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在一档综艺里
“明言明语”火了好久
那些自我中心的话已经被大家吐槽烂了
抛开导演安排或节目效果不谈
只研究对话内容
黄晓明似乎有
“习惯性否定别人”的交流模式
1.
否定别人让我们感到快乐
我们今天实际要聊的不是黄晓明的“明言明语”,而是一个更大的话题: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习惯性地反驳别人?
相信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种人,不管你表达怎样的观点,他嘴里冒出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否定句:“我觉得不好”、“不行”、“我不同意”,往往还伴随着摇头、闭眼、皱眉等一系列配套动作。结果等他说完原因,你可能又会发现,他并没有更多高见,甚至还可能又将你的观点重复了一遍。
提出反对意见很正常。但问题在于:在提出反对意见之前,这些人似乎根本没有认真在听你说的到底是什么。“否定”只是个习惯性动作,目的是开始自己的表演。
就像你开开心心淘了一双限量款的球鞋,他一张嘴却是“颜色太丑,款式还是三年前的,过时了啊,白送我都不要!”
你说气不气?邪门的是,工作生活中我们还偏偏总是无可避免地会遇到这些人。那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否定别人为乐吗?
是的,否定别人可能真的会让他们感到快乐。
社会心理学家 Festinger 认为:
我们在与他人的社会比较中认识自我,并且这个过程会带给我们丰富的情绪体验。当我们与比自己优秀的人做比较时(上行比较),会感到焦虑甚至自卑,而当我们与比自己差劲的人做比较时(下行比较),会获得自信和满足。
也就是说,如果周围人都很胖,你就会觉得自己瘦。如果朋友圈别人都在晒旅游,你就会觉得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在加班。同理,如果别人表达了一个特别棒的观点,或者讲了一个很有趣的笑话,我们可能就会觉得自己有点蠢、有点无趣。这感觉可不太美妙。
于是有些人就会选择否定甚至贬低他人,让自己重新获得优越感。
自我肯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的提出者 Steele 认为:
证明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其实是一种自我肯定,它保护并维持了我们的自我价值而否定自己之前的想法和行为会带来认知失调,这种认知失调会让人产生不适。
所以,如果对方提出的是和我们完全相反的观点,即使他再有道理,我们也很难认同,因为“他是对的”=“我是错的”——承认自己错了,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
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感
找到了属于自己存在感的人,和缺乏存在感,缺乏认同的人是不一样的。习惯性反驳别人的人,大多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存在感的人,换句话说,这其中很多人,都是没有确定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的。存在感和认同我们都会缺,但是找到属于自己存在感的人,会在自己认定的事情中,去得到存在感和认同。就像乔丹爱篮球,那么当一群人谈论王者荣耀,乒乓球,歌舞等这些他不擅长的东西的时候,他是不会反驳的,因为这并不是他要走的路,而且他已经证明了自己。
那些习惯性反驳的人,就是因为本身就缺乏存在感和认同,而且还没有一条属于自己路去获得存在感和认同,没有方向和目标,连怎么努力都不知道。于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存在感他都想得到,在各条道路上去证明自己,但是自己又没有本事靠自己的能力“征服”别人,那就只有耍嘴皮子功夫证明自己是对的,或证明对方是错的,以此来得到各种各样的存在感。因为没有明确自己的路,所以看到任何一条路都想去插两脚,而且自己浑然不知。
3.
我们总是习惯性防卫的反驳
习惯性反驳别人源于进化赋予人类的一种本能——习惯性防卫。
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危机四伏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下去,他们必须时刻注意周围的危险,加之同类之间也会互相攻击,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性防卫。这种本能让我们的祖先顺利存活了下来,但在21世纪,防卫心理会极大地阻碍我们成长。
行为科学奠基人阿基里斯有一个观点: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习惯性防卫会让我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一听到反对意见就下意识地找理由反驳。听到反对意见觉得不舒服很正常,但更重要的是你的选择:是马上反驳,还是思考别人观点的合理性?
“我见过的人都是……”“我以前这样就……”“别人都这样很好……”对,这就是常见的经验主义导致习惯性反驳。属于芒格的“误判心理学”。在《穷查理宝典》中,芒格将其定义为: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会不愿意作出改变。这种倾向使得人们不愿意在某些方面做出改变。比如,有些人固守从小到大形成的错误观念,到老也不肯改变。
经验确实很重要,它帮助人类从猿进化成人。但我们要知道:经验,尤其是个体的经验极其有限。有了这个意识,我们才可能听得进去反对意见。经验成就一个人,也会束缚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种,你的经验固然可行,但别人的方法可能更高效,效果更好。
4.
你会千方百计证明自己是对的
你有没有发现,两个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某一方已经开始察觉自己有一点不占理,但他还是会极力为自己解释?很常见不是吗?
在判断孰对孰错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还会存在一种“验证性偏差(comfirmation bias)”:为自己支持的信念找证据,而选择性过滤掉和自己信念不一致的证据。当你已经形成一个观点,比起听取那些和你观点相左的意见,你更愿意寻找证据去反复论证自己的观点——就像当很多人觉得黄晓明极其不讲道理时,大家就会努力去翻出所有能证明他不讲道理的截图,而选择性忽略掉他其实也爱讲冷笑话、也会关心员工的那一面。
你看,我们急于否定黄晓明的样子,是不是也像极了节目中黄晓明否定别人的样子?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对输入的内容进行筛选没有错,错的是筛选机制——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思考就接受了某种观念,不是吗?
跟验证性偏差相似的一个概念是“第一结论偏见”——人们倾向于贬低跟他们原先刻板印象不符合的讯息。
当然,还有文化习俗差异、知识含量差异、认知水平差异等导致的习惯性反驳。简单来说,你未必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你总觉得他说的和自己说的不是一回事儿,于是只想说自己认为对的话。也许,你认为对的话和对方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
比如某天吃饭我说了一句“今天吃白菜”。朋友突然绷着脸说:“这叫莲花白好吗?”那位新疆朋友不知道的是,我们这“莲花白”就是“白菜”,否则他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5.
虽然你习惯性否定我,但我原谅你了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习惯性否定”他人的心理,就像前面所说的,这是心理很正常的反应。看到别人“习惯性否定别人”,就指责他“专制霸道”,看到别人“公交车上不让座”,就指责他“没有道德感”。
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评价的标准又会变得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公交车上不让座”可能会意味着:昨晚没睡好太累了、身体不舒服实在站不起来、还有俩小时才到公司……
很“双标”对不对?
并非因为我们不善良,而是我们总习惯于从自己关注的地方寻找原因了。
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观察自己和他人的亲身经历时,视角会有所不同 。
这种视角的差异往往会引起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即我们在解释他人身上的消极行为时,会低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造成的影响。但在解释自己身上的消极行为时,会更倾向于从环境因素来归因。
在这里,归因指的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人人都有归因的倾向,尤其是对于一些消极的事件。其中,归因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两类,内部归因又叫性格归因(dispositioanal attribution),也就是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到诸如性格之类的内部因素,外部归因又叫情境性归因(situational attribution),它意味着把事件原因归结到情境、环境等外部因素。
因此,黄晓明忽视并否定他人建议、固执己见的时候,我们会认为:“他就是一个霸道总裁、中年王子病。”但轮到我们自己的时候,原因可能就变成了:“生活所迫,第一次当领导我压力也很大啊。”
所以,当你了解了以上这些,每个2020年疫情期间的争论事件,是不是就都能用归因重新审视一遍了?网上的有一些相互理论,互骂,看似很有道理,但仔细想又经不住推敲,最后还演化成了人身攻击。网络暴力,又到线下暴力,我都是觉得很可悲的。
下次我们再想要否定别人时,也许可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的看到全貌了吗?
6.
习惯性反驳的治疗方案
我们会发现,真正厉害的人很少直接否定别人,大都态度谦和,哪怕是有不同意见,首先说的也是“嗯,有道理,不过从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样的谈话态度,会更容易让对方接纳你,交流也就更加顺畅。
所以治疗方案我先总结为一句话:没有任何人喜欢被否定。
那么怎样改掉特别爱反驳别人这种坏习惯?
首先第一点是学会:“听”。多听,不要急着发言。其次,明白一个道理——懂得认输的人赢的最快。把无谓的胜利丢给对方,因为你永远无法彻底说服一个人。从古至今的故事都是一样,越是反驳越是得不到帮助,我非常赞同孔子的做法:日当三省吾身。回想一下你的那些反驳,最好写下来,你会觉得自己很蠢。
刚才也说了,我们都会犯“验证性偏差”,克服这个是不是不可能?
达尔文在发表巨著《物种起源》之前,总是努力搜集那些可能证伪其假说的证据,尽管如此,《物种起源》一经发表,还是引起了轩然大波。美国药品管理局仿效达尔文的做法,要求新药研发中必须采用反验证性偏差的“双盲测试”。克服验证性偏差的方法:在拥护某种结论之前多方面查证“是否有证据表明该结论不成立?”在克服验证性偏差方面,达尔文是一个典范。
我的做法是,经常跟认知水平同级别或比自己强的朋友交流,这个朋友最好跟你有不同的圈子。你们的观点可互为补充,从而减少验证性偏差的影响。
很多例子会告诉我们,无知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所以有一句话我总提醒自己牢记:想要进步,就别在意别人觉得你愚蠢。
End.
我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写这篇文章
我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长期处在否定中的旅途。从我开始学习,甚至在后来讲授心理学课程之后,我开始希望人与人之间少一些因相互反驳带来的负面影响。
否定这个行为存在,即是合理。但如何否定他人也是需要分环境的。看到安娜最近每天在家学英语,我突发奇想,就用英语来解释。
如果有针对性的指出别人的问题,对事不对人,这叫做侵略性,英语里的aggressive是夸人时用的好词。但别人给你反馈,不管反馈得对不对,你如果马上反驳,就是防御心太重,英文里的defensive是个坏词。指出别人问题时怀疑他人动机,对人不对事,这叫冒犯,英文里的offensive也是个坏词。
今日话题:
你有喜欢反驳被人的习惯吗?
举报/反馈

阮诗赋

30.3万获赞 2.9万粉丝
财务官丨经济师;投资人丨战略顾问。读书写字,诗酒自由。腿长一二六;古典生活家。我做投资靠玄学。
乘风计划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