两熟条件下的水稻亩产纪录;机插稻单产水平和应用面积,都在全国水稻主产省份中居于领先地位……这一系列骄人成绩的背后,倾注了张洪程的巨大心血。
2002年至2004年,国家连续3年出现粮食总面积、总产、单产滑坡。为此,有关部门联合组织12个粮食主产省,立足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围绕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目标,启动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承担其中江苏水稻项目的张洪程带领同事,从项目顶层设计到总体实施方案、重点试验设计等一整套计划的制定,再到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把水稻丰产高效研究作为项目实施的龙头,在兴化、姜堰、高邮、如东、东海等不同生态区实施百亩攻关试验,和同事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水稻高产生育规律、肥水高效利用机理与定量化管理,以这些关键创新为基础,创建形成了水稻丰产定量化栽培技术体系。项目组提出的“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模式,在姜堰、兴化先后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水稻亩产903公斤、937公斤的超高产纪录,在全省多地连续多年实现亩产800公斤以上纪录。
该成果被专家鉴定认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较好地实现了高产与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此项技术被确定为全国水稻生产主推技术,在全国20多个省市示范推广,仅2008—2010年,苏、皖、赣、黔、滇、渝累计推广9918万亩,增产640万吨,增效160多亿元。2011年,该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进入本世纪以来,中央政策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水稻机插等突出难题”。水稻机械化栽培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传统机插栽培在南方多熟制地区,普遍存在苗小质弱与大田早生快发不协调、个体与群体关系不协调、前中后期生育不协调等严重问题。”张洪程说,这些“卡脖子”难题不解决,我国水稻栽培机械化的步子就迈不大。
从2004年起,张洪程带领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组成攻关组,历经11年攻关研究,创立了适应多熟制地区的毯苗、钵苗机插高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新体系,项目成果“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粮食作物生产中长期存在的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高、作业质量差等问题,2008年以来,张洪程组织作物栽培、农业机械、智能控制、软件信息等领域专家,农业装备生产企业及一线农技人员,继续开展联合攻关,前后投入2000多万元,矢志研制智能化、无人化、多重复式耕播先进装备。
十年磨一剑。张洪程团队最终攻克了机械装备设计制造、信息控制精准施肥等多方面技术难题,并应用北斗导航等技术,研制出了能一次性完成施基肥、深旋耕、精确播种等九道工序的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
“中国稻麦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1.12亿公顷,粮食生产长期存在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高、作业质量差等问题。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投入使用后,每亩地的生产成本可降低120—150元,效率提高20%,节约人工2—3人。”张洪程介绍说,该作业机批量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推动中国农业向现代化、智能化、高效化发展。
“我们的泥腿子教授”
生于江苏南通的张洪程,家乡原来是棉区,家家户户纺纱织布,他父亲从种棉花到纺纱织布都亲手操持,大年初一都在纺纱。张洪程从小学开始,回家就要割羊草、猪草,对农活一点儿都不陌生。
作为农民的儿子,跳出“农门”后,张洪程又从事农业科技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始终带着一份献身“三农”的厚重情怀与抱负。种田苦,从事农业科研更苦。张洪程长年累月奔走在乡间田头。每逢育秧、移栽等关键农时,他既要指导各县市基地生产,又要做好专题攻关试验示范,下地时间比当地农民还早。他每下一次田,衣服都湿透一次,可以挤得出水。有一次,他在田间中暑,在树荫下休息半小时后,又坚持赶往下一个基地。当地农民心疼他:“张老师太辛苦了!”
扬州东郊湾头乡田庄村的村民们,习惯称张洪程为“我们的泥腿子教授”。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起,张洪程在这里度过了10个春秋。清晨,当人们还在酣睡时,他已骑着自行车赶往5公里外的田间,在试验田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段时间,繁重的工作压得他面黄肌瘦,身体虚弱,医生叮嘱他“劳累过度,注意休养”,可他把病假条往口袋里一揣,又踏上了去田庄的路途。
199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的灾难。受省有关部门的指派,张洪程连夜赶赴受灾最严重的兴化、宝应等地救灾,刚一下车,来自四乡八邻的乡亲们便围住了他,急切地来讨个“方子”。张洪程经过调查,认为根据气温光照条件,重新耕种已经赶不上季节,不会有收成,他果断提出,加强肥水管理等一系列补救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判断来自他的丰富学识,也来自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夏种秋收,寒来暑往。熟悉张洪程的师生们都说,除了上课,张老师不是在试验田里,就是在赶往试验田的路上。他的足迹遍布全国水稻主产区10多个省市。每逢水稻生长期,他都要携带资料,乐此不疲地奔波于各省基地。路途遥远,他常常在车上见缝插针打个盹儿、眯一会儿,于是一条薄被就成为他出差必带的随身物品。
1998年5月1日,张洪程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劳模被邀请参加在北京举行的观礼活动,但这一天,他却和研究生们泡在了农田里。他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民种田很辛苦,在庄稼生长的关键期,我怎能离开!”
师生协同惠乡亲
1.01的365次方=37.78,而0.99的365次方=0.0255。
每年新生入学,张洪程都要为他们演算这个算式。他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每天努力一点儿和每天偷懒一点儿的区别。每个人要作百分之一百零一的付出,累积起来,必有大成。同时,他又和学生们约法三章:既然立志学农,就要全身心投入、全天候付出。他说,我们都出生于农村,是农家子弟,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辛苦都是我们从小亲身感受到的,要珍惜学习机会,立大志成大才,以发展国家农业科技、促进天下丰足为己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小家的丰裕。
为了鼓励学生勇于科技创新,他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制作成大幅海报张贴在每个实验室和教室,让总书记“科技强国”的要求变成学生们努力学习、不断攀登科学高峰不竭的动力。他还在自己主持的课题组设立科技创新奖,用来奖励那些在学术上有较大创新和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
学业上他是一位严师,在生活中,他却像关心学生冷暖的慈父。他特地在实验室内为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学生设立了助研的岗位,让学生可以通过劳动获得较好的生活保障。硕士生王亚江和孟天瑶曾因病住院治疗,他在繁忙的教学和科研中抽出时间前往看望,嘘寒问暖,让孤身在外求学的学生感受到了贴心的关怀。平时田间试验的时候,学生们早出晚归,难免有赶不上饭点的情况,他总是提前订上工作餐,生怕亏待了他们的身体。
他身体力行地投入到教学第一线,作为扬州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从学科培养方案、精品课程建设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目标等,他都亲自进行顶层设计、具体规划和细致编订。他还承担本科生“作物栽培学”“农业标准化”、硕士生“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进展”、博士生“现代作物生产理论与技术进展”等课程的教学,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2003—2008年,针对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等状况,他对教学体系进行整体性改革与优化,逐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重、互为衔接、有机结合的“三段教学模式”。2008年,他承担的作物栽培学入选国家特色精品课程。他参与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作物栽培学各论(南方本)》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优秀教材奖,编著的《农业标准原理与方法》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农业标准理论的专著,主编的高校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标准化概论》是我国农业标准化方面的第一本高校教材,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农业科研人员的实验室在农田,教室也在农田和各种项目里。多年来,张洪程把实验室与校外基地研究、示范和人才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先后培养了100多位硕博士生。他每年都要安排学生轮流在苏、皖、赣等基地蹲点,换了一茬,又接上一茬,师生协同把论文写在广袤的大地上。他培养的学生既基础理论扎实,又吃苦耐劳,动手能力强,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多年来,他的学生分布在国家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不少已成为科研、管理的骨干或领军人才。
汗洒田间惠乡亲,春华秋实问收成。一年年奔走在田间垄上,最期待的当然是秋收时节。每逢金秋,来到实验基地,站在长风浩荡的田野上,被大片大片金黄饱满的稻穗簇拥着,张洪程神色淡定,脸上总会不由自主地漾起微笑,这笑容像穗弯,也像个谜面。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25日第4版
作者:通讯员 吴锡平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