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经典的心理学上的实验。
妈妈带着一岁大左右的孩子在房间里玩一些玩具。这时进来一个陌生人和妈妈坐在一起。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妈妈起身离开几分钟,这个时候来观察一下孩子与陌生人待在一起的反应。
第一种类型的孩子,当妈妈在的时候,就会积极的探索各种玩具。 妈妈短暂分离后就会表现出不安烦躁,会很想念妈妈。 当妈妈回来时,孩子会冲过去抱上妈妈,与妈妈互动寻求身体的接触。很快从不安中平静下来,然后继续一个人回去玩他的玩具。安全依恋型的孩子对陌生人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怕生戒备,也可能会试图去接近陌生人表示友好。
第二种孩子进入游戏室开始玩儿后。对于妈妈是否和他在一起并不在意。他只会玩他的玩具,妈妈离开房间他仍然没有什么感觉,妈妈回来以后他也不会很兴奋。也不会主动去抱住妈妈。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对妈妈的回避行为,感觉不想念妈妈,而是关注玩具。对待陌生人可能会比对待妈妈的回避还少一些。
第三种孩子对新的环境没有太大的兴趣。整个过程都很都关注着妈妈的去向。当妈妈再次回到这个房间,表现出来了一些矛盾的行为。比如,妈妈出现孩子觉得很开心,想去得到安慰,但是当妈妈来抱她的时候呢,又开始有一些退缩。这些孩子比较难从妈妈的互动中得到情绪上的安抚,而且很容易焦虑。不太容易自己独自去玩玩具。不主动接近陌生人,在陌生环境的适应上表现的消极。
这些不同的反应,称之为不同的依恋类型。
第一种是安全依恋型的孩子,第二种叫做回避型依恋,第三种叫做矛盾型依恋。
那么父母到底做了些什么,会让孩子有不同的依恋风格呢?
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对孩子的未来有哪些影响?
第一种安全型依恋
这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一种依恋模式。安全依恋的孩子喜欢靠近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寻求父母的安慰。感觉跟父母在一起时就像回到了避风港。这是一种跟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内在形成的一种安全模式。
这种安全感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内心能量,愿意积极地去探索周围的环境和别人建立新的关系。
那么怎么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安全的依恋呢?
首先孩子哭闹的时候要立即关注孩子的需求,理解孩子的情绪,比如问孩子:“你怎么了?为什么不高兴啊?”
反之,如果孩子哭闹时,父母不是这样的反应,孩子就会形成其他的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第二种回避型依恋
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的反应是好好烦啊,懒得理你。眼不见心不烦,你就自己哭吧,一会就停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就会觉得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帮我,父母并不能帮上他的忙。所以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父母的存在对他并不是很重要。
如果小时候是这种回避型依恋的孩子,长大以后当了父母,也会对自己的孩子情绪冷漠,很少抱孩子和回应孩子的需求。这就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照,然后长大后重蹈覆辙,导致亲子关系疏远隔阂。对其他的人际关系也表现冷漠。
第三种矛盾型依恋
这种依恋类型是怎么形成的呢?矛盾型依恋的形成是因为父母对待孩子的行为不一致导致的。
例如, 如果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就会关心孩子,那么就会去看孩子有什么需要。如果父母心情不好,就会对孩子不理不睬,甚至大发脾气。父母的前后表现不一致并且矛盾的态度,就导致孩子容易形成矛盾型的依恋。孩子并不知道父母在下一秒会怎么对自己,可想而知孩子心里有多么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得非常焦虑,缺乏安全感,有的会在感情上变得非常依赖怯懦,只有对方对自己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有价值。如果成为了父母也往往是需要对方提供安全感。很难教养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第四种混乱型依恋
其实还有一种类型的孩子,很难归到以上任何一类,称之为“混乱型依恋,也称D型依恋。大部分混乱型依恋的儿童在17岁时会发展成高水平的神经病理,或者各种临床障碍。
如果孩子哭闹是父母表现出的不仅是行为的不一致。还有激烈的情绪反应大吼大叫,甚至是对孩子进行身体伤害,恐吓孩子。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第四种混乱型依恋。
孩子内心充满了恐惧,对人际关系非常害怕,内心敏感,没有抗压能力,容易情绪失控。不论以后的婚姻或是做父母都很难胜任。
要怎么样才能形成孩子的安全依恋,培养安全感?
对于孩子的情绪,要立即的回应,关心孩子的需求。
特别是还不能讲话的婴儿,如果婴儿哭 ,父母千万不要觉得,不理他过一会儿他自己就不会哭了。
其实如果你不理他,孩子会觉得没有人在乎自己,没有人爱自己,没有人能帮自己,导致缺乏安全感。
这并不是溺爱孩子。因为孩子的情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需要。有人来回应他才能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的。
那么如果孩子哭闹着想要买玩具?那是不是也要答应他?害怕他没有安全感?
其实这是两回事。这种时候可以抱着孩子安慰她的情绪,让她不再哭闹。
具体做法可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孩子不听话?试试这4个沟通技巧,让孩子更加配合父母”
结语
孩子的安全感是从哪儿来?
孩子的安全感跟小时候父母的养育方式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孩子有需求的时候,父母能够立即做出回应,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就容易获得安全感。并且安全感就会深深植入他心里,影响他以后的的人际交往关系。
所以请父母一定要立即回应孩子的情绪,用心关爱呵护孩子,从而培养出有安全感的孩子。
-END-
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评论。
持续更新更多的育儿知识,推荐育儿好书,帮助父母更好的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喜欢这篇文章,就分享给更多人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举报/反馈

树屋妈妈

2.8万获赞 2081粉丝
分享育儿知识,专注于育儿教育、亲子关系
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