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大家对性格固定有思维定式,认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认为性格是由基因和成长环境决定的。
01
《性格拼图》里说,我们性格的形成主要受生物遗传、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意识的探寻,这三个因素的影响。
这也就是很多人,即使是内向性格也在做外向的事,外向性格做内向事的原因。或者,内向的人有外向的表现,外向的人有内向的情绪的原因。比如,一个从来都很安静的人,也在会议上会跟人吵起来。一个外向的人也可能忽然变得沉默寡言,深居简出。
这也就是意味着,先天遗传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左右不了,但是自我意识是可以的。
第二个真相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性格可能会发生轻微的变化,但总体来说,性格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
这话是荣格说的。
啥意思呢?就是我们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个人需要,会因时或因地制宜,改变性格。但总体来说,想要彻底改变性格那是不可能的。
可能有人说了,有人就是因为遇到重大变故,性格完全变了。在此,我想说,可能之前的性格表现只不过是TA的保护色。性格表现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性格。
结论就是,我们可以通过后天有意识的改变,可以改变性格。但是,要想彻底改变那也是不可能的。
02
再说方法之前,我想强调,性格无论是哪一种,都是有利有弊的,可能最让人误解的就是内向型性格。建议阅读《性格拼图》《内向高敏者》《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内向心理学》,好好了解一下,对内向性格却很自卑的朋友来说,应该会获益匪浅的。
很多人认为内向性格是负面的,这完全是一种刻板印象。我们要知道所谓的内向、外向都是相对的。另外,在内外向之间有个“中间点”,性格处于两者之间的性格,被称为混合型性格。
来自《性格拼图》
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内向和外向的成分,只是看更倾向哪一方。其实,大多数人都接近中间区域。
我从小到大接触的环境,内向是一种贬义的意思,“太内向了”“不能外向点吗”“你这性格就不行,太悲观了”“怎么这么不爱说话,内向”“自信点不行吗,性格内向的人都这样”“这性格没啥出息”等等。总之,内向的性格就是差的,不招人待见的。为了不让别人这么说我,为了让人觉得我性格好,所以从小我就学会了伪装,故意说话大声,故意哈哈大笑表示爽朗,明明很像安静的呆着,故意往人堆里凑。
说真的,真挺痛苦的。
所以,当我看到《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这本书的时候,内心还是很受触动的。这本书的作者西尔维亚洛肯是语言学博士,因为自己就是内向的性格,加上对性格领域的研究,所以深知性格并没有高下之分,各有各的优势。她认为无论我们是什么性格的人,只要清楚自己的优势和需求,就可以发挥能动性,塑造自己的人生。这本书还会有专门的板块讲职场的,还是很实用的,推荐给大家。
03
再者,从内向者和外向者的性格优劣势上,也能看出并没有所谓的完美的性格。
内向者的优势:谨慎、专注、安静、独立、善于倾听、善于分析、有毅力、擅长写作、有同理心。也是相对内向的人所具有的的特征,也是能力。
外向者的优势:勇敢、热情、灵活、爱表现、行动力强、有自发性、擅长讲话、善于应对冲突。同样的这些也都是外向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能力。
但是,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优势发挥太过,都会成为障碍。
内向者的障碍,恐惧、过于注重细节、易受刺激、被动、逃避、自我否定、固执、孤僻、害怕冲突。
外向者的障碍,轻率、马虎、缺乏耐心、过度表现、攻击性强、自我中心、容易分心、自我回避、压迫感强。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内外向性格的特征来判断自己是哪种性格。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出两种性格都有优劣,两者在很多情况下还能互补。
04
说回,如何通过自我意识改变性格。《性格拼图:如何拓展自己的舒适圈》里说,自我意识是自主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的能力。
我特别认同,自我意识是一种能力,很多人做不出改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就这点来说,提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已经算是走在前面了
我理解的自我意识,就是要知道对我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并且有意识的去改变以达到目标。这有个前提,就是我们得先知道对我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有意义的。
如果这个关键问题的答案,恰好符合我们的性格,那真是太好了,我们只需最大程度去发挥性格优势就好。然而,现实生活中,性格需要的理想环境和有意义的生活并不匹配。也就是说,这并不在我们的舒适区里。
这就需要发挥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了。
1.利用自身性格特征做适合的事
这个应该很好理解,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并且从事与性格相符合的事实。比如,你喜欢跟客户面对面交流,享受不同客户带来的新鲜感,喜欢完成业绩拿到奖励的成就感,那你可能是个外向性格,那么从事外出陌生拜访客户,就比让你坐在办公室打电话更合适。
2.接受任务中与自己性格相背离的工作
比如,你是个喜欢表达,喜欢讲话的外向性格,现在想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是你是个自律能力稍差,也缺乏耐心和毅力的人,那么随时都有放弃的可能。但是这对你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事情。
再比如,你是个很独立,喜欢安静的内向性格,现在想从事教学工作。但是,这项工作需要每天要跟学生进行大量沟通,很少有独处时间的工作,很容易让人身心疲惫。同样的,这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现实生活中,这种类似的事情应该很多。
其实,在陌生领域,对内向者来说,主要得克服恐惧。如果有社恐的朋友,应该更能体会,强行出圈,对内向者来说,真的内心很惶恐。这时,有意识的自我分析,告诉自己没有一件事是没有风险的,和给自己留出精力恢复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上面说的,想从事教学的内向者,把教学计划和交流时间都条理化,给自己留出安静的休息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对外向者来说,主要得更有耐心,对社交有一定的放弃。想从事科研工作的外向者,跟同事交流,参加学术研讨,把目光放在科研成果的奖励上,就更有鞭策的作用。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些事情都更加消耗精力。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能量管理。就像《性格拼图》书中说的:“无论你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请注意,最好只在必要的时候探索陌生领域,采取与你性格类型相反的行为,然后尽量回到内向—外向刻度尺上你的舒适区域,为之前挥霍掉的能量做补充。”
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有疑问,这是在改变性格吗?我要回答你,是的。事实上,当我们在做那些对我们来说有意义的事情时,我们就不再受基因和成长环境的束缚,就是在塑造着我们的性格。
总之,《性格拼图》这本书告诉我们,真正的性格形成,正是一步步自我实现的过程——寻找自我价值和目标的过程。
结论:
善结交并不代表一定有深厚的人际关系
不善言谈也不代表不会谈判
性格内外向没有优劣之分
我们能通过自主选择,塑造自己想要的性格,
举报/反馈

密斯时

5.6万获赞 2971粉丝
品读人生故事,汲取生活智慧
文化领域爱好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