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丘之貉”,这个成语,说的是同一山丘上的貉,品性都差不多。
这句成语出自《汉书》,是汉朝一个叫杨恽的人,说出来的。
可见,早在汉朝,就有“貉”这种动物了。
那么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
是古代一种已灭绝的动物?还是现今一种,已经更换了名字的动物?
看到貉之后,可千万别把它和浣熊给搞混了!
1.“它,不是浣熊!”
貉,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存在的动物,而且名字一直是这个。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它们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们是浣熊。
只不过……似乎吃得过于胖了一点而已。
从脸型上看,貉确实和浣熊长得很像。
由于一些漫画、动画作品的火热,让浣熊出现在人们视线的频次很多。
所以很多人一看到那张憨憨的脸,就能认出这动物是浣熊了。
貉的名气小多了,所以脸型相似的它,只能被人们误认了。
2.“不同之处!”
貉和浣熊主要在两个地方,有很大的区别。
第一个是它们的尾巴。
浣熊的尾巴一般都有环纹,一圈一圈的。
而貉的尾巴没有,比较顺。
(我是爱洗洗的小浣熊!) 第二个是它们的前爪。
浣熊的前爪跟人手差不多,五个指头能够伸开,也能抓握。
而貉的前爪,则和狗的前爪差不多,肉乎乎的长在一起。
所以,记住这两点,仔细观察,你就能区分你眼前的动物,到底是浣熊还是貉了。
(我还是爱洗洗的小浣熊!) 3.“貉的归属”
其实,我们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能很好的识别貉这种动物。
这句话就是:“貉,就是长得像浣熊的一种犬科动物!”……
原来,貉是归属于犬科动物的。
浣熊,则是单独开辟了一个“浣熊科”。
这二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所以貉,只是一种长得像浣熊的犬类动物!
当然,也有一些白色变异的种类,这些家伙,是特例……
(伦家……也是貉) 4.“真的不受待见!”
“一丘之貉”这个成语是个贬义词,不仅在文化内涵里,
在现实中,这家伙也非常不受人们待见,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是它们太能吃了!
作为食肉动物,貉几乎啥都吃。
鸟类动物、鱼类动物、小型啮齿类动物、蛙类、昆虫、软体动物……
写着都累,几乎无所不包了!
饿得慌时,爬树吃水果,农田里吃农作物,垃圾桶里翻垃圾,它们也干得出来!
第二个是它们身上的寄生虫比较多,有十几种之多。
在我们这里还好,在欧洲,也许那里的人,体质比较脆弱,很容易从貉身上染病。
但貉也是蛮惨的,它们的皮毛和貂皮、狐狸皮一样,非常保暖。
所以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貉都被猎捕,数量开始急剧下降。
现在野生貉在我们这里,已经是三有保护动物了
…
信息纷扰,不如学点知识!关注账号,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