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作家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的百年诞辰。在作家的故乡江苏高邮,汪曾祺纪念馆即将于本月18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无疑是一系列纪念缅怀活动的重中之重。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围绕“聚文化人”、“聚才创新”为主题,依附汪曾祺故居新建的汪曾祺纪念馆(新馆),以及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去年一并开工建设,并于今年五一前刚刚竣工。作为2019年高邮城建十大项目之一,汪曾祺文化特色街区总建筑面9000多平米,按“一轴两带三片”分为四个功能区域:汪曾祺纪念馆、汪迷部落、汪氏家宴以及汪氏客栈。
汪曾祺纪念馆与汪曾祺故居比邻而居 摄影 袁玉华
说是“新馆”,原来2017年作家逝世二十周年之际,高邮“汪曾祺文学馆”(2000年开馆)经装修布置,更名为“汪曾祺纪念馆”重新开放。纪念馆由黄永玉题写馆名,汪曾祺生前北京寓所的书房及藏书整体搬移到馆内,是彼时重开的一大亮点。汪曾祺的小老乡,现居北京的作家王树兴告诉澎湃新闻,“汪曾祺文学馆本来占地就不大,也比较简陋,专门再建一所纪念馆当时就有动议。之前的‘老馆’在旅游景点文游台,现在的‘新馆’设在东门大街汪曾祺故居所在地。两者离得不远,不到一公里。”
汪曾祺纪念馆外景 摄影 林鸿森
《高邮日报》2018年报道,汪曾祺纪念馆曾被列为该市“文化立城”工程之一,由文旅公司承担施建,借鉴莎士比亚“故居+纪念馆”模式,后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理规划设计。纪念馆建筑风格古朴大方兼具现代简约,远看像七摞掀开的书稿(大体对应汪曾祺生前所涉猎的小说、散文、戏剧、诗歌、书信、杂著、谈艺等文学体裁),木纹清水水泥的外立面上,蚀刻出稿纸叠放的肌理,翘起的“卷边”恰成自然挑高的飞檐。
市民在纪念馆内的参观 摄影 陈瑶
走进展馆,影壁砖墙上汪曾祺画像当中悬挂(画像照片为上世纪80年代美国摄影师所摄,是汪曾祺最满意的一张肖像,生前便挂于房内),《受戒》《人间草木》《大淖记事》《沙家浜》等作品铭牌分列两旁,述说了作者一生的文学成就。汪曾祺生前常说,“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乡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有念及此,纪念馆四周以水为主题景观打造,寓意馆主一生难以割舍的水乡情结。
整座纪念馆通过形态错动、叠加,形成多个内院,好似以往汪家大院院落的天井空间。馆内共分两层,分为11个展厅,由“百年汪老”、“汪曾祺的文学世界”、“家乡的人和事”、“为人为文”、“怀念与传承”等主题统摄,每个篇章连接在一起,不仅勾连了汪老一生辗转的地理轨迹,也活画了他笔下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展览的前言和结束语,皆由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撰写。汪老生前最看好的女性作家如此写道,“他像一股清风刮过当时的中国文坛,在浩如烟海的短篇小说里,他那些初读似水、再读似酒的名篇,无可争辩地占据着独特隽永、光彩常在的位置……汪老离开我们了,但他的文学和人格,他用小说、散文、戏剧、书画为人间创造的温暖、爱意、良知和诚心,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据悉,今年“五一”期间,汪曾祺纪念馆曾试运营首次开放。在当地的社交平台上,俨然成了又一处网红打卡地。高邮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汪曾祺的三位子女,《小说选刊》原副主编王干,汪曾祺研究会会长陆建华等亲属和文化学者都会出席18日的开馆活动。当天还会在高邮市博物馆举办“汪曾祺书画作品展”的开展仪式。受疫情影响,相关活动从简组织,“汪曾祺纪念馆一定会成为文学爱好者们雅集的好去处,欢迎五湖四海的‘汪迷’前来寻访参观。”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