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张金海用27年的时间,对这句话进行了生动的诠释。27年前,他是一名军人,屡立功劳,脱下戎装后,他是一名环卫工人,又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成为一个行业的标杆和骄傲。
27年来,张金海实施了70余项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最美劳动者、齐鲁工匠、山东省职工十大发明家等荣誉。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常年保持钻研创新热情的同时,还成立了“张金海创新工作室”,把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创新体会悉数传授给年轻人,为东营环卫培养了一批批技能型人才。
1993年,24岁的张金海脱下戎装,成为一名基层一线的环卫工人。在从事环卫工作的27年里,他扫过大街、掏过厕所、管过垃圾场,修理污水处理设备和清洁工具更是常事。别人眼中的脏活、累活、重活,他凭着一腔热情干得有声有色。基层环卫一线的工作经历让他愈发对环卫工人的辛劳感同身受,在部队中养成爱琢磨、爱钻研好习惯的张金海买来电子元器件,设计图纸,勾勾画画、拆拆装装,反复修改,多次论证,开始了在环卫设备改良和技术创新的思考和研究。多年来,张金海先后实施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7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不管干什么工作,
只要用心干,没有干不好”
在张金海办公室的书橱里,整齐摆放着很多与电路维修、环卫工程等相关的专业书籍,其中有一些纸张泛黄的书籍格外显眼。“这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书,是当时我在部队自学无线电维修技术时买的,跟了我30多年了一直不舍得扔,始终带在身边。”见到记者疑惑,张金海轻声解答着。
1987年11月,18岁的张金海参军入伍。进入部队后,他牢记父母的叮嘱,努力学习,苦练本领。两年后,由于业务技术精湛,被破格推荐到石家庄陆军学院教导大队学习深造,结业后负责团俱乐部工作。为提高俱乐部整体工作质量,他利用播放军号和新闻广播的空余时间,省吃俭用购置了大量书籍,趴在被窝里苦学无线电维修技术。不到半年,张金海就将堆放在仓库中损坏的发电机、扩音机和高音喇叭全部修好,为部队节省了一大笔资金。后来,他参加了军地两用人才学习,制作的多个技术成果被送到军区参展,受到部队各级首长的认可和表扬。
1993年9月,张金海退伍回到东营,成了一名环卫工人。从保家卫国的前线来到环卫服务的基层一线,起初张金海以及家人心里多少觉得有些落差。但他很快调整心态,默默告诫自己“不管干什么工作,只要用心干,就没有干不好”。
当时张金海被分到了东城胶州路与府前街环卫小组。那时的胶州路和府前街远不如现在这般繁华,有许多未绿化的荒地,需要清扫的面积特别大,每个人几乎都是“全能”,一人一把扫帚,一只铁锨,什么活都得干。那时的张金海通常早上4点半就走上工作岗位,往往一干就是12个小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工作常态。
在工作中,向来爱琢磨的张金海发现公厕使用的节水感应器在控制高水箱冲洗槽沟和蹲位时存在一定缺陷,既浪费水又易造成污物长时间存积,导致厕所异味过大。为此,他利用在部队里学来的维修和改造技术开始了创新之路,经过多次实验,制作了能根据如厕人员多少来控制高水箱延时冲洗便池的节水控制器——《智能数控式节水器的控制电路》。在当时,较好解决了公厕为确保卫生效果和节约用水之间的矛盾,这也成了他的第一个发明专利。
首次申请专利就大功告成,对张金海来说,是非常强烈的刺激和鼓励。从那时起,他便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环卫工作结合起来。说干就干!从公共厕所的冲洗设备到排污管道,从生活垃圾的卫生填埋到垃圾焚烧,都留下了他不怕吃苦、钻研进取的身影,各种“新点子”层出不穷。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
但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无限大”
2004年的春节对于张金海来说永生难忘,因为这一年的春节他是在公厕中度过的。
那年春节前因气候异常,沿街公厕安装的红外线感应器冲水电磁阀突发低温,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全部被寒流低温冻坏,张金海快速购置热吹风机挨个公厕对感应电磁阀进行吹热烘烤,二十几座公厕他来回烘烤了几十个小时。由于天气寒冷,有的刚修好却又冻堵了,在别人享受举家团圆之时,张金海却不停地奔波在这二十几座公厕之间,以确保能正常运转。
为有效解决节水感应器在冬季防冻的问题,2004年整个春天,张金海在完成技术室日常工作的同时,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踩着污物、冒着恶臭加班维修感应器,工作到深夜甚至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最终成功研发了一套能适应多种感应探头、多功能集中控制的装置——《分体式红外感应便池冲洗器》,2004年4月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2004年6月,该专利被应用到安居工程区域的5座公厕内,很好地避免了同类产品安装定位难、维修难、管线和电磁阀易冻堵等问题,且节水率高达75%以上。2007年9月,该技术成果获得“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
马不停蹄的思考和忙碌,让张金海在技术创新和专利发明方面硕果累累,他先后完成了远距离电机遥控装置、多波段多档位延时开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污泥清液技改项目等几十项创新发明成果,解决技术问题和排除设备故障9000多个,成为东营环卫系统当之无愧的创新带头人。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的力量集合起来无限大。”因为深谙这一点,多年来,张金海在自己钻研创新的同时,“带徒弟”也是他职业生涯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2012年5月,“张金海创新工作室”揭牌成立,成为我省首批命名的四个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之一。张金海以此为依托,将多年积攒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创新创造中。他用心培养了30多名徒弟,在省市各项技能大赛中,斩获奖项无数,其中有4人晋升为技师,多人获得“齐鲁最美职工”和“东营市技术能手”等称号,都成长为东营环卫战线上的技术骨干。
“多重身份赋予多重责任,
我的初心永远不会变”
2014年3月,张金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破格录取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终于圆了大学梦。学习期间,张金海继续搞创新,他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开展情况开展调查,致力于研发出一套智能化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装置。
2016年春节,为验证自己研发的技术是否具有实用性,他鼓动全家去上海过年。大年初二,他从徐汇区跑到松江区,又从松江区跑到静安区的桂花园小区,冒着刺骨的寒风连续“蹲点”4个小时,仔细观察该小区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操作情况,从中汲取经验,决定否定之前已修改多次的技术设计方案,坐最后一班地铁赶到入住的宾馆时已是凌晨。
第二天中午,他又赶到该小区进行观察,多次的“蹲点”行为,引起小区保安的高度怀疑,直接驱逐他离开。“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这样,他的设计方案经过几十次修改和反复推理论证,终于成型定稿发向国家知识产权局,2017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
张金海告诉记者,这套设备采用世界先进的人体形态识别和侦测技术,将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全面简化,形成“傻瓜式”操作模式,非常便于广大居民使用和保洁人员管理。目前,这套垃圾分类收集设备已进入研制开发阶段。该设备结合他在2017年2月提出的“归属地生态链”垃圾分类处理法,未来将极大助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迈入新水平。
2018年2月,张金海有了一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自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两年来,他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民意,调研社会关注的问题,将民声民意汇集成建议和议案进行提报。
两年来,张金海提报的关于解决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东营市费用缺口、赋予地炼企业成品油出口资质及配额、加快推进京沪二线高铁建设、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垃圾分类处理和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等十几项建议,都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金海主动请缨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做好站点疫情防控的同时,他加班加点主动策划,起草了《环卫作业疫情防控线上培训策划方案》和《东营市环卫处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演练方案》,并将组织实施的东营市环卫处新冠肺炎应急处置预案演练和环卫作业疫情防控线上培训形成的《一线环卫工人防护》《公共区域》《垃圾收集站点》等5个篇章拍摄制作成视频,并在《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进行播放。
在工作实践中务实严谨,对创新发明孜孜不倦,张金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守之志。27年来,张金海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痴迷和热爱的环卫工作,献给了一张张画不完、改不完的设计图纸,献给了一批批“传帮带”的徒弟……多重身份赋予的多重责任让他每日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可在谈到家庭时,他却有很多遗憾和愧疚,他对妻子和孩子的陪伴有限,父母生前病重时,因为工作忙碌,在病床前尽孝的时间也十分有限。
“这些年,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成长到现在,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始终心存感激。今后不管身份、角色怎么变换,我的初心永远不会改变。对于家人来说,我加倍努力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另一种安慰和补偿。”在张金海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张设计图纸,在接受记者采访的间隙里,他一有时间就添上几笔,这些年,他就是用这种争分夺秒的拼搏劲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书写着他无怨无悔的“马路情缘”,日日夜夜,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