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婚庆中八音乐师在吹奏唢呐。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将于6月13日拉开大幕,今年活动的主题是“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玉林市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玉林八音,又称桂南八音、吹笛儿、吹六笛,是玉林地区唯一的吹打乐。它源自秦汉时期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至明末清初传至玉林,是由中原古乐以及桂东南民间音乐融合而成,被音乐界同仁称为“桂东南交响乐”,广泛流传于桂东南城乡的各种庆典、红白喜事以及舞龙、舞狮和地方戏曲、舞蹈的伴奏。2011年以广西八音之名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玉林民间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诗经·关雎》中有“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这一诗句从字面来看,是说君子以钟鼓之乐取悦他所追求的女子。然而,古民俗专家研究后却认为此句描写的更可能是以钟鼓之乐庆婚的场景!早在周朝,尚礼崇仪的周人便把钟鼓之乐融到婚庆场景中,音乐在此时已经是非常重要的礼乐了。
以钟鼓音乐庆婚,从周朝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三千多年来成为婚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现代的玉林,婚庆场景中的乐曲十分多样,传统的八音曲目就有《八仙贺寿》《仙姬送子》《六国封相》《大开门》《醉东风》等一百多支。
玉林八音相传源自于秦汉时期的宫廷和军中的吹鼓乐,明代由朝廷组织收集编成了《南北九宫大成谱》,明末清初随着战乱南迁至玉林。八音演奏一般由八个人组合完成。演奏时有撑板、唢呐、大钹、大锣、苏锣、手锣、二弦、竹笛、扬琴、秦琴、直萧、喉管等,有时也会加入扬琴、二胡之类的乐器,使音乐更为丰富多彩,组合起来俨然一个小型交响乐队,是玉林市具有独特韵味的民间传统吹打乐。在过去,玉林民间每逢重大的民俗节庆活动,都少不了玉林八音的助兴,因此在玉林有“宁可少摆几桌酒,不可缺少一台吹”的说法。
玉林八音以演奏场合来分,可分为软场八音和硬场八音,为民间红白喜事进行的实用性演奏称为硬场八音;为闲情逸致、自我欣赏而举行的表演性演奏称为软场八音。在演奏形式上,玉林八音主要以合奏的形式来表现,主要有坐奏和行奏两种。坐奏指在特定的环境中一班人坐在八仙桌旁演奏,行奏则运用于特定事件如庙会游行、结婚迎宾等。
作为传统民俗文化之一,玉林八音的演奏曲目是由中原古乐和桂东南地方民间音乐融合而成,除保留了秦汉以来中原鼓吹乐的传统曲目以外,还有民间艺人不断加以利用地方音乐素材,创作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相思调、撑船调等曲目,至今已发展成为既有中原风格又具备南方音乐韵味的民间古乐,曲调优美、嘹亮,演奏风格热烈、欢快,富有地方民族特色,是玉林传统古乐的代表,深受桂东南地区人民的喜爱。
举报/反馈

玉林日报

8.2万获赞 7246粉丝
玉林本地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玉林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