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我很开心,我很伤心,我如何如何。
到底什么是我,社会心理学中把我分为物质上的我,心理上的我和社会的我三种。其中心理的我更多的就是自我意识中的我。
人格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流派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弗洛伊德也是第一次把潜意识提升到了特别重要的位置。
当没有了意识和潜意识,没有了心理的我,我还存在吗?意识以及潜意识到底是什么?他们在人身体中的哪里?
当说到我的时候,会指向自己的哪个部位呢?
在东方文化里,经常说,拍着胸脯,或者用大拇指指向自己的心窝或者胸口,说我某某人如何如何。“我”的意识,是在心窝或者胸口。
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化习惯,胸口或者心窝是感受情绪比较强烈的地方,心潮澎湃、小鹿乱撞、心如死灰都是指的对情绪、情感的感知。
西方文化里,指着自己的时候,往往会指向自己的头部,西方文化认为意识是在眼睛的后面。而实际上,我们想象意识在头部或者在眼睛后面,只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视觉感知是我们最为持续感知的地方。
我们意识并没有处于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没有一个单独存在的解刨学的地方。
大脑和意识有关系,但并不意味着意识就存在于大脑之中。如果我们手指受伤,疼痛的意识就是在手指上,不是在头颅里。
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合上你的双眼,问自己你的感知现在在哪里,十个人中有九个会答,在合上的眼睑的感觉里。这个实验表明了两件事,首先,你没有在你的眼睛后面,你已经证明了你已经移动你的意识到了你的眼睛前面,也就是你的眼睑。其次,你已经证明大多数的我们是多么固定在我们眼睛的周围。甚至即便他们是合上的,我们的感知也在他们最近的地方徘徊。
更进一步,意识可以在我们的鼻尖,然后嘴唇,当我们咽东西的时候的喉咙,呼吸的时候的躯干,坐在椅子上的时候的大腿后侧,跑步脚着地的时候的脚跟。
意识可以自由流动在身体的任何地方。
那我们的意识在哪里呢?当我们的身体不存在的时候,意识还存在吗?我还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