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民企闯关记:疫情为传统零售商超按下“加速键”——专访苏宁董事长张近东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题:民企闯关记:疫情为传统零售商超按下“加速键”——专访苏宁董事长张近东
中新社记者 邢利宇
疫情是“黑天鹅”,也是“风向标”。对于零售行业,疫情带来的商业变化是挑战,也是机遇。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近东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疫情为传统零售商超按下了“加速键”。
创办于1990年的苏宁,经营商品涵盖传统家电、消费电子、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等综合品类,线下实体门店超过13000家,线上苏宁易购位居中国国内B2C(商对客)前三。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发布,苏宁控股列第三位。
“艰难时期,再大的利益也无足轻重,所有体系都要把保障和援助放在首位,发挥企业特色,助力打赢这场全民战‘疫’。”疫情刚暴发时,张近东就表示,作为服务业,苏宁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使命,抗“疫”保供是首要任务。
图为2月6日,苏宁物流配送物资至武汉相关医院。 中新社发 苏宁 供图
于是,苏宁第一时间向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捐赠了建设所需的电脑、空调、热水器、微波炉、插线板等家电、办公用品,以及食品、饮用水等物资。疫情期间,苏宁易购成立“品牌在行动”专项,联合国内外爱心品牌协同战“疫”,行动中,爱心企业捐赠的防护、民生物资等都由苏宁物流免费安全配送。
据统计,在首批联合品牌行动中,苏宁物流就服务超过100个机构和组织,行驶里程数超过12万公里,向湖北地区输送救助物资500吨。
“坚守岗位保障百姓的生活所需,也是我们零售企业最大的责任。疫情不停,我们的战斗就不停。”张近东说。
他介绍,受疫情影响,零售行业“到店”业务下降,“到家”业务快速提升。早在春节假期前,苏宁就推出“不打烊”服务。疫情发生后,苏宁12万员工坚守一线。顺应业务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苏宁家乐福、苏宁小店、苏宁易购线上超市等尽力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送达服务。
苏宁的“到家力”因此得到极速提升,家乐福小程序火速完善,苏宁易购APP、苏宁小店APP、苏宁推客等渠道及时上线,3公里1小时达、10公里半日达的同城配业务也先后展开。
据统计,2月中旬至3月中旬,家乐福到家服务同比增长398%,服务人群达1853万人。其中,家乐福小程序、1小时达、“同城配”业务,分别在上线一周后实现订单量环比增长两倍至三倍以上。2月份,苏宁菜场订单量增长了七倍。
在家乐福工作20多年的李莉经历了家乐福从传统卖场到全力拓展线上销售的过程。疫情期间,李莉每日推广的线上订单超过100个。“家乐福也曾尝试过网上商城、小程序等,都收效甚微。加入苏宁后才获得了真正的‘互联网基因改造’。”李莉说。
苏宁小店Biu×24h店也在疫情期间进一步优化,从白天有人经营、夜间无人模式调整为24小时无人经营模式。单个用户扫码进门、自助收银结算、自助离店,实现了消费者全时段全流程自助购物。在配送环节,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力量,苏宁推出社区机器人协助配送计划,通过快递员与机器人小Biu协作,实现“无接触式配送”。
“这次疫情是一次‘大考’,坚定信心就能化险为夷。”谈到疫情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时,张近东说。
疫情突如其来,中国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到冲击,其中一些企业为传统非信息化企业,或受制于单一线下运营场景,或缺乏有效数字化管理模式。张近东认为,这次疫情将倒逼中国企业整体加速数字化转型,进而加深大众对数字化、高质量发展的认知和体验,推动中国经济的整体转型与升级。
张近东观察到,过去几年来,伴随消费升级,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消费需求已为“宅经济”发展创造了合适的商业环境,包括药物、生鲜、日用品在内的多样化配送到家服务模式已基本成熟。此次疫情,则加速了到家服务模式需求在原有品类上的爆发和新品类上的扩展,也催生了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
4月初,一场专门为湖北准备的“组团”援鄂行动在苏宁易购展开。此次行动以食品、生鲜等农副产品销售为主,涉及洪湖莲藕、潜江小龙虾、荆门大米、恩施茶叶、秭归脐橙等。4月1日活动开启当日,苏宁易购湖北特色商品销售量环比增长近20倍,累计帮助湖北农户销售近2000万斤农副产品。
“疫情之下催生的新业态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也充分显示了国内消费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创新活力。”张近东认为,零售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将迎来一轮整合升级的契机。他也建议相关企业要把握趋势,主动创新,充满信心赢未来。(完)
举报/反馈

中国新闻网

4025万获赞 640.9万粉丝
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由中国新闻社主办
北京中新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