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双院士或许并非唯一,但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一门双杰”却很少。谢家荣和谢学锦这一对父子兵就属后者。
谢家荣院士: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之一,涉猎地质学领域之广泛,堪称学界第一,成就卓著,并在许多学科领域都处于奠基人和开拓者的地位。
谢学锦院士:科研深受父亲影响,追寻父亲脚步成为院士,为祖国的找矿和应用地球化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谢家荣
谢学锦
父亲谢家荣是现代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被称为“中国找矿最多的人”;儿子谢学锦是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截至本世纪初的近20年中,我国80%的矿产新发现都与他设计并指导的“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有关。
谢家荣于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5年后的1980年,谢学锦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可谓是“一门双杰”
1923年5月21日,谢家荣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起名学锦。谢学锦总说,父亲谢家荣是对自己的科研事业影响最深的人。
1周岁时的谢学锦和父母摄于北平
中学时的谢学锦成绩平平。初中一年级甚至英文考试不及格,但父亲并没有斥责他,而是辅导他阅读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英文课文。
从那时起他对英文有了兴趣,父亲订的英文报纸、买的英文小说都成了他的课外读物,英文水平突飞猛进。能轻松阅读英文刊物,让谢学锦在科研事业上获益匪浅。
1948年谢家荣夫妇与在南京的孩子们合影(女儿谢恒在解放区)
1947年,谢学锦从重庆大学化学系毕业。此时的谢家荣已是硕果累累。
抗日战争前夕,谢家荣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主任的任上,已是中国石油地质的先驱,开创和奠基了中国煤岩学和中国矿相学,在矿床学领域成就卓著。
抗战爆发,谢家荣授命奔赴湖南广西,开展砂锡矿的研究与生产,为支援抗战换取外汇。自1940年起,谢家荣担任新组建的(西南)矿产测勘处处长,带领总共只有20-30人的队伍,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在西南边陲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制作了面积广达10万余平方公里的矿产地质概测图及2500余平方公里的矿区详测图;先后调查和勘探了包括煤、铁、铜、铅锌银、汞、锑、锡、铝、油气在内的20余种矿产。
1946年,谢家荣运用地质理论,主持发现了淮南新煤田,在地质界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省(区)地质局的总工程师,一半以上出自谢家荣门下。
谢学锦毕业后来到父亲领导的矿产测勘处工作,在父亲的指引下,进入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勘查地球化学。
1954年冬,谢学锦担任地质部地球化学探矿室主任。对于这样的使命,谢学锦有些不自信,他对父亲说:“我是学化学的,一点不懂得地质,怎么去领导化探室?”
父亲告诫他:“你应该发挥你学化学的所长。对地质你只需要纸上谈兵。”父亲最后用英文说了一句让谢学锦终身铭记的话:Be not lost in detail!(不要迷失在细节中)。
1954年,谢家荣夫妇(中)和长子谢学锦夫妇(右)及女儿谢恒夫妇(左)等在北京百万庄谢家荣家楼下合影
父亲的鼓励给了谢学锦信心,他铭记父亲的教诲,将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化探事业,让中国在热液矿床原生晕的理论与实践上与苏联并驾齐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在19世纪50年代的石油普查和大庆油田发现进程中,谢家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6年,谢家荣不幸逝世,谢学锦继续父亲的脚步,殚精竭虑为祖国找矿。
1978年,谢学锦与同事联名向国家地质总局提出了“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中国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的建议。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该计划陆续探明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上39种元素在中国大陆表层的分布(继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76种元素的地球化学填图,查明了中国大陆地球表面76种元素的分布),为查清中国矿产资源和环境的监控与治理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最终制定出了“迅速掌握全局,逐步缩小靶区”的勘探战略,将勘查地球化学从战术手段提高到了战略高度,使地球化学方法成为战略性指导全局的方法。
谢学锦还将中国地球化学填图的成功经验推向全球,担任了国际地球化学填图计划项目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使中国地球化学填图的分析技术成为了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标准,并为国际地球化学填图采样介质的选定作出了贡献。
1980年谢学锦(站立者)和同事们部署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工作
2007年,84岁高龄的谢学锦荣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的最高奖项——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
2017年2月24日,谢学锦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身后为中国的应用地球化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这对父子在地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在各自的领域开拓创新,为新中国地质勘探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谢家荣
(1898.9-1966.8)
地质学家
矿床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谢学锦
(1923.5—2017.2)
勘查地球化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考文献:
1.《走向奥维耶多——谢学锦传》(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发行,作者:张立生)
2.《谢学锦院士:躬身大地,敢为天下先》(2015年7月24《中国科学报》,作者:张立生)
3.《看国之栋梁,地矿界的父子院士》(2006年3月《国土资源》,记者:赵凡)
4.本文图片来源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
来源:中国科学家
举报/反馈

中国科协之声

16.6万获赞 59.6万粉丝
中国科协官方公众平台。传播科协声音,凝聚价值共识,弘扬创新文化,展示科协形象。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