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同仁医院眼科医生王辉去世后,家人替他捐出了角膜,也献出了他对患者最后的爱。安旭东/摄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同仁医院眼库落成,全国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教授成为这座眼库的第一位角膜捐献者。后来,北京日报等七家单位还曾发起“捐角膜、献爱心、送光明”活动。此后,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步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捐献队伍中。角膜捐献者的大爱,让光明得以延续。
(1)两座眼库在北京落成
眼角膜是人眼瞳仁外一层薄如蝉翼、清澈、透明的薄膜。角膜发生病变,可以使人失明。1987年全国残疾人调查结果显示,角膜病居我国致盲原因的第二位。使角膜病失明者重见光明,颇为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但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角膜材料极度匮乏,全国每年仅能进行700多例角膜移植手术,还不足全部角膜病人的1‰,角膜移植工作开展得异常艰难。
1990年6月12日,一座造福角膜病人的“仓库”——北京同仁眼库在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落成。据北京日报1990年6月15日1版《同仁医院眼库落成》报道,当时的同仁眼库拥有192只眼角膜材料,之后依靠捐献遗体角膜的志愿者,为病人及时提供角膜。邓颖超同志写信祝贺眼库落成。康克清同志题词:“无私奉献、造福盲人。”
1990年6月23日,中国医科院北京协和医院眼库宣告成立。至此,北京有了同仁、协和两座眼库,这使乐于奉献的人在离开世界的时候能有机会把光明赋予他人,更是百万盲人有望复明的福音。
在协和医院眼库的揭幕仪式上,中国残联200余名工作人员、中国医科院协和医院800多名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联名签字,表达了捐献意向。(1990年6月24日《北京晚报》1版,《协和医院眼库昨宣告成立》)
(2)眼科专家成眼库首位捐献者
同仁眼库落成三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位角膜捐献者。这位捐献者就是建设眼库的倡导者、北京同仁医院原副院长、北京眼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晓楼教授。
张晓楼是我国著名眼科专家。上世纪50年代,他和著名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一道,在世界上首次用鸡胚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获得成功,在世界上首次找到沙眼病原体,为沙眼的实验室研究开辟了道路,后被国际防治沙眼组织授予“国际沙眼金质奖章”。(1984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2版,《蜚声中外的北京大夫》)
1990年9月14日11时30分,张晓楼去世。当日下午4时许,捐献角膜仪式开始。他的儿子张维尧哽咽地说:“我的父亲毕生为使千千万万失明患者重见光明而努力工作,并多次表示愿意献出自己的眼球,为眼科事业做最后一次贡献,我们家属尊重他的遗愿。” 一位年轻的医生,向自己的老师深深鞠躬,轻轻地取下了老师眼球上的角膜。
第二天下午,顺义化肥厂工人、被氨水烧伤眼睛的张成如,北京义利食品厂工人、从小患角膜白斑的曲国华,云遮雾罩般的角膜被去除了,他们的患眼上移植了张晓楼澄澈的角膜。“亮了!”“树这么绿!”当眼罩揭下时,两个人成了最幸福的人。“是我们的老院长把角膜给了你们!”医生们说。“你们真有福气!”病友们说。术后是不允许流泪的,但37岁的张成如、32岁的曲国华都眼泪汪汪。曲国华说:“我以后就是用张教授的眼睛看世界了,我只有加倍工作来感谢他。”“教授的角膜给了我们普通人,我不知怎么表达我的心情!”张成如反复向外人诉说着。(1990年9月22日《北京晚报》2版,《教授的角膜使两工人复明》)
上世纪90年代,一位患者移植角膜后重见光明。程玉扬/摄
(3)北京日报等七家单位发起捐角膜活动
1997年3月,北京日报2版刊发通讯《谁愿身后捐角膜》,报道了因角膜缺乏、上百万可以复明的盲人在黑暗中焦灼等待的问题。文章见报后,市卫生局、市文联、首钢总公司、大明眼镜公司、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建工医院、第四清洁车辆场、住总集团二公司等单位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表示自愿身后捐献角膜,希望本报为志愿身后捐献角膜者和急需角膜等待复明的盲人牵线搭桥。
为此,北京日报会同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同仁医院眼库、北京协和医院眼库等七家单位,联合发起“捐角膜、献爱心、送光明”活动,并向市民发出《捐献角膜,留下光明》的倡议书。(1997年3月31日《北京日报》2版,《捐角膜 献爱心 送光明》)
“谢谢你们为早有此愿的志愿者和等待角膜的盲人办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活动发起四天,上千名读者打来电话、写来信件,志愿身后捐献角膜,为盲人造福,并对此活动表示赞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航天工业总公司等多家单位积极响应。广渠门中学宏志班有31名学生征得家长同意,填写了角膜捐献志愿书。他们在给报社的信中说:“我们在温暖的社会大家庭中生活,回报这份情谊就从现在做起。” 北京铁路分局丰台车辆段职工华丛林在病床上打电话请记者代他填写了一张志愿书。北京电信管理局退休职工郑元良特地赶到报社,索要了志愿书当即填写。北京日报社近百名职工也填写了志愿书。(1997年4月4日《北京日报》1版,《“捐角膜献爱心送光明”反响广泛》)
活动开展一个月,北京日报、同仁医院眼库和协和医院眼库共收到首都各界人士填写的《角膜捐献志愿书》11000余份,超过本市开展角膜捐献活动7年的总和。(1997年5月12日《北京日报》2版,《11000余人志愿身后捐角膜》)
1999年,北大学生会爱心社举行捐献角膜活动。张宏江/摄
(4)医院首设劝捐员
进入新世纪,到眼库登记愿意捐赠角膜的人越来越多。来自2010年6月的统计显示,仅同仁医院眼库就有5万人左右登记。此后,这个数字以每年2000人至3000人的速度在增加。但是,当时签下捐献协议的大多是年轻人,其中以大学生居多,40岁以上的只占8%,一时难以满足现实需求。而且,在登记的志愿者中,一半以上的人因家庭住址、工作变更等原因,无法联系上。由于不想坐等,同仁医院眼库在全市率先设置了劝捐员。
据北京日报2010年6月7日7版《1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将免费复明》报道,当时24岁的女孩于津是同仁医院眼库惟一的一名劝捐员。这个工作她已经干了快三年,每隔几天,她就要走一遍老年医院、临终关怀医院、干休所。“你干吗的呀?”“人都还活着呢,你想干什么吧?!”这样的诘问,于津听过无数遍。她遇到过各式各样的家属,有的明确表示:“老人有老人的想法,我们有我们的想法。”也有的说:“捐赠是好事,但轮到自己还是不能接受。”甚至有的家属在听明白她的意图后,直接就把她轰了出来。
进入新世纪,同仁医院眼库首设劝捐员。图为劝捐员于津(左)在工作。贾晓宏/摄
更多的时候,于津会把宣传资料放到病房里,让病人慢慢了解角膜捐献的知识。渐渐地,隔三岔五会有一些电话打进来,咨询角膜捐献的事,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到两三个电话,于津明显感觉到,人们对于角膜捐献的态度有了一些转变,社会观念在慢慢地进步。工作三年,于津成功劝说50多人捐献了角膜。(2011年4月4日《北京晚报》19版,《代替他 欣赏风景》)
(5)更多人身后捐角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身后捐献角膜,这种大爱让光明得以延续。
2012年,11岁脑瘤女孩珍珍在北京病逝。这个短发、爱笑的南方女孩,走完了她的北京求医之旅,将大爱的温暖留在了这个城市。她捐献出的一对眼角膜,令两位眼疾患者重获光明。(2012年12月28日《北京日报》7版,《“女儿,我们让你以另一种形式重生”》)
2018年,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二学生宇泽在内蒙古遭遇车祸,后回京治疗。但一个多月后,宇泽终因伤势过重、多器官衰竭去世。母亲为了满足他生前做医生的梦想,决定捐献他的眼角膜。随后,宇泽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给了两名患有先天性角膜白斑的孩子。(2018年11月29日《北京日报》9版,《爱,让生命延续》)
2019年,同仁医院32岁的眼科医生王辉突发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无效去世,家属捐献出了他的一对眼角膜,移植给了两名青年患者。这两名患者视力严重受损,几近失明的情况已持续多年,手术第二天摘下纱布,他们的视力就有明显提升。(2019年7月4日《北京日报》5版,《眼科医生逝后捐出眼角膜》)
对于这些角膜捐献者来说,死亡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爱和生命的一种延续。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举报/反馈

北京日报客户端

7732万获赞 544.5万粉丝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