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礼文
全筑股份董事长朱斌被称为建筑装饰领域里的“少数派”,缘由很简单:一则,同济大学建筑学研究生的履历,让他成为行业中为数不多的学院派掌门人;再则,人们刻板印象中门槛并不高的建筑装饰行当,在他手中成了“打造智慧人居新样本”。
时至公司上市的第5个年头,在朱斌的掌舵下,凭借构建全产业链、倚重科技研发、布局多元发展这三招“打法”,全筑股份构建起了“护城河”。在近期做客由上海证券报与约珥传媒联合打造的《直面掌门人》节目时,朱斌从深度、高度、广度,讲述了公司如何通过不断锤炼和打磨自身而“一骑绝尘”。
深度:修建全产业链“护城河”
对于创业历程,朱斌回忆:“就读硕士时,尽管每个月有90多元的补贴,但远远不够日常开销。于是,从1991年开始,我尝试着在校外帮人做设计。”
朱斌以个体户的身份单打独斗了几年后,被同济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来增祥教授的一席话改变了人生轨迹。“当时,来教授对我说‘不要光做设计,要多做工程项目。也不要小看家装行业,你应该成立公司专注去做’。”于是,朱斌于1998年成立了全筑,一干就是20多年。
当时,我国房地产市场刚刚兴起,家庭装修业务还未成为行业热点。不过,直觉告诉朱斌,全装修成品房交付才是住宅市场真正的发展方向。2000年后,公司将住宅全装修作为主营业务,公司家装业务逐渐转向别墅等顶级住宅。如今,在标杆性楼盘林立的上海地产界中,朱斌和全筑股份的身影清晰可见。如华丽家族开发的檀宫和上海置业开发的华府天地,即为朱斌亲自操刀的代表作,也是帮助全筑股份打开局面的经典之作。
“檀宫和华府天地都是当时的知名项目,两大开发商又是上海知名房企,我们能获此机会,倍感荣幸和珍惜。”朱斌说,对这两个项目,从设计、施工直至交付,朱斌以最严苛的标准对每一个细节进行把关。“最终,这两个项目都获得了业主的高度评价。直到今天,我们还与两家公司保持着深厚的友谊。”
质量与口碑“齐飞”,为全筑此后的发展赢得了广阔天地。据公司统计,凭借在住宅全装修市场的多年积累,公司与包括恒大地产、复地集团、绿城集团、万科地产、绿地集团、华润置地、世茂集团等国内30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如今,全筑股份多年的积累有了“新舞台”。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明确,鼓励设计单位申请取得施工资质,已取得工程设计综合资质、行业甲级资质、建筑工程专业甲级资质的单位,可以直接申请相应类别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公司早在3年前已经成立EPC事业部,目前,扬州金奥中心、静安国际中心等一批EPC项目正加紧建设中。”朱斌解释,所谓总承包制度(EPC),即由设计牵头来做总承包,向业主提供一个从设计到交付的完整解决方案。除了建筑结构外,全筑已经构建起了设计、装饰、制造、科技、家居五个事业群,产业链已相当齐全。
高度:研发技术赋能聚力
对于许多心怀梦想的掌门人来说,“优秀企业”的评价只是及格线,“卓越企业”才是追逐的终点。全筑股份在2019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的首个研发培训中心,正是朱斌践行卓越企业理想的“试验田”。据他介绍,该中心历时6个月改造完工,将承担公司重点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及落地工作。
“我们认为,全筑未来一定是由现代服务转向科技与产品。要做到这一点,研发、技术、产品三者领先,缺一不可。”朱斌表示,研发是企业保持高成长性的“引擎”,也是公司从优秀企业转变成卓越企业的支点。“上市5年来,全筑股份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尤其是工业化内装方面,早在5、6年前全筑就开始着手,现在已经取得了诸多标志性的发展成就。”
具体来看,全筑股份目前已参与了50多个政府科研项目、装修研发课题,协同制定参编标准。同时,全筑产研中心围绕装配式内装工业化研究发布了100多项成果、300多项发明专利,并形成了全筑装配化内装部品八大体系。
朱斌的性格是,一旦认准了方向,便会深入下去,把每一项技术、每一个项目做细、做优。他以装配式内装技术举例,区别于传统的现场湿法作业的内装方式,这种新技术采用干法作业,是一种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部件、设备和管线等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说,干法作业能够减少用水作业,保持施工现场整洁,可规避湿法作业带来的墙面地面等开裂、空鼓、脱落的质量通病。同时,还不受冬季施工影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另外,装配式内装各部品部件采用工厂化生产,按照地点、空间、风格、功能、规格等不同要素的需求可形成对应的产品线。通过工厂化生产,减少原材料的浪费,将部品部件标准化与批量化,降低制造成本。
除了提升行业专业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外部新兴技术的融合,则给全筑股份增添了另一重属性。“依托同济大学的科研资源,我们提前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布局,在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下组建设立了‘同济&全筑智慧建造与智慧公寓联合实验室’。希望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在智慧建造(楼宇、室内板块)和智慧城市(社区、楼宇板块)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朱斌介绍说,像全筑打造的智能云平台,便可在服务EPC项目的过程中,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控制成本。
在朱斌看来,无论是装配式内装技术等行业内在技术的提升,还是把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建筑装饰行业相结合,“每一个技术突破点,本身都能独立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但同时,把它们结合到公司整个业务体系当中,又可以赋能我们的传统业务。”
广度:打造智慧人居新样本
疫情发生后,行业影响几何、复产复产成效如何,是眼下每一家上市公司都绕不开的话题。对此,朱斌表示:“截至4月底,我们的复工率已经超过九成。工程进度也将在二三季度赶上,以保证公司今年按既定计划正常运转。”
基于对房产行业几十年的观察,朱斌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认为,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国内加速的城镇化进程让建筑装饰行业仍然具备长足的发展空间。“未来10至15年,以旧房翻新为代表的存量房市场蕴藏巨大潜力,面向旧建筑更新、存量提升、功能改善的投资机会十分可观。同时,在‘租售并举’的政策指导下,100%全装修的租赁房交付量将与商品房平分秋色。”
“看见未来”只是引领行业的第一步,如何“适应未来”才是达成目标的关键。循此逻辑,以装修新零售、城市更新、租赁住房三大“新赛道”,决心把业务做宽、做广的朱斌,将探索路径聚焦在了“打造智慧人居新样本”上。“在实现全筑由现代服务向产品技术创新转变过程中,智慧家居和数字化建造是变革重心,而存量物业、租赁住宅市场恰好是应用智慧科技创新最直接的舞台。”
在租赁住房市场上,不光把智能硬件设备装进室内,还围绕智能家居、智慧楼宇、智慧社区三重生活服务场景,建立起智慧社区运营体系,解决租客端、运营端、开发端、政府端的痛点。作为上海乃至全国装配式智慧租赁住房标杆产品,2018年由全筑股份与上海地产城方携手打造的浦江世博租赁住房项目,即是上述观点的最佳诠释。
全筑设计集团目前已积累了南京夫子庙、上海豫园二期、上海老码头等一批优秀商业改造项目的成功经验,有能力在住宅社区、文旅地产、创意园区等方面,帮助政府及开发商继续完善区域规划、功能调整、综合整治、微改造等更精细化、复合式的改造模式。
朱斌透露,上市5年来,公司以规模化的住宅全装修作为支点,推动业务从住宅到泛住宅再到商业、康养、教育、医疗、科技等地产领域的覆盖。依靠综合化或复合化地产业务服务,全筑可满足消费升级后更为多元的人居需求。
走过上市后的第一个5年,朱斌感悟颇深:“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掌门人’的宏观战略、企业运营管理水平、组织建设能力都必须在工作实践当中自学完成。最近,我对这方面的思考和感触较多。特别是得益于公司自身的厚积薄发,如今的全筑已经扎稳了根基,各项业务的提升速度较快,相信未来的全筑将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