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海淀区在近年来结合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进一步推动双创升级发展。初步核算,近三年全区年均新设科技型企业约1.79万家,约占每年新设企业总数的六成;日均设立科技型企业近50家。截至2019年底,海淀区科技型企业总数达14.08万家,占全市的1/4;其中,有46%以上是成立五年以内的创业企业。
疫情期间,双创对于经济运行的韧性也进一步凸显。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31.3亿元,同比下降4.8%,好于全国6.8%和全市6.6%的降幅。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四项重要经济指标重要取得正增长。
一站式服务:从实验室到产业
人才优势是海淀推进双创发展的先决条件。海淀区聚焦高精尖产业布局,着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超高清显示等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协同搭建专业化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将政府和创新资源企业连接起来,以提供更优质的配置。
目前,海淀已建成数量占全市近四成的16家硬科技孵化器,通过精准匹配技术研发、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等服务,为硬科技创业项目提供“硬支撑”。中科院北京分院就在2017年12月与海淀区政府签署《开展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中科(海淀)创新综合体。
中科智汇工场于去年3月开始运营,目前已有16家中科院企业落户。中科智汇工场总经理柳海永介绍:“我们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产业孵化加速、国际合作等,其实就是帮助创新科技尽快从实验室发展到产业。像在最初的概念孵化阶段,会由海淀区提供每年400万的种子资金,共挑选出8个支持项目。5月28日第一期的概念验证大赛刚刚启动,已经有5个项目纳入概念库,包括脑传感、纳米机器人等。”
中科智汇工场也开展技术经理人专门培训,搭建市场化培训平台,开展企业管理、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创业指导等课程。目前已开展7期培训,累计培养1000多人。这批既有科学背景知识,又掌握专业管理知识的人才将被输送至各个院所,帮助产业加速。
中科智汇工场自成立以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开展卓有成效,对中科院相关项目进行深度服务。其中永能动力、希达电子更是进入产业化阶段。永能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乐告诉记者:“公司主要聚焦于动力机械研发,之前虽有产品,但面临着打开市场困难等问题。在去年10月入驻中科智汇后,在帮助下转变了企业的运营模式,并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可落地的市场。目前公司产品高效向心汽轮机已经在山东章丘实现落地。公司的营收也在入驻之后翻倍。”
此外,在疫情期间,中科智汇工场加速上线了一站式线上大数据平台,帮助科技企业智能匹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整合科研成果近1000项、专家资源近6000位、院所40余个、仪器设备数千台、企业信息超过1.5亿。
平台孵化4.0:从基础财税到项目对接
除了硬科技的产业化加速,海淀也加速推动“双创”国际化。Plug and Play 创投公司最初位于斯坦福大学边上,在来到中国后,也一眼相中了遍地名校的海淀区。其开设投资、大企业开放创新、初创公司孵化与加速、全球城市跨境创新以及创新生态空间等五大业务板块,相比于早期知识产权、财税服务等“初级”孵化,为初创企业提供更多扶持。
“句子互动”就是入驻 Plug and Play 的一家科技企业。创始人李佳芮介绍:“公司主营基于微信生态的企业智能营销服务,在 Plug and Play 的帮助下,搭建起了全球的微信机器人开发者社区。同时,由于平台有很多大企业的客户资源,在项目对接、融资对接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从2016年开始,Plug and Play 推荐了六百多个创业项目给70家大企业,成功对接了152个创业项目,达成了包括概念验证、技术采购、战略投资以及并购等合作。对于海淀区提供的“双创”政策扶持,Plug and Play 中国管理合伙人和常务副总裁赵晨介绍:“平台会对企业进行风投,区里推出了投资风险补偿,也就是投资的15%左右会再返还给投资机构,每年大概在几十万级。这个特殊的政策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据统计,海淀约有240家孵化机构,海淀正在加快推动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同时聚焦高精尖领域优秀外籍创业项目,从项目落地、办公空间、展示交流等多方面提供服务。中关村创业大街全球创新平台试点以来,吸引了来自美国、瑞典、俄罗斯、韩国等国的14支团队。
金融续贷:破解融资难题
融资难题始终是创业企业的一大难关。为优化金融环境,海淀区设立全国首家小微企业续贷中心。截至3月底,已完成续贷审批813笔,续贷金额46.17亿元。
“我们的一个客户北京时代桃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餐厨垃圾处理,在疫情期间由于订单回款减少了近九成,面临很大的资金困难。”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小企业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李毅告诉记者,“所以我们在2月的时候就主动进行联系,在2月19号登记续贷,2月底的时候500万的放款就到账了,可以说解了燃眉之急。”
北京银行是首批入驻北京企业续贷受理中心的15家银行之一。海淀区委区政府联合北京银保监局于2019年4月启动北京市企业续贷受理中心建设,于2019年7月22日启动试运行,8月22日正式对外营业。
海淀区金融办徐利燕介绍,续贷中心实行“一址通办”,为企业提供首贷、续贷、担保、抵解押等一条龙服务。大幅缩减了申请材料和审批时间,从三四十天压缩到10天审批完,四五十项材料缩减到14项。开通“三条绿色通道”,实现了房产抵押、网上税务大厅、担保流程再造。
截至2020年5月28日,续贷中心受理续贷申请1401笔,金额83.54亿元;完成续贷审批1399笔,续贷金额80.26亿元;受理个人经营贷首贷申请89笔,贷款金额3.16亿元;受理咨询业务205笔。
疫情期间,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加大。目前,续贷中心70%以上的续贷业务和90%以上的首贷业务都是节后复工复产以来开展的业务量。为鼓励入驻银行开展续贷业务,海淀区也在5月28日出台了专项奖励办法,包括对开展续贷业务超过20笔的银行,每笔奖励5000元、上限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等。
此外,海淀也搭建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底层技术实现政府和国企采购合同应收账款确权,为中小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目前,平台已完成3笔贷款,审核通过确权申请39笔,涉及企业23家。
北京商报 记者 陶凤 王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