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贴牌”到“品牌”,从“制造”到“创造”,国产手机厂商在市场占有率上已有赶超三星、苹果之势。不过,“高歌猛进”背后,“薄利多销”依然是中国手机品牌难以摆脱的桎梏。
资料图 新华社/法新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19年三季度,苹果拿下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利润的66%,而剩下34%的蛋糕中,三星又拿走了一半(17%),剩下17%的利润由其他手机厂商瓜分。
之所以苹果能拿到这么高的利润,直接原因便是其高昂的售价。回首手机发展史,2010年乔布斯发布iPhone 4,价格炒到万元以上;库克掌舵苹果后,不论是开启大屏手机时代的iPhone 6系列,还是开启全面屏手机时代的iPhone X系列,高配版本首发最高售价也基本都在万元以上。
iPhone之所以卖到如此高价,固然有领先的工业设计、强大的A系列芯片、流畅而稳定的iOS系统作为支撑。但对比安卓旗舰手机,苹果的品牌溢价较为明显。事实上,iPhone 11系列之前的每款iPhone产品对比同期安卓阵营都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苹果也顺势采取了激进的撇脂定价策略,即利用较高的产品品质,在售卖之初定出较高的价格,以期在短时间内收获最大的商业利益。
每代iPhone发布之前,苹果都会在消费者心中铺垫出诸多期待,而新品上市后高昂的售价与相匹配的产品品质也让更多人认可了iPhone的高端定位。苹果在消费者手里撇到了更多的脂,自然有更充足的动力研发新产品,以此形成企业发展的正反馈。
事实上,在智能手机市场由增量向存量过渡的大背景下,早些年依靠价格优势抢占市场份额的国产厂商也迫切需要提高盈利能力,跳出“性价比”的瓶颈,打造自身的品牌核心竞争力,而iPhone前些年偏高端的定价策略也确实给国产手机厂商留出了发展空间。但不论是喊出“为发烧而生”,主打性价比的小米,还是麒麟芯片尚未出炉,也尚未与徕卡合作的华为,在高端领域都难望苹果之项背。但华为却借鉴了苹果打造高端产品的策略。2014年,华为手机首次用上了海思的麒麟芯片;2015年,华为首次和徕卡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此后,华为开始在高端领域逐渐发力。
2017年9月iPhone X系列发布后,iPhone便鲜有革命性的创新。正是在2017年之后,华为凭借主打影像的P系列和主打黑科技的Mate系列,在高端领域站稳了脚跟。
2020年,苹果iPhone 11系列的售价已和国产手机高端机型的定价重合,最新发布的iPhone SE 2更是将iOS生态的门槛拉低到3000元价位段。而国产手机厂商的高端化之路也越走越顺:除华为的P系列和Mate系列,小米10系列、OPPO Find X2系列、vivo NEX 3系列,以及一加8系列、魅族17系列也都已发布,在相近的价位段与苹果、三星展开正面交锋。
2020年以来,疫情暴发让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骤然降温。而在经历过去快速而频繁的技术迭代后,产品硬件的创新也已没有惊艳之感。外观方面,多如牛毛的渐变色后盖以及越来越趋同的外观设计已让人感到审美疲劳,而蔚然成风的高刷新率、高分辨率屏幕也早已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得以应用。至于被各家手机厂商当做宣传重点的影像系统则很难拉开差距,与其说“创新”更多是硬件配置的提升,不如说是徕卡、索尼等在影像技术上的升级。处理器方面则基本是高通、苹果、华为海思三分天下,手机性能溢出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普通消费者口中“XX型号手机还能再战几年”的疑问就是最好的注脚。
相比之下,折叠屏手机是市场上最吸睛的新形态,但难以大规模量产,华为Mate Xs的售价被炒高至五六万元,却依旧一机难求。而屏下摄像头等革命性新技术并不成熟,大规模运用尚有待时日。
因此,在智能手机技术创新显得颇有些青黄不接之时,随着5G技术的落地与普及,业内玩家几乎都把技术升级的焦点集中在5G商用方面。毫无疑问,5G已成为智能手机市场的最大增量。
延伸阅读:
苹果仍受疫情巨大冲击,4月iPhone销量跌超七成
5月12日消息,据彭博社报道,市场分析机构KeyBanc Capital Markets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受疫情爆发影响,4月份的苹果的iPhone销量同比下降77%,环比下降56%。高通预测iPhone销量在今年第二季度或将同比下降36%,并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卖出”。
从苹果公司的财报亦能一窥端倪。苹果公司5月初发布的2020年第二财季财报显示,截至3月底,苹果公司第二财季净利润为112.4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净营收583.1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其中,iPhone收入同比下滑7%。
由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苹果公司并未给出下一季度的业绩指引。
苹果线下销售大幅关店
根据苹果公布的2020年第二财季报告,当前疫情较为严重的美洲和欧洲仍然是苹果的主要市场。
2020年第二财季,苹果公司产品净销售额为583.13亿美元。其中,美洲地区净销售额为254.7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份额高达43.7%;欧洲地区净销售额为142.9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9%,份额为24.5%;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94.5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份额为16.2%;日本地区净销售额为52.0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份额为8.9%;其余亚太地区净销售额则为38.85亿美元,份额为6.7%。
而苹果公司自2月1日起便大量关闭线下门店,以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因此,iPhone销量下滑主要是受苹果全球线下门店关闭所致。
2月1日,苹果官网发布公告,基于近期公共卫生与预防的考虑,即日起至2月9日24 时,中国大陆所有Apple Store将临时关闭。直至3月13日,苹果发言人证实中国大陆全部42家零售店已重新开放。
新冠疫情在中国的有效控制,使苹果能够短期内重新开放大陆地区线下门店,但在全球其它区域,可就没有这么幸运。
3月12日,苹果宣布无限期关闭意大利的所有零售门店,并于3月14日起关闭西班牙11家零售店。两天后,苹果CEO库克表示,苹果将关闭大中华区以外的线下门店至3月27日,并捐赠1500万美元抗疫。
但直至5月初,苹果在欧美等地的少量门店才逐步重新开放。5 月11日,苹果宣布将在美国开放爱达荷州首府博伊西的门店,并在本周晚些时候陆续开放位于阿拉巴马州、阿拉斯加州和南卡罗来纳州的门店。
欧洲方面,5月5日,奥地利唯一的一家Apple Store成为苹果最早开放的欧洲门店,但考虑到疫情影响,其营业时间也大大缩短。此后,苹果在德国、瑞士、澳大利亚除悉尼外的门店也在严格限制营业时间的前提下逐渐开放。
对于苹果公司而言,过去两个月内中国大陆门店“一枝独秀”,成为其手机销量的希望所在,但问题在于有多少在华用户愿意买单?事实上,尽管中国大陆门店较早重新开放,且苹果公司还在4月15日发布了新款低价位手机iPhone SE 2,但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对苹果的业绩难言助益。
IDC中国手机市场研究经理王希指出,iPhone SE 2是一款偏圈存量用户的产品,在份额上肯定会在3000元档位上和安卓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但iPhone SE 2的核心意义是针对存量用户的一个防卫型的产品,实际上是为了将iPhone6、7、8代用户圈存在iOS的阵营内。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则直言,中国的消费者并不接受逆潮流的产品,iPhone SE在2016年就证明了其在中国是一款失败的产品。“从去年9月至今,苹果都在销售旧机型,旧机型除了降价就难以热销,对苹果的业绩数据而言不会特别乐观。我觉得中国对苹果业绩不会有太大帮助,甚至会有所缩小。”
来源:北晚新视觉综合 每日经济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观察者网
流程编辑:TF021
举报/反馈

北晚在线

4506万获赞 294.4万粉丝
专注报道您想看的新闻
北京晚报官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