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倩上观新闻今天
近日,沪上两所大学新校长履新:童世骏担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兼理事会理事长,陆靖担任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一时间,两位校长履历也成为了关注焦点。
今天我们就来
细细盘点沪上多所高校校长“背景”
复旦校长许宁生
“理工男神”
20多年前的“年薪10万”教授
许宁生,是2014年10月起担任复旦校长的,就任仪式上,他讲话非常简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句:“带着一颗心来做复旦人”。
他是中科院院士,来复旦前是中山大学校长。中山大学2014届毕业典礼上,57岁的许宁生一连参加16场毕业礼,与毕业生一一握手。还有女生大胆亲吻校长脸颊,引来周围尖叫一片。因为在每年毕业典礼上接受学生们的“尽情调戏”,许宁生得到一个“理工男神”的称号。
许宁生是恢复高考后中国第一批大学生,英国留学十年,且成为博导后,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大。从一张小小办公桌开始,他与他的团队一起建成了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也对许宁生赞赏有加。他曾公开点评,许宁生是世界一流的教授,他的实验室绝对是一个世界性的实验室。
1999年,许宁生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高校第一人。当时全国选出首批特聘教授才85人。当时月薪1500元的他,因此可获待遇“年薪10万元”,这在20多年前的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许宁生说,自己对此兴奋点“关心不够”,但对于与“年薪10万”所对应要负担学科建设重担,感觉压力不小。他觉得“特聘”的意义超越个人,“特聘”的出现,表明国家正努力提高知识分子待遇。
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
“土生土长”交大人
曾让有偏见的跨国车企心服口服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以‘5G+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成为火热议题。
20年前的上海两会,会场外,当时还是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青年副院长的林忠钦教授递交一份建议书,谈了长期以来他对我国制造业的担忧。“别让制造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衰落”是他发出的呼吁。他真切地希望市政府能够制订相关的政策,推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制造企业。
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林忠钦,1978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系;1989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1994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进行合作研究一年,1995年回国后,一直任教于上海交大……几乎可说得上是“土生土长”。
1994年,林忠钦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对象是汽车基础工艺,一年后,他回到国内,将自己的关注兴趣转移到汽车车身技术上。林忠钦说,他1995年回国后就很想开展这方面研究,但是因为各方面条件不成熟,这个愿望只能一再被搁置,直到1999年,高校科研与企业实践的合作才有了很大进展。同年1月,以他领头的交大课题组承担大众汽车一个近300万元的重大攻关项目。
他至今记得,早几年在与一家跨国汽车公司接触时,对方尖锐质问:“我们研发制造汽车已有几十年的经验,你们高校老师凭什么可以指导我们?”林忠钦的回答是,“科学的方法”,并以提交的高质量报告令对方不得不信服。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专家
陈杰2018年7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研究领域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他所进行的“分布式智能系统控制”“多智能体协同优化与控制”等研究,当下正处于人工智能、控制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前沿与热点。
什么是智能体协同?陈杰这样科普
“一间屋里6个机器人要同时出门,它们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自主协同,谁负责开门,谁请‘女士’优先,谁关灯,谁最后锁门,彼此默契而有条不紊”。“目前我们已基本能实现多个机器人运动体在室外一定复杂的有效自主协同,共同完成某个特定任务,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满足更加复杂环境下的遮蔽、障碍、山地等强约束条件下实现多智能体协同问题,并在关键环节将人的意图映射为数学模型,实现人与机器的共享控制……”
众所周知,当下“人工智能”是全球科研领域的热点,这位人工智能专家来到同济,干的一件大事,就是由同济大学牵头打造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立足人工智能重大前沿科学难题,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推动智慧城市、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领域的产业变革。
据悉,同济已于去年5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而今年又整合了7大学院11个专业,尝试推出 “新生院”,本科生入校先不分专业,期待学生们在跨界交叉中诞生更多可能。
华师大校长钱旭红
挺敢说的化工专家
中美一场知识产权纠纷刺激他“转行”
钱旭红2018年1月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此前在华东理工大学当校长。
他32岁时,教师节市里开教师座谈会,当时担任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科委员会主任钱旭红副教授说,目前国内一些高校中,存在着一个与一流教育相违背的现象,即:缺少真正教育、科研上的“金字塔”结构。
由于教授们的工资待遇上不来,因而就以职称作为补偿,结果是人员数量增加而质量降低,真正的教授缺乏助手,做的不是教授的工作,形不成“金字塔”学术梯队结构,极大地削弱了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进而造成“断层”,也出不了名教授。因此要强化学术带头人的教育科研作用,实行教授的公开招聘,同时减少高校固定编制,增加流动编制,节省编制人员的钱来增加研究生招收的数量,使高校成为研究性大学。
这位挺敢说的化工专家,多年来在绿色化学农药、光医药与荧光传感器相关的应用生物有机化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
钱旭红本科学的是石油化工,硕士学的是精细化工的染料方向。1992年,中美发生了一场知识产权纠纷,尤其在农药、医药上争论十分激烈,这也暴露出我国农药、医药在自主创新上能力上的欠缺。正是这场争论的“刺激”,让他下决心“小转行”,为中国农药、医药打一场“翻身仗”出力。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
跟骨头打交道的人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是中科院院士,生物材料学家,去上大前是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他的代表作包括:提出模仿人体创伤自愈合过程构建材料在体内引导组织原位再生的学术思路,研制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一位跟骨头打交道的科学家。
1993年,他在华东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市科委和美国一家研究所合作进行的磷酸钙生物材料研制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无果而终。后来,他所在的化工学院开始与中山医院合作,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他就自然而然地与“人工骨”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6年,他和同事们好不容易按照理论配比好了磷酸钙骨水泥。但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骨水泥一放到动物体内,碰到血后全部散架了。刘昌胜一下子蒙了,那些日子夜不能寐,食不能安。走在路上,躺在床上,脑子里想的就是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造成了材料的“崩溃”?最后终于想到了材料的抗水性问题。但光是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同事就花了1年多时间。
最终,研制的人工骨在上海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第六人民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分别被应用到骨科、脑外科、牙科等领域。让他最感慨的是这样一个病例:贵阳的一名武警战士在执行公务时意外翻车,造成粉碎性骨折,一条腿患上了慢性骨髓炎,多年来无法愈合,面临截肢的危险。但自从把载药的磷酸钙人工骨填充到创伤面中后,伤口奇迹般地愈合了。
上海海事大学校长陆靖
参与编撰《十万个为什么》
因要求严格被历届学生戏称为“杀手”
近日刚刚到海事大学履新的陆靖校长,在教育领域经历丰富:1987年7月起复旦大学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主任,复旦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处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很少有人知道,几十年在儿童科普读物中长盛不衰的新世纪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当时作为复旦大学青年教师的他,跟随老师——任责任编辑之一的邓景发院士,也参与了该书的校阅。
让青少年领略更多美好的知识,在当老师这个方面,陆靖教授教过的学生都说他“酷”。
2000年5月8日,复旦大学化学系98级的同学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期中考试。那天考的是以难著称的“物理化学”课,而这门课的任课老师陆靖副教授也因为要求严格,被历届学生戏称为“杀手”。
正当同学们忐忑不安的时候,陆老师步入考场宣布:试卷带回去自己考!3天后交卷时,给自己估个分,并附一份对试卷的总结和点评。整个教室沸腾了……3天后,陆老师回收了200多份点评,字里行间透着学生对这场考试的支持、对这位老师的喜爱。
01:44
2019年9月1日,在育才中学多功能厅,面向高一、高二年级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挑战课本——化学教学中的前沿》,授课老师是时任市教委主任的陆靖。曾在大学任化学专业教授的他站在台前:“我想作为一位化学老师,身体力行地探索如何更好地在主课堂上激发孩子的创新力、想象力。”
一上来,陆老师提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大,大到什么程度;小,小到什么程度?第二个问题: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化,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变化的速度快,快到什么程度;慢,慢到什么程度?第三个问题:科学家眼里的物质多,多到什么程度;少,少到什么程度?
这从“时间尽头”讲到“宇宙边缘”的主题内容,几乎涉及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在场学生心里,留下了下课前陆老师送给他们的一句来自科学话剧的箴言:“科学,不是给出一个永恒存在的真理,而是给永远存在的错误不断地划定着界限。”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
20年前提出关注
“网络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童世骏教授于2020年6月1日就任上海纽约大学第二任校长。他在华东师范大学担任行政管理职务逾二十年,自2011年至2019年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他也是一位中西哲学学者。
20年前,他曾在文章《网络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这样写道: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来说,网络时代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也提出了全新的研究课题。
在电脑还没有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时候,电脑在人文社会科学家手里通常只是文字处理的工具,充其量是数据处理工具。当众多电脑由网络连接起来时,电脑就不仅仅是研究成果之表达的工具,而成了研究过程本身的工具。有了网络,学术资料的搜集方式大大改变了。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可以在几秒钟、几分钟之内从一个图书馆走到另一个图书馆、从一所大学走到另一所大学、从一个国家走到另一个国家,网络上的电子文库、在线刊物、专题主页、网上书店,再加上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为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提供大量有关的材料。当然,也可能使不少学者感到任何问题的研究都无从下手,或已经不必下手。有了网络,学术问题的讨论方式也大大改变。从主要用于一对一交流的Email(电子邮件),到允许多人参加、甚至无限量人参加的BBS(电子布告栏系统)和“聊天屋”等等,形成了一个个“网上学术界”,或者说“网上科学家共同体”。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彭德倩
微信编辑:皮小姐
举报/反馈

解放日报

144万获赞 43.6万粉丝
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知上海,观天下。
解放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