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爷爷文选里有一段这样的描述,有一位搞半导体的科学家,北大让其改行教别的,他不懂。他应邀到科学院半导体所作学术讲座,反响强烈。他讲这都出自业余时间。有很多不能学以致用的人,应该发扬他们的特长,否则这是最大的一种浪费。
他同是学部的一名委员,世界闻名学者,竟然遇到这样的境遇,为何不让其去搞所学专业?北大无用武之地,可去半导体研究所主持工作,给他配一个党委书记,再安排一些后勤人员,这样不是更好吗?这里邓爷爷说的这一位科学家,名字叫“黄昆”。
黄昆先生,在全球物理学领域,闻名遐迩。他是声子物理的一个开创者,他在世界固体物理界堪称第一流的专家,又是半导体在中国的先驱者之一,被人们誉为“中国半导体物理之父”。另外,在留学期间,他曾和著名大师合著《晶格动力学》一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黄昆出生在北平,父母均曾留学海外,回国后都在银行工作。整个黄家更趋于西方化,像其小时候看的小说基本上都是英文版。他到初中的时候,英语非常好。相反,他的中文却不怎么样,尤其是作文,这成了其一生的遗憾。
1937年,抗战全面展开,这一年,17岁的黄昆,由潞河中学保送美国教会开办的燕京大学。因为,燕大完全是美式教育风格,对学业要求相对宽松一些,倡导学生自由发展。所以,黄同学业余时间自学了量子力学,这对他后来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941年,黄昆在燕大毕业,并获得了物理学士学位。当时,北平沦陷、战火蔓延。这时一个好友介绍其到云南西南联大的物理系,当一名助教。在那里,黄同学认识了正在读书的杨振宁与张守廉。当年,他们三人被人们称作为“物理系的三剑客”。
当时,杨振宁是西南联大公认的天才学生。黄昆常常讲,杨同学考试十分厉害,一般情况下他都考不过杨同学。不过,在量子力学这门课程,杨同学也考不过他,分数总是名列前茅。所以,这是黄先生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哪怕过了好几十年,他仍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国内的抗战形势依然严峻,导致大部分理工科的大学毕业生,都选择到西方留学深造,以便师夷长技、实业报国。当然,黄同学也选择了同样的道路。当年,他先考庚子赔款的留美名额,但他却没考上,因为他语文不行,被拉下很多分数。
接下来,黄同学又考庚子赔款的留英名额,也许是上天眷顾,主审语文的老师认为这批考生的作文,普遍不行。于是,老师都给了大家40分。本来,黄同学的语文是其最大软肋,没想到,这次无意间被审卷老师给弥补上了,所以,黄同学喜从天降,考上了。
1945年的秋天,黄昆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求学之途。几经辗转,终于到达了布里斯托尔学院,并师从于诺贝尔奖得主莫特先生。学习一年多以后,黄同学的博士论文就已经完成。然而,他学业还剩下一年多时间,于是,他决定拜在另一个物理界泰斗玻恩门下。
因为,玻恩与莫特两位大师研究的方向并不相同,于是,黄同学就选择在玻恩手下学习。事情也刚巧,玻恩刚写了一本《晶格动力学》的初稿,还是用德文写的。他觉得黄昆的基础物理相当扎实,所以,玻恩就提议让黄同学来帮他续写这本专著。
在上世纪40年代,黄昆在这本书里描绘了未来半导体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而且,这本书一直是半导体领域的一个入门著作。所以,这本书出版至今60多年,依然一版再版,依然有人在读。像我们熟知的数字电视,都是建立在此书理论基础之上。
据记载,在玻恩与爱因斯坦的通信当中,就有3封信提到了黄昆的名字。其中一封信中写道:我如今正与一名中国的合伙人黄昆博士,合著一本晶格量子力学的书。其中内容彻底超乎了我的想象,我理解年轻的黄同学,以我俩的名义所写的东西,十分兴奋。
1989年,德国举办了一个物理领域的国际研讨会议,中国也应邀参加了此次大会。一位来自美国麻省理工的物理系主任,就问中方代表:你们知道圣经吗?中方代表回答道:当然知道。老外又说:我将黄先生的著作像圣经一样摆放在我的书桌上。
就在年轻的黄昆,在学术生涯渐入巅峰、事业大有作为的时候,黄昆决定回国。因为,他在国外越是深入学习,心里就越是担心,他主要担心照这样发展下去,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会越来越遥远。所以,他迫切地想回去,把中国在物理学领域的差距缩短。
黄昆还有一个想法,想拉杨振宁一起回国,他在信里跟杨振宁讲:我觉得像英国的科学也就像十几个莫特这样的人,就把整个英国的科学撑了起来。所以,我觉得像你回国,完全可以像莫特一样,在中国建立一个物理研究中心,比一个人获得诺贝尔奖更有价值。
1947年,黄昆再一次写信给杨振宁,信中主要内容还是劝其能够考虑回国发展。他说:有时候我跟人说,大约一二年我会回国,这些人皆露出惊讶之状,质疑我为什么不留在这个安全、舒适的地方,却选择战火纷飞之地,这无疑于是在往火坑里跳。
况且,作为一介书生的我们,对国家能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留在他国,只是为了逃避和拖延,这有些违背良心。我一直认为祖国有我们这样的人和没有我们,还是有很大差别。最起码,我自信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些贡献,尤其是物理方面的。
在《一代宗师-厚德流光》一书里有这么一段描述,在燕大读书期间,黄昆在图书馆发现了一本《西行漫记》,当时这是禁书。但这让他第一次了解中国工农红军和共产主义革命。有人说,这本书成了后来黄昆回国继续科学专业研究的一个诱因,从而影响了他的一生。
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1950年底,新中国成立第二年,学业有成的黄昆回国以后,在这里开始了他漫长的26年教学生涯。当时,黄博士刚刚回国,就被北大聘请为物理系教研组的一名教授,他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在大学本科当中教基础物理。
当初,黄教授与另外几个物理系的老师,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决定在北大开设了基础物理这门课程。可以说,这是北大当年最好、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我们知道,即使是现在,北大物理系基础课的体系,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黄老当年留下来的。
2002年2月1日,黄老获得了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总额人民币500万元。这在那个年代,绝对是一个大手笔。我们不难看出,黄先生取得了卓著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物理学领域的多项空白,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这一年,黄老83岁。
举报/反馈

地平线荐赏

11万获赞 1万粉丝
崇尚那些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名士伟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