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援鄂疾控工作举行发布会。
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傻傻分不清楚?
新冠病毒检测目前主要分为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两种,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中国疾控中心驻黄冈检测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曾毅院士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张晓光介绍,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在感染一段时间以后,一般是7-10天之后,人体会产生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最先出现的是IgM抗体,随后会出现IgG抗体,所以使用免疫学检测方法能够检测这些特异性抗体,判断人体是否感染过病毒。
两者的区别,核酸阳性说明标本中存在病毒核酸,意味着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IgM抗体阳性,说明患者处于感染早期,IgG抗体阳性说明感染过新冠病毒,但不能确定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如康复者,一般检测IgG抗体阳性,如果核酸检测阴性,间隔24小时再测核酸仍然是阴性,那提示其不具有传染性。与抗体检测相比,核酸检测更加灵敏,也是实验室检测的“金标准”。
当然无论是抗体检测还是核酸检测,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和假阳性,所以由临床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进行判断。
中国疾控中心驻黄冈检测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曾毅院士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张晓光
检测准确度和这些密切相关
张晓光介绍,援助湖北队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实验室的检测,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培训。核酸检测包括从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的核酸提取,以及扩增检测多个流程。这些流程每一个环节都要保证得到很好的质控才能保证检测质量。比如首先是样品采集,如果样品采集的质量不合格,那么检测质量就完全得不到保证。另外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特别是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两步,一定要加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监控整个流程,也确保结果可信。
同时,这次去湖北援助人员都是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每个标本检测的时候,我们都是面对着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者一起疫情,所以我们对每个标本都做到认真对待,在检测结果的时候,要经过多人核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另外,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因为采集标本是整个检测的第一步,采集标本的质量对整个检测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对检测采集标本人员进行多次培训,我们要求现场采集人员要动作熟练,并且具有耐心和信心。在采集标本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告知被采集对象可能带来一些不适,希望对被采集标本的对象要配合、要忍耐。同时还需要询问被采集对象是否有鼻中隔偏曲或者是严重的鼻窦炎这些症状,如果有以上情况,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改变采样策略,比如采集咽拭子或者深咳痰液,以保证采集标准符合质量要求。
“病毒杀手”也是“大力士”
消毒是切断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人把消毒人员称为“病毒杀手”。但是如何做好消毒,尤其是如何做到科学消毒、精准消毒、有效消毒,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武汉市环境卫生与消毒专家工作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研究员姚孝元介绍:
首先,消毒是一个技术活。针对不同场所和不同场景,需要用不同的消毒方式,消毒要精准施策、分类指导。比如对收治病人的定点医院的消毒和新去病人的消毒不一样。对定点医院的消毒很严格,要求病区里的垃圾都要按照感染性医疗垃圾进行处置,病区里面的一些生活污水以及粪便都要求集中收集,并进行消毒以后才能派发。还有对病区里面的物体和环境表面都要加强消毒。对于社区要求平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就好,只需要对一些像卡口和电梯公共活动的区域进行消毒,还有一块就是堆放垃圾的区域进行消毒,另外对小区出现新冠肺炎的病人,需要对病人家里以及病人活动区域以及转运场所进行消毒,其他消毒在社区可以不需要开展。
中央指导组防控组驻武汉市环境卫生与消毒专家工作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研究员姚孝元
消毒还是一个体力活。消毒人员背着一个消毒桶,一般情况下装20升消毒水,也就是40斤,再加上桶本身的重量,再加喷雾装置的重量,大概有50多斤,每次消毒作业时间大概是4个小时,这4个小时消毒里,消毒人员还要来回走动,还要喷洒作业,所以他们的体力消耗很大。
消毒人员还要耐得住刺激、顶得住刺激。因为我们通常所用的消毒剂,比如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都是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在用高浓度消毒的时候,对消毒人员的眼睛、呼吸道都有比较大的刺激性。另外,消毒场所很多情况下都是被病毒污染过的,因此消毒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危险无处不在。消毒是防病工作的需要,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很多消毒误区,比如对室外空气的消毒、室外环境大面积的消毒、人体的喷洒消毒,还有消毒剂的浓度越高越好,消毒次数越多越好,这些都是消毒误区。疾控人员应发挥专业引领和技术指导作用,保证消毒科学有效。
流调人员要善做邻家小哥和知心大姐
流调排查队在这次疫情防控当中也扮演了侦查员、情报员、战斗员和宣传员,中国疾控中心的流调队和当地疾控中心密切合作,建立了流行病学联合调查机制。很多流调队队员下沉到一线,开展现场指导防控工作,坚持向上溯源、向下追踪。
中国疾控中心驻武汉流行病学调查队队长、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主任医师丁钢强
中国疾控中心驻武汉流行病学调查队队长、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员更要注意沟通的技巧,要平复受访者的情绪,这时候流调人员就不是什么“黑面神”,更不是“执法者”,要做邻家的小哥或者知心的大姐,这样更容易让受访者开口,多说家常。记得我们队员在走访一位有精神异常患者的妻子做流调的过程中,开始这位患者的妻子怎么都不肯开口,后来我们通过了解患者精神异常的原因,从这个地方落手,通过拉家常终于打开了她的“话匣子”,她后来把家中各种各样的不幸和患者的活动轨迹一股脑都给你说出来,临走时候,她还拉住我们队员的手说,非常感谢我们队员听她的唠叨。这样的流行病学调查会获得非常准确和详实的情况。
流调还要注重细节,要学会缜密推延,要调查了解受访者与患者接触时候的一些细节,比如有没有戴口罩,有没有揉眼睛、挖鼻孔等细小的动作,患者有没有咳嗽、打喷嚏,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细节。同时,在调查当中也要学会质疑,寻找佐证。有时候受访者存在回忆偏差,或者主观上刻意隐瞒他活动的情况,获取的资料就会大打折扣,要寻找其他证据来证实他们所说的情况。
【本期编辑:和风】
来源:科技日报
END
持续关注!
举报/反馈

CCTV4

1870万获赞 250.3万粉丝
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账号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