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寿县田家集孟家老圩子,这是一个小村的名字,不过现在已经改名了,这村名已经叫做寿县瓦埠镇上奠行政村孟东村民小组,由于在这个村子出了一个名人,这个老的村名一直记载在一些史书里,所有,还是有人说起这个村名。
田家集孟家老圩子
这个村子出的这个名人名叫孟庆树,她的父亲名叫孟募州,是开药店的,家境富裕,是当地鼎鼎大名的中医世家的名门望族,家里有许多的土地和庄园,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大老板,因为他还有个弟弟叫孟涵之,人家叫他二老板。
孟东村民小组 孟庆树,又名庆澍,后来到了苏联之后取了一个俄文名叫奥谢特罗娃,由于家庭的富庶,她从幼时开始读书,后送安徽寿县县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入上海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不久进入设在武昌的安徽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学习,这期间他入了团又入了党,并担任女生队队长,后来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还担任女生分队队长。
黄埔军校 当时,作为女生分队队长的孟庆树,率领着姐妹们一律留短发,穿深灰色军装,紧束着腰带,戴着军帽。军校纪律严格、节奏紧张,军号一响,学员们就得马上起床、穿衣、梳洗,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摆在木板床中央,10分钟收拾完毕后进行操练。
黄埔军校女生 黄埔女生们从早上5时半起床,直到晚上9时半睡觉,每天8堂课,中途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她们边学习边实战,这支队伍曾经跟随部队参加了讨伐叛军夏斗寅部的远征。他的同学谢冰莹在途中写下著名的《从军记》,轰动全国。
黄埔女兵 谢冰莹这样描述这批黄埔女兵:我们奉师长的命令,在宣传队里派二十人去当看护,来到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看到许多打伤了的和打死了的通通丢在路旁,因为没有人救护,任他们怎样痛哭,怎样哀号,没有人理会他们,因此误死的很多。为此,大家都去救护,使很多的士兵都得到及时救助,也为作战取得胜利立下功勋。
因此,这批黄埔走出来的女兵,都非常高兴,无论跑到什么地方,看见的都是为主义为民众战斗的革命军,都是含笑欢迎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车停了,随便走到什么地方总是有许多百姓围拢来安慰我们:“你们辛苦了,你们真是很辛苦了,你们坐下歇歇,吃吃茶吧。”他们的诚恳,他们的殷勤,真是形容不出,他们见了我们的快乐,是从心坎深处发出来的,我们一定难于想象他们那种眉开眼笑的样子,也许有人知道吧。
黄埔女兵们 打败夏斗寅后不久,女兵们就从黄埔军校结业了,此时的孟庆树已出落的身材窈窕,眉清目秀,加上有殷实的家庭物质基础,黄埔军校毕业之后,曾经分配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当护士,后来因为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她便转移到上海,后受组织派遣,离开祖国,前往苏联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这正值妙龄花季,且眉清目秀、身材窈窕、落落大方、风度翩翩,举止优雅,很快成了校园里的名花,有人还称其为“美女皇后”,成为众多男同学追逐的对象。
年纪已经23岁的王明,对她一见钟情,加上又是同乡关系,当时,王明深得米夫和共产国际的信任,在学校赫赫有名,被同学们尊称为“无冕之王”,前途不可限量,孟庆树对他充满敬意和羡慕,但一旦要确立恋爱关系,她却无半分爱慕之情,主要是自己心目中已经有了意中人,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王明出生于现在的金寨县一个贫苦家庭,尽管聪慧,破蒙早,国学功底深,但受制于物质条件的贫乏,他身材发育比较矮小。
当然,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秀外慧中的孟庆树,既然成为王明心中的女神,他自然对她发动猛烈的追求,这种追求带着仰慕和距离,发乎情,止乎礼。孟庆树始终犹豫不定,但王明却痴心不改。但不管王明如何追求,两人之间依然停留在“琴瑟友之”的状态,直到孟庆树从苏联毕业回国依然如故。
1930年初夏,孟庆树从莫斯科中山大学第三期毕业,她回国后被分配到上海沪东区委,从事妇女工作。王明珍惜这个天赐的良机,又全力向孟庆树发动爱情攻势。这引起孟庆树的反感,便毅然退掉住房,搬到别处,她在有意疏远他。他对此并不知情,再次来访的时候,发现不辞而别,人去屋空,心中难免万分惆怅。蓦然之间,他发现地板上遗落几只她用过的发卡,便弯腰捡起,擦了又擦,看了又看,如获珍宝,小心地收藏起来。
孟庆树摆脱了王明的纠缠,但不幸的是被敌人逮捕,并关进了上海龙华监狱,这里可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看守所,当年很多仁人志士都此慷慨就义,洒下宝贵的鲜血,内设军法处、刑讯处、男女看守所。看守所西北部的荒地即为革命烈士就义地。
孟庆树入狱的消息使王明如坐针毡,她坐牢的消息,也传到了她的老家寿县田家集孟家老圩子,她的父母更是心急如焚,毕竟是家境富裕的地主家庭,于是父母筹集了一大笔资金,派她的二叔孟涵之来上海积极活动,请这些官员疏通关系,这期间,王明更是积极想办法营救,多次陪同二叔孟涵之,冒着生命危险去龙华监狱探视孟庆树,并给她写下了一首《三度七夕》的七绝:
天上当然织女好,星间难怪牛郎痴。
真情岂受银河隔?有限长空无限思。
俗话说,患难之中见真情,王明的表现不仅打动了一起营救侄女的二叔,也成了两人恋爱史上的转折点,1930年11月22日,经过营救,孟庆树终于带着疲惫的身心走出龙华监狱。次日,在她在二叔的亲自操持下,与王明结为终身伴侣。
难能可贵的是,这是一次长久的陪伴,王明十分珍惜这段缘分,对孟庆树体贴入微,关怀备至。王明得意时,两人比翼齐飞,夫唱妇随。王明失势时,两人患难与共,相依为命。尤其是历经波折之后,王明疾病缠身,长期卧床不起,孟庆树不辞辛劳,悉心护理,几次把王明从死神身边拉了回来。在跌宕起伏的风云中,他们风雨同舟,白头偕老共同生活了44 年之久,后二人去世一同安葬在莫斯科,实现了长久的相随相伴。
王明、孟庆树夫妇生育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女儿叫王芳妮,乳名叫玉华,生于莫斯科,她生在苏联,长在苏联,她不会中文,从没有回过祖国,她的俄文名字叫季米特洛娃·法尼娅·格奥尔其夫娜,王芳妮后来成为一名女飞行员,1985年逝世,时年53岁,死后与母亲合葬。
王明的小儿子 两个儿子相差6岁,都生于延安,大儿子王丹芝,乳名叫明明,二儿子王丹丁,乳名亮亮,孟庆树对这两个孩子非常溺爱,一直把他们留在家里身边,没让上过小学。1956年随父母去苏联后,一直呆在苏联,并且都加入了苏联国籍,现为俄罗斯籍。大儿子王丹芝在苏联学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工作,后来成为了一名军人,娶了一名苏联姑娘。二儿子王丹丁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上学,大学毕业后,致力于中国文学的研究,曾回国一次,去了哈尔滨、北京等地,一生未婚。
孟东村民小组 孟东村民小组孩子们折笑容 斯人已去,纷争已远,这名曾经黄埔毕业的漂亮女子孟庆树,如今,她的老家瓦埠湖畔风光旖旎,硖山口扼淮水要喉,是千里长淮的第一关,景色宜人,这一大片曾经是你家的土地上,长着郁郁葱葱的庄稼,村里的孩子们脸上都荡漾着迷人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