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时报记者 李宁)“作为居民我感觉内心踏实了许多;作为国家卫生应急专家,第一反应是期待各种措施尽快落实到位。”在谈到北京本轮疫情和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时,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虎峰主任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
健康时报:北京防控机制迅速由三级调至二级,您认为主要的考量是什么?
王虎峰:这个调控主要是综合研判了疫情的风险点,通过前瞻性决策作出的调整。
现在可以确定新发地批发市场是第一疫点,风险人群包括:有暴露风险的,就是去过新发地的人群;第二,是已经确诊病人的密接者;第三,处于潜伏期可以传播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特别是后面这类人群,是难以明确界定的,但不能不防。
北京是首都,交通四通八达,人流也很密集。目前最新情况是有八个城区发现感染者,以丰台新发地为中心,逐步向东城、西城、海淀等区蔓延,甚至发现有一些没有去过新发地的感染者。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所以要当机立断,做出前瞻性的决策,不要等疫情扩散了,问题凸显了再决策,而是要预测到到一两周之后的情况就要决策,这对于夺取疫情防控的主动权至关重要。
健康时报:北京本次疫情和武汉的疫情防控上都有哪些异同?
王虎峰:北京在应对此次疫情和之前武汉的疫情防控上是有很多异同的。第一是前瞻决策,要跑在疫情发展的前头,至少提前一到两周做出反应。要明确紧急应对的不仅是眼前的状况,这是一场对策和疫情的赛跑,我们要跑在前头取得主动权,不能被动仓促应战。
二是“软封城”,我们管理的是人,虽然不鼓励人员流动但也并没有“一刀切”,不允许出城,而是找到了一个“非必要不出城”的平衡点。
三是防交叉感染,医疗机构门诊预约,分时段就医,尽量避免交叉感染风险。这也是在之前的战役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四是应检尽检、愿检尽检。目前北京预约核酸检测,满负荷运转,但避免拥挤。
健康时报:就目前北京的防疫状态来讲,北京的二级防控大约会持续多久?
王虎峰:按照疫情周期管理来看北京的二级防控预估至少要持续2-4周。也就是说两周后如果能稳定下来还要再等两周才能调整。因为新冠肺炎一般潜伏期不超14天、超长潜伏期大约是30天,因此,2-4周后会再进行评估。目前在风险并没有完全解除的情况下,大家还是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好防护。
健康时报:北京在调至二级响应下,有15项必须加强的防控措施,您怎么看?
王虎峰:这些都是非常具体和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第一是“全人群管理”的措施。现在较大比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点,唯有“全人群管理”才能堵上这个隐性感染的漏洞。
第二是“制动管理”,就是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的机会,提倡远程办公等,换个角度来看“制动”总比治疗要好得多;第三是“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管理,如公共场所和健身场所的管理,养老、福利等特殊机构的管理等。第四是之前包括在SARS战役中容易被忽略掉的问题——“循食品链管理”,虽然新冠肺炎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但病毒最初的发现都与食品相关,目前已发现在餐馆工作的感染者。所以对食物和餐饮场所的全面排查防控是重点环节。北京这次能抓紧补上这点,是个非常重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