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孩子出生满一百天都要举行一个仪式,即“过百日”。大人们在这天都会给孩子穿扮上老一辈人精心刺绣并手工缝制的虎头帽、虎头鞋,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如今,虎头帽、虎头鞋在很多人眼中成为了一种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民间物品,已经很少有人会这门传统刺绣的技艺了。
“那时是我六奶奶会绣,我们从小就喜欢在她家玩,经常看她绣,自己又比较感兴趣,就跟着学了。”今年67岁的杨东焕,自幼深受当地风俗的影响,对刺绣技艺情有独钟凭借着对刺绣的热爱,她很快掌握了传统刺绣的针法与工艺,一绣便是50多年,绣品深受大家喜爱,2019年成为江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刺绣技艺》区级传承人。
在杨东焕家,记者看到绣品多以帽子和鞋子为主。各式各样的帽子,如虎头帽、狗头帽、鱼尾帽、桥帽、风帽、假尾巴帽,样式风格细腻、精巧、雅致,做工精细,让人爱不释手。帽子上的形象多以花鸟取材,力求意境、神似相得益彰,色彩上讲究大红、大绿、大紫,层次比较丰富,用炫彩的丝线配以各种玉石、银链银锁等银饰,使帽子更加完美精致。
相对虎头帽来讲,虎头鞋更是精致,从纳鞋底到做鞋帮,再到飞针走线,道道工序一样不少,且全部用手工缝制。每一双虎头鞋都蕴含着浓浓的深情厚谊,一针一线,倾注的是亲人满满的爱意。
小小的一顶虎头帽、一双虎头鞋,制作工艺可不简单,要经过裱布、晒布、剪、贴、插、刺、缝等几十道工序,纯手工缝制,往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每一步杨东焕都做得很认真,没有一丝马虎。
她说:“我十多岁就开始做鞋子,绣帽子也有十多年了,现在女儿也在绣,我家孙女也爱好的。所有愿意学的我都可以教她们,不想把这些古老的文化丢了。”
近年来,江川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管理。目前,全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有2项,市级18项,区级79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共76人。
“我们通过举办大量活动来进行保护,鼓励非遗项目在当地的节庆活动、庙会活动中进行传承,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逐步唤醒民众的保护意识,只有全民的保护意识得到提高,非遗才能得到活态的传承,也是非遗保护的目的。”玉溪市江川区文化馆副馆长杨江涛说。
云南网通讯员 李丹 杨宝英 杨俊芳 摄影报道
举报/反馈

云南网

271万获赞 10.4万粉丝
世界看云南的窗口 云南看世界的视角
云南网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