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6
在“中国企业的国际战疫”云论坛上的发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
2020年4月28日
现在召开这个会议非常及时,因为疫情,国际社会反而更复杂了,需要我们更进一步、更清醒地看到背后的原因。大家的第一理念应该是携手合作,共同来应对疫情,但从实际情况看,好像幕后有种怪异的力量,一直在企图利用疫情,加大对中国的污名或是鼓励从中国撤资。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它是一个新现象,但我认为是国际社会原有的基本矛盾,在疫情下再现,或者说是疫情加剧了这一矛盾的复杂化。
一、疫情并没有改变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
去年我们一直在说,我们面临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的核心,就是在美国在国际主导社会力量的削弱和中国的崛起中,产生的中美贸易摩擦和一些对抗性的矛盾,这对全球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疫情之下,大国的竞争冲突没有减缓,反而加剧了。中美之间虽然有合作,但是总体来说,竞争面大于合作面,矛盾的公开化、对抗性似乎在加剧。
国际社会的第二个矛盾,就是疫情之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主要体现在很多国家强调不能过度依赖中国的产品,甚至以中国产品质量为理由来抹黑中国。这也会导致全球贸易投资更加萎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经济下降3%,世界贸易组织(WTO)预测全球贸易缩水13%至23%。
第三个矛盾,我认为逆全球化思潮仍处于上升期,会有“脱钩论”、鼓励产业撤离中国、以国际产业链重组为由趁机釜底抽薪等现象存在。
第四个矛盾就是高科技领域的限制和壁垒没有停止。疫情期间,美国还在加大对中国5G和其他高科技领域的限制,这是逆全球化的。实际上,像动员撤离中国产业链重组,也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当然我们也要正确面对,最终撤不撤不取决于美国,而是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自己的营商环境很好,企业有利可图,我觉得撤离是不可能的。即使撤离了,这也需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有时间来采取补救措施。
第五个矛盾,我认为是贸易规则重构仍然困难重重。疫情之前WTO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很激烈的阶段,疫情并没有终止这种改革。3月份,欧盟与中国等15个WTO成员就《多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协议达成一致,临时替代WTO争端解决上诉机制,但美国对此没有表态,反而一直致力于使部分发展中国家不能享受差别和优惠待遇。疫情前,这些矛盾已经表现了出来,疫情之下,矛盾还在继续演化。
二、疫情发生后,值得注意的两个新动态
一个就是舆论战。我个人认为是他们不愿意承认中国在抗疫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不接受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在应对舆论战时,我们要有选择地、有理有据地驳斥有可能产生后续连锁影响的观点,阐明我们的主张立场和事实真相,处理时要特别谨慎。
另一个就是价值链转移的问题。实际上,在奥巴马时期就提出了美国制造业回流,特朗普上台之后,也再次提出撤离中国,甚至在当前最困难的时候,提出可以承担企业从中国撤回的所有成本。但我认为这是很难如愿以偿的,因为公司投资不会单纯只考虑政府的要求,还要考虑投入产出的盈利问题。我们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和潜力,能够让投资商感到我们的好环境,所以我认为,这个撤离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或是对部分困难环节进行调整,不会是大幅度的。
我们在这两个方面做好应对,下一步就有可能更加主动。
三、国家和企业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总体来看,中央及时做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现在又提出了落实“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要求,都是有针对性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稳定住自己,尽快恢复经济,只要我们能够在这次疫情后实现经济快速恢复,保持稳中有进,我们在全世界就是最靓丽的风景线。
如果在疫情下,我们依旧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不排除中国会成为新的投资热口;针对有困难、特别是在短期上有困难的企业,政府应该尽量帮扶纾困;要继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央发布的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思路,如果存在障碍,一定要清除,否则不利于整个复工复产和下一步经济效益的发挥。
从企业层面看,第一要务是把握疫情态势,因为疫情之后,可能会存在新的商业机会。特别是海外投资企业,要保持与主要业务伙伴的良好沟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第二,要维护海外投资稳定性。中国的海外投资虽然发展很快,但还在初步发展阶段,我们要占住这个阵地。疫情可能会产生阻力,但我们要克服困难,保持现有项目的稳定发展,创造条件,成功出产。现在看来,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信贷成本都在上升,企业要妥善处理,先求稳、求生存。
第三,企业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效益是核心内容,对企业内部来说,尽量引入高科技和创新机制,对外保质保量发展。
第四,企业要积极拓展市场多元化,加大对疫情平稳地区的出口,拓展新兴市场空间,当然了也不要放弃欧美市场。
第五,要研究国内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国内消费市场升级和促销费问题,仍然是主线,能够适应内销的企业,可以积极适应,既能缓解企业的阶段性困难,也对促消费有积极作用。但是我也不同意国内专业的外贸服务企业全部转向内销,从长远发展看,这会为出口竞争带来损失,还是应该“两条腿走路”。出口、进口相互兼有,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相互兼有,这样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余地就会比较大。
这次疫情彰显了中国的体制机制的优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取得了新的阶段性胜利,但是复工复产、稳定经济的任务也依然很重,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并提前要做好准备和铺垫,以便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扩大我们的影响力。
△ 点击图片,回顾云论坛精彩内容
责编:左琳
视觉设计:新视觉工作室
视频制作:陆松江 孙中华
监制:何晶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举报/反馈

中国报道

5.6万获赞 9.5万粉丝
《中国报道》杂志官方账号
《中国报道》杂志官方账号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