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是兴安岭的西部组成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黑龙江省西北部,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地理坐标介于北纬43°至北纬53°30”,东经117°20”至东经126°之间,全长1400多公里,均宽约2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总面积32.72平方公里。是我国保存较完好、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
大兴安岭风光
这里山峦叠翠,万顷林海,江河湖泊,水光掩映,自然风光,纯朴粗犷。一望无际的茫茫林海,没有经过人类的改造,与生俱来,有的地方伸手就可以触碰到对面的树木,这里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原始森林,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祖国的北疆,被世人称为“绿色长城”。
这里是大自然酿造的不可复制的无价宝地,这里物产丰富,尤其是万顷林海。常言道“无边的林海莽苍苍,拔地松桦亿万章”,既有刚劲挺拔的落叶松,也有四季常青的樟子松;既有高耸入云的山杨,也有银姿婀娜多姿的白桦……令人类垂涎欲滴,国家民族需要它。
然而,这沉睡千载的原始大林莽,每年冰冻期长达八个月,年平均气温零下3.8℃,最低气温零下52.3℃,是“岭积千秋雪,花飞六月霜”的大冰窖,被人类称为“高寒禁区”,不是谁想进就进,谁想来就来的。不惧严寒的强悍民族鄂伦春人不足涉这“西里泥”。(“西里泥”鄂伦春语,意为“难以生存的死亡之地”)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期间,觊觎这里的财富,为了掠夺大兴安岭林业资源,曾4次组织“垦荒队”闯入,因熬不过大兴安岭寒冷的夜晚未能站住脚,望洋兴叹,无可奈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林业部曾两次开发也是在大雪封山前撤出,无功而返。
要开发大兴安岭林区,要在这里站住脚,就必须首先战胜地理环境形成的酷寒气候,要有个吃饭休息的“家”,要熬过酷寒的夜晚,要克服交通不便,没有社会依托所造成的生活物资匮乏等困难。东北铁路工程局在铁道兵进入之前,就已三进三出,没有修完这条森林运输线——嫩林铁路,只修了50公里的部分路基。
加格达奇,铁道兵挺进大兴安岭纪念碑
1964年,为了尽快打开我国最大的绿色宝库,国家决定组织一场开发大兴安岭的大会战。然而,要运出大兴安岭的木材,就必须向大兴安岭纵深开发,就必须修建嫩林铁路,党和国家把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善打苦仗硬仗的钢铁劲旅铁道兵。铁道兵因此成立了军级的大兴安岭林业指挥部,总指挥、铁道兵副司令员郭维城少将率领第3、第6、第9师8万大军和2万多工人担负起嫩林铁路的建设任务。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当日,505指挥所(会战指挥部)派出两名工程师和测量班8名战士组成“先遣队”,从福建龙岩出发,经内蒙乌兰浩特,又从白城进入加格达奇,与东北铁路局做交接。
当年测量班班长是原十一团老兵周远敬,(后来成为铁道兵测量专家)据他回忆:“太冷了,零下30多度,晚上毛巾搭在绳子上,第二天早晨起来冻住了,拽不下来;洗完脸的水,泼出去落地就是冰;晚上冻得睡不着,就领着战士出去跑步,穿的大头鞋,一只就有一斤多重,冻在地上拿不下来,要用镐头刨下来;国产的光学经纬仪因温度太低不好用,只好用德国进口的设备。有的士兵真的冻哭了。”
铁道兵向“西里泥”挺进
大兴安岭林区指挥部,代号505部队,机关设在加格达奇。三师师部与505指挥所同住加格达奇,负责大杨树至大扬气100多公里;六师师部住呼玛县三荣岗,负责大扬气至塔河的100多公里;九师师部住嫩江县,负责嫩江至大杨树100多公里。我们铁三师也是第一批挺进大兴安岭,参加会战的兵团。
据我师政委席华亭回忆说:“要说苦,进军大兴安岭一点也不比红军差。”我师从大杨树向西里泥(今嫩林线林海车站)转移时,没有道路,爬山越岭钻树木。战士们拿着镰刀、斧头劈荆斩棘打路影,后面抬着帐篷、器械象耍花灯一样跟着前进。树茬子扎破了鞋,树枝挂烂了衣服,一天也走不上十里路。太阳刚偏西,就得抓紧支帐篷,埋锅扎营。战士们停下来,两脚成了血葫芦,衣服成了碎布条。但大家还唱着歌,向围拢来的狼群示威。
“要说大兴安岭冷,怎么形容都不过分。”会战指挥部政委罗玉川部长如是说。然而,战士们却编成笑话来描述这种鬼天气:进门用脚踹(门和地面的冰冻在一起);男女同穿戴(分不出男女);五黄六月吃干菜(没有路,蔬菜运不进来)铁道兵炊事员编歌谣唱道:白菜冻得像冰块,豆腐冻得像块铁,猪肉要用大锯拉,切菜就得斧子砍。
吃水用麻袋(刨冰化水吃)
再说施工,会战总指挥、铁道兵参谋长何辉燕回忆道:“在大兴安岭冬季施工,冷气夹着雪花,让人呼吸都感到困难。钢钎、铁镐冻得发脆,用力一撬,就能折成两段。南方的战士为了握好钢钎,脱去手套,结果手和钢钎冻在一起,用力一扯,竟扯掉一层皮……”
但是所有的艰难困苦没有能阻止住参加会战的军民,他们以“十万雄狮如破竹,地动山摇驱鬼神。打响开发大会战,誓将资源变成金”的浩荡气势;以“铁锤砸开千重岭,壮志融化万年冰”的革命豪情;以“热汗融化千年雪,钢钎凿透万重地”的豪迈气概;用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智慧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并巧妙地战胜之。
铁道兵安家搭帐篷
安家搭帐篷,学习大庆石油会战“干打垒”、“条加泥”的经验,即:立柱子,支房架,里外钉上树条,往空笼里添泥土,房顶钉上油毡纸,窗户蒙上塑料膜。恶劣的自然环境,激发了指战员的聪明才智。6师27团13连7班班长王世忠、1连1班班长杨学明等,和班里的战友一起想方设法,集思广益,苦心琢磨,在老家的烤烟房中获得灵感,发明了“地火龙”取暖法。他们用土坯垒起的火道,沿通铺板下和帐篷边绕行,一头砌灶烧火,一头伸向帐外,砌烟囱排烟,点起火后,整个通道像一条火龙,均匀、持久地散发着热量,解决了帐篷内烧炉子,上面又热又干,下面又凉又潮的问题。外面天寒地冻,屋内温暖如春。战士们给其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地火龙。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地火龙取暖法,保温、除湿、干净、安全、易行,迅速在林区部队中推广,使部队指战员安全过冬,打破了高寒林区无法生存、修路的神话。从此铁道兵在寒冷的东北站住了脚,“高寒禁区”也是被人类踩在脚下。
王世忠的发明在会战区得推广,指挥部给他记了二等功。铁道兵参谋长何辉燕少将在连队视察后,高兴地说:“你们不但能战斗,还会生话,真了不起。
以后,地火龙取暖法,一直在铁道兵部队流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青藏线和南疆线的部队普遍使用这一办法,解决了部队在高寒地区取暖的问题。
逐层挖冻的“冻结法”开挖路基
工作上创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实践中掌握了在严寒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方法。在桥涵施工中,采用逐层冻结,逐层挖冻的“冻结法”开挖路基;在沼泽地段,采用反扣“塔头”措施,以减少春融后填土方的工作量;冰包地段,采用爆破法开拓前进……被人称作人老心红的三师总工程师徐锦荣,在修建呼玛河铁路大桥时,为了抢施工进度,设计了一套“以冻制冻”的施工方案。
帐篷外挂温度计,下降到零下62度,他指挥战士们穿透4尺多深的冰层,下面的流水继续结冰,逐层剥离,一直剥到河底八米深的岩石层。然后在烧热的铁板上和水泥砂浆,并加热到30度以上,把60万立方米砂石料按设计浇注成12个桥墩。桥墩浇注完毕,周围用电热丝来保温,以防止混凝土即冻发脆,改变其物理特性。
以冻制冻”浇注桥墩
我营我连参加了此大桥浇灌的全过程,战士们身上溅了水,裤子冻得棒棒硬,鞋子冻得不打弯。大年初一不休息,团政委董太祯来慰问,勤杂人员都上阵。由于,从工程师到技术员,从各级指挥员到普通士兵都同心协力,确保了第二年开春,即按计划铺设桥面,使这座400多米长的特大铁路大桥如期通车。我连文书、我营书记赵国栋在热泪盈眶中写完了《呼玛河铁路大桥验收峻工报告》,这份报告至今都收藏在中国铁建大桥局。大兴安岭,是铁道兵“三荣”思想的形成地,是伟大的铁道兵精神在“高寒禁区”的写真。1964年11月,参加会战的铁6师,在完成了小兴安岭林区铁、公路和贮木场等110个建设项目后,继续向大兴安岭挺进。
担任开路先锋的27团先谴队,响亮地提出了“任务艰巨光荣,生活艰苦光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口号,用斧剁镐刨的原始方式,连续突击24昼夜,开通了34公里的公路,越过大兴安岭的脊梁伊勒呼里山,到达西里泥。
西里泥改称“三荣岗
师机关遂后由嫩江迁到这里,将西里泥改称“三荣岗”。
1965年4月,大兴安岭林区会战指挥部、林管局党委会在“三荣岗”召开,指挥部政委、林管局党委书记罗玉川将“三荣”引申为“参加会战光荣,艰苦创业光荣,勤俭节约光荣”。
从此,“三荣”的口号和思想衍化成一种铁道兵精神,在铁道兵部队、整个林区乃至全国打响。后来“三荣思想”被概括为:艰苦光荣,劳动光荣,当铁道兵光荣。如今,“三荣岗”已成为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我们三师十一团也是首批参加会战的兵团。我们二营十连在参加襄渝会战中扩容建立,1970年奉命到塔河嶂岭参加嫩林线建设。
1970年的冬季大雪纷飞,狂风漫卷,云层密布,天地一色。整个世界混混沌沌,朦朦胧胧,早晚难辨。被大雪压弯的树枝在呻吟,压塌的小草在啼哭,河水被冻得没有了挣扎,大地冰封三尺,几乎窒息,真是“点水成冰,吐痰成钉”啊!连队刚经“火炉”重庆的洗礼,来到祖国的冷极地带,气候温度从“谷峰”走到“谷底”,指战员们的身体都严重不适应严寒的北国,体感温度特别巨大。凛冽的寒风,吹得人刺骨疼痛,迎面的大雪,使人睁不开双眼,虽身裹“四皮”,战友们仍冻得鼻青脸肿,战士们的手、脚、耳、鼻、脸颊被冻得鼓起了血泡。
连队初到解决居住问题
连队初到,最先解决的是居住问题,搭建简易帐篷“遮风挡雪”,驱寒保暖,但初期没有“地火龙”,只好用铁皮桶,想方设法将柴火烧旺,温暖就是上不去,前胸暖了,后背还是凉的,上面干燥下面潮,裹着“四皮”睡觉,不敢脱衣服,早晨冻得不敢起床,大头鞋和大地亲吻不愿松口……冬日人如此,夏天也不好过,昼夜温差大,中午也热到30多度。而且蚊子、瞎虻、小咬,一天三次轮番围攻。在野外施工作业,汗流浃背,也不敢脱外衣。被蚊虫叮咬一下,就是个大包。有的战友过敏,手、脚、脸都肿得像馒头似的……我连当了十三年的老兵林春民等战友,给我讲了这些他们刻骨铭心的故事的时候,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我无不为前辈老大哥战友的拼搏精神而感动,为钢铁炼成的人创造的伟大的铁道兵精神而感到骄傲,为自己曾当过铁道兵而感到自豪。
1978年我入伍时,连队已从嫩林线挥师伊敏线,我只参加了嫩林支线的伊敏线建设,在野外施工虽挨冷受冻吃苦,但是下班后到了家里,“地火龙”温暖如春,疲劳一下子减半,这都是前辈老大哥战友们给我带来的幸福啊,至今难以忘怀!
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在开发大兴安岭的实践中,在与天灾人祸的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逐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伟大的铁道兵精神,硬骨头战士张春玉就是其中一位。
张春玉是三师16连战士,出身于石家庄郊区一个农民家庭。1963年入伍。1965年6月的一天,在嫩林铁路朝阳村一号隧道施工时,突然冒顶。他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前把战友郭凤学推向洞外,自己却被塌下的万斤巨石卡住。三根肋骨轧断,左腿粉碎性骨折。两个多小时后被同志们用四十个千斤顶撬起巨石将其拖出。他在医院苏醒后的第一句话就问:“小郭咋样?”张春玉的事迹立即在全军传开。1966年9月19日,国防部授予他“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光荣称号。
吊装铁路大桥构建
大兴安岭林区铁路干支线全长847.26公里,桥梁总长6552米,隧道山洞10573米,涵渠13529米,留下了207名烈士,平均每4公里就有一名铁道兵战士为之献出生命。沿线各县、区和林业局的烈士陵园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英灵。
1976年6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贯穿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钢铁动脉嫩林铁路胜利通车。”嫩林铁路是八万铁道兵和边疆各族人民在密林和冰雪中拼搏12年的结果,是铁道兵“三荣”思想的结晶,是伟大的铁道兵精神的体现!
钢铁动脉嫩林铁路胜利通车
大兴安岭,你是坚强的北疆生态屏障,维系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的生态安全。你珍贵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珍禽飞龙是人类的百灵,你珍稀物种是地球的骄傲,你荒无人烟的林莽是铁道兵给你带来了人类的灵气,你千年积雪的脚印是铁道兵留下的足迹,你虽盘活了国家经济和资源脉络,是铁道兵用生命,用鲜血换来的。
嫩林铁路及支干线的建造使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跨越了千年的发展。大兴安岭啊,是铁道兵帮你融入了祖国腾飞的翅膀,你现在的繁荣是铁道兵给你带来的生机,你沿线城市的繁华是铁道兵给你带来的辉煌!
最是人世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清王国维《碟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大兴安岭,你是一位倾国倾城的佳人,在四季的轮回中有着迷人的风姿;你茫茫林海富饶的宝库,盘活了国家经济和资源脉络,但,是当年的铁道兵把你从沉睡中唤醒,给你带来繁荣,才使你为人类作出贡献。你是铁道兵艰苦岁月的写照,你是铁道兵不畏严寒,不怕牺牲的写真,你是铁道兵历史功勋永恒的丰碑!
这就是大兴安岭精神的真实写照,继承和弘扬大兴安岭精神,是一代又一代大兴安岭人的责任和担当。
来源:白浪情之友/作者:三师吴凤祥(原三师十一团十连战士)
举报/反馈

神州记录者

7.1万获赞 1.7万粉丝
信息互联,推动社会。
中共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